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想研究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論語」有感三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祝中康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论语》 儒家思想 思想研究 读后感 传统文化

    前言中國人講究溫故而知新。筆者近年對於若干論語章節恰有新的領悟,特藉本刊一隅獻曝,以就教於豫省前輩諸先進。君子無所爭「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爲政篇中的這段文字是許多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了,但是我們是否正確的掌握了它的意思?筆者以爲若將標點符號稍作調整,或許能更貼切的解釋原意。新句如下:「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您是否覺得句意更清楚了呢?根據新句,該文應解釋爲:「君子無意與人競爭。但若受到...

  • 文章論語的時代精神(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譚煊吾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论语》 时代精神 儒家思想内涵 思想研究

    作者衡山人,現任臺南師範專科學校教授。

  • 文章魏源學案略稿(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周應龍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魏源学案 著作略稿 学术略论 思想研究

    作者周應龍先生,長沙人,國立師範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硏究所第一屆畢業,曾任總統府秘書、行政院顧問兼院長辦公室主任、總統府第一局局長,總統秘書室主任等職,現任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本文為作者向全國第三次文藝會談提出之論文。

  • 文章「論王通」前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儒学文化 王通 思想研究 《论王通》前言

    在中國歷史上,「儒學」是我國古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所以幾千年來,備受歷代統治者所重用和廣大人民群衆所擁護。偉大的先賢聖哲堯、舜、禹、湯、文、武和周公、孔子所創造的這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財富,亦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大放異彩。但在三國鼎立至隋朝三百餘年中,社會大動蕩、大分裂、大混亂、大災難時期,王綱毀,人倫棄。王通獨具慧眼地看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爲道的本質是「通其變」,而不是堅守任何經典教條。他以繼周公、孔子自任,立志下決心續《六經》,明王道,正《禮》...

  • 文章船山生命哲學之硏究(續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張廷榮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王夫之 生命哲学思想 思想研究

    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於萬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孫以長存,又豈天下之大公哉。」這是船山對秦之嚴正批評,其根在心之私,在心之不正,在欲私其姓於萬世,其他的殘酷苛虐,均是順此一不正之私心以擴充。正因始皇一存心自私,一欲私其所有,所以畏死患失之心生,畏死患失,心之不得其正,更明白了。船山在「讀通鑑論」卷一中說:「李斯之對二世曰:『明主滅仁義之塗,絕諫爭之辯,犖然行恣睢之心』,盡古今槪賢不肖無有忍言此者,而昌言之不忌。嗚呼!亦何至此哉。...

  • 文章二程 概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孟令俊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程颢 程颐 人物履历 思想研究

    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程强调,理即是父子、君臣关系的原则。「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书》卷5)他们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个理」(《遗书》卷15)「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遗书》卷2)。这种理「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遗书》卷18)他们把天理当做世界的来源。天理是客观自然的表现,人们只能顺着天理,而不能违背天理。程颐说:天没有意志,是自然的,也是无为的。「天地之道,万物之理,唯至顺而已,大人所以

  • 文章中庸「其次致曲」語意之探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中庸》 其次致曲 语意探讨 哲学思想研究

    孟子曰:「理義之悅我心,如芻豢之悅我口。」我輩讀書人,對於書籍,都有自己特別的愛好。在儒家的典籍中,個人最爲欣賞「中庸」。中庸一書,雖非煌煌巨著,但卻是儒家哲學思想比較有系統的典籍,其中包括天道、人道、治道,有原理、有方法,易於心領神會,實踐力行。中庸的中心思想,是「中和」,中和是均衡和諧的狀態,無過無不及,一切恰恰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日月代明,四時有序。比之社會,則是人人互敬互愛,濟急扶傾,守望相助,各遂其生。也就是中庸所說「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

  • 文章蘇仁山——其人其藝及其思想(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簡又文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苏仁山 书画作品 思想研究 兴汉排满

    識題仁山作品上、除畫題外,多另書文字。凡人細看,常覺奇妙莫名。首則每題字極多,殆所以塡補畫面空白處,完密合度。其次,題辭輙與畫意無關者,辭自辭,畫自畫,如風馬牛之不相及。大槪於作畫後,一時思想所及卽信筆書之於畫面以補白也。一遇空白仍多,則又興到再書,思想前後不連貫,實不知所謂。故觀其畫者,多另讀其辭,視每幅爲書畫兩事合璧之作可也。有時,畫題數目與畫中人物亦不符。又有數品自云臨摹某古畫家之作,實則與古畫原作相去甚遠,絕無古人筆法,純自己畫耳。間有俗語連篇,...

  • 文章國父孫中山救世思想之偉大懷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潘皓  出版时间:2011-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 思想研究

    本書作者社會學家潘皓教授,筆名野農,一九二九年生,安徽省鳳陽縣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碩士,美國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從事教學及社會工作之研究四十年,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講師、副教授及教授等職。現任朝陽科技大學董事,南亞技術學院客座教授。著有:《哲學底視界》、《均富社會與經濟發展》、《民生主義經濟體制》、《中國社會安全制度之規劃與實施》及《研究發展與社會安全》等學術論者,與相關論文五十餘篇,頗受海峽兩岸學術之推崇。另在文藝創作方面,著...

  • 文章三民主義之理論與實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孙中山 政治思想 思想研究 两岸双赢

    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地壞天崩,山枯海泣,一代偉人 孫中山先生,竟撒手塵寰,魂歸天國,舉世同悲,舉國同哭!鳴呼!痛哉! 國父,英年早逝,終一生致力國民革命,締創中華民國,未得見建國大業之完成,留給國人的遺言,是「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華民國開國,已歷九十九年。其間,風雲變幻,屢經橫逆,然中華民國政府與兩岸同胞,爲實現三民主義,建設國家之理想,與促進全民福址的奮鬥,亦是再接再厲,愈挫愈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正與逆,仁與暴,相互衝擊搏...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