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扫墓祭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歸鄉書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解項存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扫墓祭祖 叙旧 人生感怀

    「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眞令人肝肠寸断、痛心入体之感。祖坟是解放后迁移到东留村边,所以坟茔尙称完整,计有曾祖父母、祖父母、双亲及二爸(即叔父)等。十日上午男女老幼一行约三十余人,浩浩荡荡去扫墓祭祖,依序向先祖拈香跪拜,然后焚烧冥票及纸扎,一时火焰腾空,刹那化为灰烬,随风上扬飘向天国,为解氏列祖列宗伺服去也。望景生情,又勾起一片哀伤气氛,有些女眷抑制不住伤感情绪,嚎啕大哭,有感谨记七律诗:「离鄕背井四二年,日日翘首思家园,如今得偿还鄕梦,祖母双亲已

  • 文章清明談麻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中月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清明 麻粢 风味小吃 扫墓祭祖 祭品

    清明掃墓,全民皆然,但祭品豐啬,各隨環境,而麻粢一項,乃吾郡爲是節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採來青苗,狀似艾,而葉背不白,似蒿而葉面較潤,俗唤爲「靑」。藏置稻草灰中數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發黃,用時切碎,投入臼中,與米粉和搗,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撳成薄餅,置模中或圓或方,但大多切作稜形。兩面糝以松花,內靑外黃,食時烘煎隨便,蘸以白糖,色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風味。惟在餅舖買來者,多用薙菜充之,則色香味大遜矣。吾鄕凡族大人衆者,做麻粢動輒以石數...

  • 文章淸明時節憶兒時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章安平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回忆儿时 扫墓祭祖 松江稻作

    掃墓,松江人叫做「上墳」,從淸明節上一天的寒食日開始,延續約半個月,到時候叫做斷淸明,不作興再上墳了;松江人的祖瑩除了最近的在新東門內的萬年公墓之外,其餘都在四郊,遠的可達靑浦,或金山縣境;而且上墳時也許有近親參加,曆代祖瑩又分好多地方,我想所以有半個月的時限,其故在此。上墳時如果是埋葬未滿三年的新墳,那末除了應有的祭典之外,還得有親屬中的婦女在墳側啼哭一陣子,假如是年輕而情深的寡婦,可能哭得死去活來,聲調幽怨,措詞凄惻,聞者也可能爲之酸鼻;松江人稱寡婦...

  • 文章梅州七縣市參觀訪問記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缘起 扫墓祭祖 参访实况 参访感受

    公司吴总经理炯声派车到香港机场,接至西湖宾馆住宿一晩,第二日搭早班火车至华城,再请华城西湖温泉大酒店派车送至安流家乡。访问团组成后由梅州同乡会理事长李庆平亲任团长,大埔同乡会理事长朱尙威则任副团长,团员有梅县十四人、五华十人、大埔五人、丰顺二人、兴宁、平远各一人,共计三十四人,其中有夫妇八对及兄妹一对,有男有女且多系见多识广的中老年人,阵容可谓浩大坚强。扫墓祭祖四月二日,我与廖、古乡长夫妇六人,从中正机场搭乘华航C1605班机于上午十一时四十分抵达香港,而李

  • 文章趕上故鄉的淸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故乡 清明节 扫墓祭祖 返乡纪行 旅游观光

    楔子四月十九日,由香港搭乘華航班機返台途中,在機上看到青年日報副刊魯軍先生大作「趕上江南的春天」一文,深獲我心。返抵桃園後,隨即亦乘興撰寫本文「趕上故鄉的清明」,以作呼應,藉抒情懷。行色匆匆,所記猶如走馬看花,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尚祈高明指正。己快三年未返回故鄉了。尤值暮春三月,草長鶯飛,感觸尤深。憶起年少時,先嚴曾親課藍鼎元鹿州集中上張中丞書:「昔唐陽城為國子司業,引諸生教之曰,凡學者,惟忠與孝也,諸生有久不省親者乎?明日,謁城還養者二十輩,有三年不歸...

  • 文章又一次重逢 劫難的故鄕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鍾定雄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探访亲友 扫墓祭祖 修缮祖屋 返乡活动

    値得珍记。承约明年如能组成十人左右旅游团,当以最低付出而尽享渠亲友之热烈盛大之招待;此项期盼,有赖邓元昌兄长之促成。扫墓祭祖点滴远房宗侄于二〇〇六年十月中旬由佛山巿亲驾自用车回来乡下,(有宗侄作鸿偕同侄媳、侄孙女三人)风尘仆仆,抵达后即先到舍下,仅用咸菜焖猪肉等粗肴,恳请留宿本人预为准备之舖盖亦不可留,第二天到渠近亲处午餐席开数桌,佳馔美酒不问亲疏,均殷殷敬酒欲罢不能,主人厅舍在山腰果林之中,鲜杮红红欲滴,另有茅舍一椽,其间清风徐来,山峦翠竹,一股鲜清气流

  • 文章記河南流行的信簡賀節情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濟華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扫墓祭祖 家乡生活 祝福短信

    我每年春回河南平顶山巿湛河区曹鎭,我的故乡王庄村探亲,扫墓祭祖,发现家乡不论城巿与乡村,各方面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交通四通八达,巿面繁荣,工商业发展迅速、国民所得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居民家中多已电器化,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电风扇,应有尽有,汽车、摩托车虽然不是家家都有,已逐渐增加中,脚踏车几乎普及各户,村村有水泥路、有公车、电灯、电话,非常便利,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税也取消了,农田因施化肥每亩春产小麦八、九百斤,秋收玉米千斤,黄汎区每亩地小麦

  • 文章興贛深十日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1期  作者:王述調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返乡之旅 风景名胜 参观纪行 改革开放 扫墓祭祖

    興國 王述調「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平凡人的心境;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我確曾返家多次,然距今已五年;今年清明節前夕,族侄孫先彬有返鄕之行,我不顧年老力衰,深願隨他等返鄕一走,雖然起初對要坐夜臥車有些考慮,但想來有人照應,沿途亦不覺疲累。我等一早至中正機場搭華航班機抵港,旋轉乘去上水汽車,至坐一段到羅湖火車。港九雖說已回歸,但羅湖仍需過關檢驗,居民之擁擠一擁而上歎爲觀止,好在一切交先彬辦理,登上深圳至九江之京九鐵路軟臥,一房四舖,車廂清潔,還可關閉門戶,不虞宵...

  • 文章鎭雄風俗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0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风土习俗 思乡 扫墓祭祖 镇雄县

    一、採青「採靑」在家鄕鎭雄十分盛行,是元宵節晚上孩子們的餘興節目。正月十五閙元宵,閙到三更半夜猶未盡興,把目標轉移到菜園子,不過,不是光明正大,必須摸黑到園內偷點新鮮蔬菜,所以管它叫「偷靑」。「偷靑」是一種鄕風土俗,有的人家的菜園,爲預防「偷靑」事件,就在菜畦上澆了些糞便,可是也有的人家,爲了睦鄰,總是睜眼閉眼,因爲這是孩子們難得的節日,只要菜園子沒遭到嚴重破壞和損害,又何必掃娃兒們的興呢!但是關於「偷」這個字眼用於作樂,對於進步文明是一種諷刺,只能點到...

  • 文章沭陽去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故人重逢 扫墓祭祖 家乡见闻

    本(八十)年四月十一日至十七日,为期一周,作离别四十四年的故鄕沭阳县沭城鎭返鄕之行,目的有二:一是探亲访友,二是扫墓祭祖,虽然来去匆匆,依然有値得回忆敍述一番的必要。由南京到沭阳距离二百八十公里,行车七小时,途经南京长江大桥、六合县、天长县、盱贻县(马庄、张集)沿洪泽湖畔行车八十多分钟,并在洪泽湖畔饭店用午餐。(附㈠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而后经淮阴市、县到减阳县境的胡集、钱集、十字鄕而抵沭城鎭,在招待所放下行李,订好房间,(附㈡笔者摄于沭阳县人民政府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