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的记录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位益友的心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往事追忆 生平回忆 战争记录

    九、兩位益友的心聲三十八年九月卸職後,卽乘飛機抵重慶,住於捍衞路,十一月十五日與鎭平王韻五李洪五等同赴北碚訪梁漱溟院長,久別重逢,晤歡一宿,告以無力再與**拼鬥,梁云:「宛西民團,名存實散,與共黨戰鬥,已脫離指揮,而共黨對你仍視如仇敵,他們尤不講情面,假若對你有什麽不利,按道義我不能坐視不救,如救不了,同爲犧牲,於事無益,你還是隨政府去台灣爲要。」語出至誠,令人感奮。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由渝至成都,晤及梁敎授仲華,他云在四川未曾請過客,我來他要請客,懇言...

  • 文章北伐烈士徐守謙殉國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6期  作者:徐純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徐守谦 北伐战争 殉国记录

    徐守謙湖北通城九嶺人(一八九九—一九二六),身高一百九十公分,像貌端正,體格魁梧,身材精幹而強壯,綽號叫敦子,爲人耿直,個性好抱不平,任事有始有終,他秉性尤其聰慧,思考極爲敏贍,讀書過目不忘。學業成績從小學到兩湖師範畢業,每學期都是滿分,名次都是第一,學校評語鑑爲奇才。擅長書法、國畫、人像速寫,野外寫生。在學時期,深受其母耳濡目染,對於國是影響極深,尤對國民革命軍的北伐,特別感到崇敬,因此,宣傳北伐尤其熱心。此時滿清王朝雖然已被推翻,然而北洋軍閥仍然割據...

  • 文章邑人抗日的兩次戰役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戴桂生 顧建東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阜宁 回忆记录

    当日本人占领县城的时候,城厢近郊的同鄕,处处不合作,时时扯后腿,使得敌军有草木皆兵的恐怖感,有「纸糊的××,铁打的阜宁」的流谚。下列两次战役,规模较大,伤亡较重,很多鄕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成为无名英雄。——编者按——

  • 文章戰時陪都之門戸——宜巴要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凌龍玟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陪都 宜巴要塞 捷战记录

    宜巴要塞指揮部,於民國二十九年六月,宜昌城棄守時,改採外線防禦而設立於湖北省宜昌縣西陵峽(俗稱鬼門關)口前之廟河地區。擔任宜昌至巴東之段長江中上游水域及其兩岸地區,作永久防禦作戰計劃之設施;並賦予獨立作戰之指揮任務,稱爲宜巴要塞。此要塞有龐大守備部隊、野戰砲兵營、重砲兵營及海軍江防砲臺一大臺(等於一個砲兵營火力)和機槍連、工兵及友軍(江防軍)等。裝備齊全,武器精良,各部隊官兵訓練有素,戰技高超,團結勇敢善戰,士氣高昂,精神旺盛,刁斗森嚴,紀律如山,堡壘堅...

  • 文章襄陽縣竹篠舗的戰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往事追忆 战争回忆 战时记录

    四、襄陽縣竹篠舗的戰役由河口到襄陽後,王司令官將宛西民團改編爲三個師一個獨立旅,我任第一師師長,丁叔恒任第二師師長,褚爕亞任第三師師長,郭子彬任獨立旅旅長,丁叔恒部駐隆中,我部駐襄陽北三十里之竹篠舖,並令我部肖鴻運一團駐老河口,各就地整訓。約兩旬後,**乘夜圍攻竹篠舖,因無寨垣可守,激戰六小時之久,我軍不支,且戰且退,遂渡漢江,退據隆中,同時駐樊城附近之褚師郭旅亦均發生戰鬥,俟援軍趕到,激戰甚烈,互有傷亡,越數日,卽奉命隨王司令官進駐沙巿當陽一帶,時我腰部...

  • 文章虎吻餘復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往事追忆 战时记录 战争的回忆

    六、虎吻餘復生王凌雲司令官在決定處死我的當天早晨,囑其參謀長王肖淸:「將陳某槍斃,然後發電華中長官,僞稱昨日已槍斃,今日始收電令」。當經王參謀長解釋:「電報收發有一定時間,無法作假。旣承認已收電令,就不能槍斃!」因此,我方得免寃死。惟王凌雲宿意未消,下令憲兵班長:「部隊開拔後,一面走,一面打,將他折磨死!」幸賴王肖淸暗加保護,始免於難!到達枝江不久,宋希濂司令官因過境之便,前來探訪王凌雲。王聞訊大驚,因其第二軍十五軍前已撥交宋部,而宋赴宜昌道經枝江,事前...

  • 文章鄭滇回憶錄(續上期)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战事记录 抗战经历 战争战术

  • 文章兵車行(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6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行军记录 福州地带

    依照行軍的序列,第二天的先頭部隊仍舊是第一營,但是「連」的順序變動了,我們第一連則退倒營的殿後,前列改由第二連遞進。每隔四天才輪流改變營的序列,並以此類推。第二天的行程,在離開樟村不久,就進入到贛、閩兩省接壤的邊區,完全是崗巒起伏的丘陵地帶,從海拔三百公尺攀越到一千多公尺的武夷山區,整天盤桓廻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山徑小道上。一忽兒向上援升,一忽兒又向下驟降,從這座山峯走下溪谷,又從溪谷爬上那座峯頂。一路上的山川薈翠,巉巖迭起,奇偉秀麗,峯叠水繞,飽覽不盡武...

  • 文章生擒日軍小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梁萬修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日本俘虏 战事记录

    鐵路爲運輸的大動脈,日本鬼子爲保護鐵路暢通,防止破壞,於鐵路沿線,分段建立據點,派兵駐守。鬼子常於白天出沒附近村莊,抓小鷄,要鷄蛋,出沒隨便,肆無忌憚。卅年秋,八區隊爲避免鬼子掃蕩,避駐蕭碭邊境之房寨孫樓等村。該處遍地梨園及桑樹、爲有名的碭山梨產地。距隴海僅二里許,目標小鬼子不注意,爲歇兵的好地方。一日午突接住民報稱,鬼子兵出鐵路線,沿梨園前來。初聞報,頗驚惶,隨傳令全隊準備應戰。經派人往探回報,僅鬼子二人,當即選挑勇敢官兵五人,化裝百姓,身懷短槍,爲其...

  • 文章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0期  作者:陳存恭 潘光哲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刘象山 人物访谈记录 抗日战争

    本刊自推出苗培成《往事紀實》以後,讀者必然對抗戰時期湖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維開同意,本期我們以其尊翁劉象山訪問紀錄,輔助您對戰時湖北的政軍印象。劉象山(一911-2008)山西盂縣人,上海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曾任苗培成秘書,民國廿七年至卅一年追隨苗培成在湖北從事監察與黨務工作,勝利後出任北平市府參議、河北監察使署秘書,來臺任高雄縣黨部主委、考試委員、黨史會委員,博學廣聞,文采豐富,蔣公辭世由其恭讀祭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