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国共返回7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建中華與新多倫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方略 多伦

    国父著作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开宗明义第一章即为察哈尔省之多伦,以此为经营中国北方之根据地。多伦者,元代之上都,亦其夏都也。当时两都并建,以北平为大都,多伦为上都,每年自四月至八月,政府设于上都。元代盛时,多伦为各民族杂居之地,万国衣冠会集于此,各国之使节及各宗敎之大德,踵趾相接,各国之工匠艺人,亦多聚居于此。故元代之多伦,不仅为一塞上之名城,亦为一世界之雄都,至今中华民国地图滦河上流一段,仍保留上都河之名称。国父之理想,多伦为总绾我国东北与西北之枢纽,尤

  • 文章洛陽懷古追敘西周成康之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洛阳 成康之治 西周建国 周公 周成王

    周民族自后稷至文王、武王,即自「旧邦」而至「新命」;曾经「邰,不窟故居,豳、歧、京(程)、丰邑、镐京」五次迁都。查考其迁都缘由:「邰」系农业发祥地的关系,所谓积厚流光,周得以蓄养国力,富强于建国;「不窟故居」由于负山阻水,屹然险固,少康务耕种,尽地利,乃能中兴的关系;「豳」民风纯朴,男耕女织,足衣足食,一片太平景象,宜于设都之故;「歧」居地略的有利态势,既避免人民于兵祸,且能以良马为驰驱,豳人从之如归巿,设都于此,内辟农田,外拓疆土,布德施仁,教化大行

  • 文章广西建设对抗战建国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广西建设 抗战建国 广西贡献

    在经济建设方面;实行公仓、公耕,架设电话线,奖励开矿与种桐,使广西由长期的入超变为出超。在文化建设方面,推行国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运动,扫除文盲,完成基础教育的普及计划。由于历经六年建设的积蓄,奠定了广西抗战建国的坚实基础。待「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广西动员之迅速,参军之踊跃是全国所没有的。总计自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广西共征得九十四万六千七百十五名官兵,比例之高冠全国。[1]其对抗战建国之贡献,不言而喻。甚至广西建设的诸多办法,如民团组训、基层组织以及国民

  • 文章權能區分與憲政體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邵宗海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权能区分 建国大纲 宪政 政体

    有能如何适当的分际与自制,却不容易找到平衡点。因此, 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人民有权。如果政府是好的,人民就把国家的全权都交到他们。如果政府是不好的,人民可罢免他们,收回国家大权。这套理论首度运用到宪政体制概念的,是民国廿五年公布的「五五宪草」。该宪草根据「权能区分」理论以及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所撰写的「建国大纲」,就把中华民国的宪政架构绘出基本轮廓。其中有关国民大会职权部分,为了凸显人民有权理论,以及建国大纲中所说「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

  • 文章兩晉時代幾次重要的戰役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陳一元 出版时间:1978-04-06
    关键字: 东晋 内乱 战役 琅邪王 建国

    以白衣领职。及王敦之乱既平,还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如故。又因平苏峻功,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及平郭默,复襄樊之功,拜大将军。⑵讨王敦之战东普元帝能够在建康建国,王敦和王导的功勋,实在是无法埋没的·可惜,王敦于讨平江州华轶、湘州杜弢、荆州杜曾之后,颇有功高震主之势,居大江上游,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兼统州郡,整个东晋地方官吏自刺史以下,全由王敦选置,敦乃利用权势,排除异己,树立亲党,还制朝廷。元帝恶其强盛,乃引素疾

  • 文章陪考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楊壽明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中学考试 命题方式 录取 建国中学

    宜黄 杨寿明贱孙杨宏理今年暑期于巿立实践国民中学毕业,平时在校成绩各学期均名列前茅,此次经校方推荐参加建国高级中学甄试。于五月十四日我随同家人陪伴其前往建中校址参加考试,当天,艳阳高照,褥暑逼人,抵达时,看到许多家长陪着孩子,带着手提袋进入休息室,有些家长不断地替孩子擦汗摇扇,眞是父母心,并不时耳提面命,希望孩子顺利过关,望子成龙的心情充分显露于脸孔上无遗,这时候,我同家人的心情也不例外。未几,考试铃声响起,孩子们纷纷步入试场,第一节考国文,已是上午九时

  • 文章會員大會春節聯歡 新正初四隆重擧行靑年聯誼社組合唱團唱愛國歌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48期  出版时间:1981-01-15
    关键字: 中山堂 建国 总统 联谊社

    同鄕会本年度会员大会经定于七十年二月八日(农历正月初四日,星期日)下午一时假台北巿中山堂光复厅擧行,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七十年春节联欢会与新年团拜同时合倂擧行。筹备会议于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在同鄕会会议室擧行,由张理事文彬主持,会中决定事项有六点:一、中山堂光复厅会场已经洽妥,会场布置,由张泉熙鄕长负责,就实地视察情形策划办理。二、今年是中华民国建国七十年,为同申庆祝之忱,决定由靑年联谊社组团擧行大合唱,歌唱爱国歌曲,请靑联社副社长卜忆敏同鄕负责

  • 文章国父民初建国的新理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民国 建国理念

    实业、交通九部,总长、次长同日任命,将其简历略述于次:上述九部总、次长的组成,阵容坚强,有几点特色:其一、就籍贯言:总长部分,广东3、江苏、浙江各2、福建、湖南各1;次长部分,湖北5、云南、山西、广西、陕西各1。其二、就年龄言:各总长平均年龄为四七·一;各次长平均年龄为三一·二二。其三、就学历言:总长部分,状元及进士3、博士3、海军学校1、秀才2;次长部分,留学生8、举人1。其四、就政党言:仅陆军、外交、教育三总长为同盟会员,其他则皆清季显宦名流,或社会贤达

  • 文章我從蒙兀兒帝國回來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朱復良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蒙古国 历史考究 建国大帝

    主、足足三个世纪的统治期间,先后所建造的陵墓、城堡、寺庙及花园,而今,都成为印度的观光焦点。特别是荣列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泰姬玛哈陵,更是非看不可,谁都抗拒不了它的魅力。只是,「建国始祖」的巴卑,并没有留下什么。二世胡默元大帝,曾在浦拉那的城南,建筑一座满有气派的皇陵,系于一五五六年开工,营建了十三年,才把圆型屋顶装在五十公尺高正方形的基坛上。园中几何形的喷泉优柔而雅致,也成为此后蒙兀儿建筑的样本。这座安葬著大帝和王妃的陵墓,其实就是一座大宫殿,外貌呈现很浓

  • 文章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与武汉的现代经济建设成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5期  作者:于建軍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孙中山 《建国方略》 现代经济建设 成就

    内容提要: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将武汉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点进行设计,从实际出发,对武汉经济建设作出了详尽的规划,列出了一系列的建设专案,如修建铁路、整治长江、兴办实业、修建长江大桥等,从武汉重要战略地位上提出未来武汉现代化建设的设想,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其规划成为武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笔巨大财富。但在外敌入侵、封建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其远大抱负未能实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汉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将孙中山先生的宏愿

共75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