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倭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薛子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7期  作者:吳會  出版时间:1982-11-20
    关键字: 薛子明 王其勤 抗倭

    明朝嘉靖年間,無錫北門外寺頭村,有薛子明者,務農爲業,克勤克儉,積貲甚富,急公好義,樂善好施,鄕里貧窮,都賴周恤,而且與人爲善,常常勸人學好,並盡力助人成家立業而致富有。時倭寇欲來犯城,縣令王其勤築城禦寇,子明旣出錢又出力,自己且持鋤負畚,與人一同工作,倭寇到來,城已尅期完成,城中居民的生命財產,得以保全。有一安徽歙縣商人在無錫經營,積財甚鉅,囘家省親,以數千金託付子明保管,一去杳無音信,數年後,其子來錫,至薛家拜訪,但並不知其父有託金保管之事,吿以其父...

  • 文章明代抗倭英雄陈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抗倭 明代 爱国 英雄

    明朝嘉靖年间,平阳蒲门(今属苍南县马站区蒲城乡)出了一位英勇抗倭的英雄。他姓陈,名已失传,地方人尊称他为陈老。陈老出身贫苦,幼年丧父,以砍柴为业。平时对母亲非常孝敬。他是一位有骨气、有胆识的好汉,性情刚直,办事公正。地方上有什么不公平的事,他就挺身而出,为大家分辨曲直,解决纠纷。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敬重,叫他为「陈公道」。明朝自洪武以后,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倭寇的侵扰,他们几十人一伙,几百人一帮,到处杀人放火,抢掠财物,给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了防御倭寇

  • 文章民族英雄戚繼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8期  作者:游任遂 出版时间:1999-08-10
    关键字: 戚继光 倭寇 戚家军 抗倭 边防

    胡宗宪才同意戚继光招募新兵,这时浙江义乌农民为外县农民在八保山强行开矿而发生冲突,闹成一场大规模的械斗,死伤无数。戚继光认为如把农民这种残杀力量,转移到抗倭战争上来,必会产生巨大力量。于是他到义乌招募年轻体壮农民和矿工三千人,进行纪律和武艺两方面的严格训练;同时戚继光据江南一带地多薮泽,道路曲折的特点,并针对倭寇的惯技:善设伏、强冲锋,擅长使用双刀、长枪等,创造一种破敌的「鸳鸯阵」法。其法是十二人为一小队,排成纵队。最前一人为队长,其余十名士兵排成双行,前左右

  • 文章泉州的「缺嘴將軍」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謝彪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缺嘴将军 反清略战争 大炮抗倭

    明代中叶至淸末,福建民间尊之为「缺嘴将军」的「功劳炮」最著名的有三门:一门是明嘉靖年的抗倭战争中,在泉州城头击毙倭酋的;一门是淸初郑成功在厦门筼当港上系毙淸贝勒(淸爵号,位在郡王之下);另一门是中法战争时在福州马尾长门炮台击毙法将孤拔。这三次都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民间对它们怀着极大的尊敬。明代泉州自嘉靖廿九年(公元一五五〇年)起,十多年间,不断遭受倭寇的骚扰,沿海鄕村人民生命财产,屡遭焚杀掠刼,犯情严重,相传嘉靖卅七年,倭寇集中兵力由惠安洛阳登陆,进犯

  • 文章紀明代吾浙倭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6期  作者:髙越天 出版时间:1970-08-15
    关键字: 倭患初起 抗倭经过 抗倭名将

    倭宼之始,由於元季瀕海盜起。明興以後,張士誠、方國珍之餘黨導倭宼出沒海上,焚民居、掠貨財,北自遼海、山東,南抵浙、閩、粵東,濱海區域,無時不受其害。明廷於沿海設衞所防禦,調兵追勦。永樂十七年(一四一九),倭二千餘犯遼東金州衞,被都督劉江誘入圍中,悉數殲滅。倭始畏懼,不敢深入,惟沿海寇掠,迄不能絕。英宗正統四年(一四三九),一度突入浙東之桃渚,掘墓焚舍,束嬰孩沃以沸湯,刳孕婦以覘男女,寇退以後,積骸如陵。明廷下詔備倭,命重兵防海,始戢止數十年。明嘉靖二年(...

  • 文章永昌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永昌堡 抗倭古迹 历史古迹

    永昌堡坐落龙湾区永昌鎭新城村,西北距温州市区约二十二公里。为浙南保存较完整(仅西面和东面南部城墙残缺)的重要抗倭古迹,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永强北靠瓯江,东濒东海,地处海防前哨,明初屡遭倭寇焚掠,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信国公汤和在浙闽沿海设立卫所,筑有「宁村所城」。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巡盐御史凌儒在二都海口盐廒地筑「永兴堡」,同年,二都英桥里王叔果(官至广东按察副使),叔杲(官至福建右参政)兄弟捐金、倡议,兴筑「永昌堡」。从此,三城成鼎足之势

  • 文章汤和庙和永昌堡 明季抗倭英雄王沛 王德两乡贤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汤和庙 永昌堡 抗倭英雄

    的汤和庙始建于嘉靖朝,中间数圯数葺。据传嘉靖三十四年抗倭将领戚继光曾至宁村,见庙题诗曰:「信国庙堂何处寻?宁村城内柏森森。数年雨化回天日,一剑霜寒震乾坤。入死出生披肝胆,餐风饮雪感民心。长缨慨奉经纶手,青史垂名耀古今。」每年正月初九,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热闹非凡。今之修建一新颇具气派。进庙有多首楹联,充分表达邑之后人对汤和之追思。其楹联:「一代元戎,战绩尚留人世仰;千秋忠烈,剑光犹带斗牛寒。」「屏障蛮海,筑卫所五十九城,楷模永在;锁钥瓯江,操水陆三数万

  • 文章明代抗倭留史蹟 驻军建亭怀忠勇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马祖 明代抗倭 建亭 忠勇

    馬祖,今天正肩負着捍衞自由世界阻遏紅流之責,也肩負着復國中興的重任。今日馬祖的全體軍民,每一個人都深切的體認到肩負着歷史的重責,都毫無保留的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爲建設馬祖成爲三民主義的模範區,達成反攻復國的時代使命而努力奮鬪,期使馬祖的光榮歷史更加發揚光大!

  • 文章記潘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6期  作者:雪明  出版时间:1974-06-20
    关键字: 潘凯 倭寇横行 抗倭英雄

    明嘉靖年間,倭寇(日本海盜)侵擾吾錫最烈,被屠殺者三千餘人。當時有一個人名叫潘凱,是某官家的僕人,膂力絕衆,勇敢過人。當倭寇圍困縣城,義兵將要出擊的時候,潘凱願單身衝入倭寇營中,拔去倭寇的旗幟,使得倭寇氣餒。邑令王其勤聽得他有這種瞻氣,對他非常嘉許,並且鼓勵他而對他說:如果他眞能奪得倭寇的旗幟,就賞他白銀五十兩。潘凱說:他不要賞金,只要得到蕭氏爲妻,於願已足。當晚半夜,就泳水衝進寇營,連發三砲,打死不少倭寇,再把倭寇的旗幟拔下,投入水中,倭寇倉皇逃去,潘...

  • 文章蒲壯所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蒲壮所城 抗倭名城 瓮城 蒲门第一泉

    蒲壮所城位于苍南县海滨玉苍山支脉龙山山麓,是明代东南沿海的抗倭名城,保存完整。明初,倭寇屡犯闽浙沿海。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信国公汤和奉命巡视,蒲门即于此时兴筑城墙。二十年十一月,汤和「度地浙东西,置卫所」,遂设金乡卫,下辖蒲门、壮士、沙园等千户所。蒲门所城即于同年筑成,为「濒海筑城五十有九」之一。其后壮士所并入蒲门,遂改称「蒲壮所」。所城地处浙闽交界,依山临海,形势险要。全城周长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二尺,城门三座,设有护城门(瓮城),城垛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