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庚子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铁血精神庚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庚子烈士墓

    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东部北麓,有一座为唐才常等烈士修建的烈士陵园,即庚子革命先烈墓。此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纪念亭和坟墓几部分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区八一路北面四〇米处;纪念亭和坟墓座落在洪山的东部北面山坡;牌坊为四柱三门。四柱边围各为〇.八米,上有莲花浮雕,整个牌高约十米,宽约一一米,面北背南;正面上额刻有「庚子革命先烈墓道」八个大字。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古朴庄严。笔者由牌坊向南去到墓地,只见原有一条近四米宽、一〇〇米长的墓道,由于今八一路横贯

  • 文章盡瘁教育的胡敦復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張明哲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胡敦复 庚子 游美 清华

    去年杪,惊闻敦复先生在美逝世,内心萌生无比的悼念。先生为我国敎育界的前辈,对淸华大学之筹建可谓贡献卓著,因为他是为淸华厘订方向,将全部心力交付与淸华的第一人。这段往事起源于美国决定将多余的庚子赔款约美金一千八百万元,从西元一九〇九年,也就是宣统元年起开始摊还,专用于培植中国学生。最初我国用这笔钱一方面选留学生赴美深造,一方面在国内成立留美预备学校,考选优秀学生,入校接受专门学科训练,再送美国留学。负责选派留学生的机构是「游美学务处」,宣统三年(西元

  • 文章吳興吳漁川其人其事(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0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7-10-06
    关键字: 吴永 前路粮台 慈禧 庚子西狩

    父子廻避,乃改派吴赴两湖,俞赴江浙云。结论:据上简述:为吴永毕生中最珍贵且富传奇性的轶闻。至于以后简授广东雷琼及高廉等道员,山东兖沂曹济兵备道兼管黄运两河事宜;诰授资政大夫,赏二品顶戴等。均为平坦之事蹟,故不加赘述。玆特借吴永于役济南省廨,一晤兰溪刘治襄名士,(壬寅领鄕荐,联捷成进士,有声朝列。)尽吐其庚子西狩时之囘忆,得刘君椽笔纪述之。娓娓动听,能有废寝忘食之趣——亦为外间所罕知之往史。夫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联军入京师,两宫仓皇微服出狩,行二日

  • 文章王培孫傳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王培孙 庚子 学堂 南洋中学

    业。庚子之变,海内驿骚。叔父柳生、以所办育材书塾授培孙,生平办学,从此发轫。乃就上海大东门王氏宗祠省园,建楼屋七楹,力谋扩充。与唐才常、蔡锷,时过从。未几,偕务本女学校长吴怀疚,同赴日考察敎育。三十年,南洋公学已改邮传部高等学堂,取示木本水源之义,便毅然将育材改为南洋中学,宣统元年己酉,购地于龙华路之日晖桥。校舍落成,迁至新址。厥后,逐年扩建,学额骤增,并变更组织,改订课程。聘秦汾、丁文江、叶达前、胡敦复等,分任敎务。督导学生,注重科学,于以养成坚毅朴厚

  • 文章清代鑑藏家吳榮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花菴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吴荣光 鉴藏家 法帖硏究 庚子消夏记》

    之。「辛丑销夏记」五卷,是吴荣光在四十三年的官场生活中所获得的书画及所见过的书画的着录及解释。辛丑是鸦片战争时的道光二十一年,也是他逝世前两年。他大槪是有意想把自己这本销夏记做成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庚子是顺治十七年)的一部续集,所以要特地冠上「辛丑」二字来做书名吧?不过也有人说,这部「辛丑销夏记」幷不是出于吴荣光的笔,只是托他在长沙做官时结识的湖南宁乡人黄本骥写成的。黄本骥是一位著述极富的作者,而在他的著述中也有像「颜书编年录」及「颜鲁公年谱」等与唐代

  • 文章吳興吳漁川其人其事(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7-04-06
    关键字: 吴永 人物生平 拳匪 庚子西狩丛谈》

    提法使,旋改任都督府秘书长兼备国会省议会选擧事务所所长。次年,先生简任胶东观察使兼外交部烟台交涉使及侨工事务局长;获二等大绶嘉禾章,官制革新,改观察使为道尹。在任历十年之久。十年中于民国八年与浙之名士刘治襄初晤济南山东省署之西园,席间畅谈「庚子西狩」故实,未竟即散。民十年,时年五十七。以事忤上官,遂挂冠去,从玆息影都门。民十六,时年六十三岁,会孙公宝琦、潘公复,先后绾理中枢,一再辟揽,复出任国务院秘书,与刘治襄重共几席,赓续前问,遂成「庚子西狩丛谈」一书。凡

  • 文章清代川省契稅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3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7-11-01
    关键字: 川省契税 光绪庚子和议 赔款银两 摊捐杂款 藩司衙门

    数,收不及额,应由地方官赔缴,有余亦归地方官所有。乾隆以前,全省解额共仅二万八千余两。乾隆末年,用兵需费,始全省共加解银五万两,合原定之数,共为七万八千余两。至光绪甲午,与日本议和赔费后,川省每年派解赔款银六十余万两,乃又加全省契税解额银十万两,共为十七万八千余两。然各邑余数本丰,除照解外,仍属有盈无绌。至光緖庚子和议成后,川省每年派解新案赔款银二百二十万两。遂又饬各邑照应解额再加两倍申解,于是全省解额新旧共为五十二万四千余两。然因此次加数过钜,准各邑照原

  • 文章惜陰堂主人趙鳳昌民國誕生之重要關係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0期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惜阴堂 赵凤昌 民国助产婆 张之洞 庚子事变

    前言:庚子义和团肇祸,招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淸西后那拉氏及光緖帝逃奔西安,淸祚几于不保。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与两湖总督张之洞为保衞东南,会衔通电各省将军、都统、总督、巡抚,吿以北京义和团完全由于端王、刚毅等所指使,朦蔽两宫,袭击使馆,擅发对各国宣战之上谕,不能承认,望各省当局切勿轻信,竭力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外人生命财产云云。此一事态,凡曾读过近代史者,类能言之。顾首先倡议拒绝接受淸廷宣战上谕,策划拉拢两江总督刘坤一、两湖总督张之洞和两广总督李鸿章,共同宣布

  • 文章記民國奇人 鎮海宿耆李組紳先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期  作者:秦雲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李组绅 庚子事变 义和团运动 国报 辛亥革命 六河沟煤矿

    有「财神」之号,祖恩亦有「小财神」之称,其于金融一道,路路能过,可以概见。由于彼此相需,而因投分披心,如手如足,更属正常发展。此中底细,外人不甚了了便认为他们是属一家的了。组老去北方,正値庚子事变,敉平不久,李鸿章奉命与八国联军议和,西太后尙未囘銮。此时他的年龄仅十六岁,初在天津读书,嗣习商业,从事于与洋商有关的生意。以其个性乐于交游,资力又能肆应,而时会所趋,人心思变,北方亦已在鼓荡之中,因此他所往返的,商界以外,不少是报界、政界、金融界和当时的开明人物,如顾

  • 文章辜鴻銘逸事(續)

    来源期刊:《同安》 第40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托尔斯泰 庚子和议 扬孔为善 好莲足 倡多妻 牌桌雪茄 诺贝尔提名 同情劳工 演讲门票

    卅八、祝托尔斯泰寿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及太戈尔,均与先生极为友好,时有书信往还。光绪三十四年,托尔斯泰八秩寿诞,先生曾代表中国文艺界人士,特撰中英祝寿文,驰电致贺。卅九、道有二端清末,学部侍郞乔某,尝告先生曰:「君所发议论,皆是王道,其如不行于今何?」先生曰:「天下之道,祇有二端:不是王道,就是王八蛋之道,孟子所谓道二,仁与不仁而已!」四十、促成和议庚子义和圑之乱,八国联军进陷北京,有瓜分中国之议。先生特以英文,撰著尊王篇,发表于外国各大报章,申明中华以礼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