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扬州古迹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扬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8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 四方亭 文昌楼 扬州古迹

    三十九、四方亭与文昌楼读「鄕讯」第四十四号郑森兰先生之大作「忆」文之首段,述及「我家住在扬州城里的天甯门街。那是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南通龙背、柳巷,东连东关大街,西接大东门文昌楼等地……」可能由于郑先生离鄕年久,记忆有差,因为我也是出生于天甯门街,而生长于西门街,所以对这一地带十分熟悉。记得从天甯门口向西是大东门,开明桥,和四方亭,而不是文昌楼。四方亭建筑在平地上,名虽为亭,而实际上有三层楼。文昌楼建筑在桥上,也是三层楼,名虽为楼,而实际上也是亭。四方亭

  • 文章烟花三月下扬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飛絮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扬州慢》 扬州 名胜古迹 扬州八怪

    扬州,古九州之一,涵盖今皖、赣、浙、苏及闽诸省,周、汉皆置之。其治自皖之和县、合肥、寿县至苏之江宁数迁,隋改为江都、唐以后遂专以其地为扬州、今官文书已癈之,江都县乃其旧治,但仍多爱其名,习称扬州,亦别称广陵,或维扬。洪迈容斋随笔卷九谓:「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画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有扬一蜀二之谚,意天府之富尚居其次也。」扬商家有园亭池馆之胜,又有山人墨客书画技巧之士为之润饰点缀,遂擅盛名。清李艾堂撰扬州画舫录,胪列故实,自亭馆寺庙街衢市肆

  • 文章扬州名胜古迹简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1-01-16
    关键字: 揚州 名勝古跡 文獻展覽

    此次各省文献展览,我苏承负翁先生将所藏扬州名胜古迹珍贵照片九帧,提出展览,并为说明,以供中外仕女参观,当为会场生色不少,兹将原说明刋载如次,以飨阅者。白塔:在莲花桥(俗称五亭桥)莲性寺内,莲性寺,原名法海寺,创于元至元年间,淸康熙至扬,赐今名,白塔亦称喇嘛塔,系就旧塔之基建造,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今塔于乾隆甲辰重修,倣北平北海喇嘛塔,毫无二致,其形如锥,高入云表,塔基建台五十三级,台上造塔,塔身中空,供白衣大士,顶加靑铜缨络,鎏金塔铃,最上簇鎏金

  • 文章扬州杂咏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周子豐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游览扬州 名胜古迹 风土人情

    余回忆民国三十四年秋抗战胜利时,曾随军驻节扬州数月,于公务之暇得遍览城区附近名胜古蹟。逮大陆开放后又旧地重游。乃兴怀口占扬州杂咏七绝十首,以志胜地风光留为鸿爪。一、海花岭岭上梅花放早春,南明王气堕风尘。史公忠节凌霄汉,日月光辉万古新。二、瘦西湖风光明媚比西湖,水色漪涟入画图。杨柳垂条牵两岸,船娘清唱笑相呼。三、平山堂青山逺眺过江南,风静晴空散彩昙。六一遗踪留古刹,诗情禅定欣同参。四、五亭桥汝下升仙运已消,独留邗上五亭桥。日光摇曳千波影,夜月澄明伴寂寥。五

  • 文章憶瘦西湖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2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扬州 瘦西湖 游湖乐趣 喝茶 名胜古迹 西湖风光 古物字画

    二分明月扬州路十里春风念四桥谁都知道扬州有一瘦西湖,几乎全国闻名,到扬州不游瘦西湖,等到到杭州不游西湖,大家认为是件憾事。至于扬人游湖,稀松平常,到了夏季,每天都可以去玩一次。如今一别十余年,囘忆旧游,恍如梦境,何日重临?不禁十分怀念。瘦西湖的美,便在一个「瘦」字,不是巨浸,没有狂涛,沿岸园林相接,曲折有致,平波荡舟,半日便可往返;两岸红桃绿柳,碧瓦雕甃,尽可赏心娱目。到处都有游憩处所,时间可长可短,游全程固好,游半程亦佳,毫不感觉疲乏和空虚。湖在扬城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