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布袋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關中東府地方戲劇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何子文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灯影戏 布袋戏 秦腔 迎神赛会 关中东府

    离开西北家鄕已超过半个世纪多了,许多事物变化得太大了,例如家鄕的灯影戏在一九五六年被中共把原来的皮影全部改头换面为舞台剧,且在陕西戏曲学院下编组了盌盌腔剧团,首次即以十大本中的「金婉钗」演出,颇获观众好评。西北杂志七十八年六月版第十八期封底刊有吕协恭先生提供的「西北民间之布袋戏」图文并茂,给久离家鄕的游子得以目睹鄕情盛况,无限温馨,实属难得。且特别说明:「这种”木偶“亦名”迷糊子“与台湾之布袋戏似为同一源流……。」但就图中之木偶人像及所着戏装看来,那正是

  • 文章闽南布袋戏的形形式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3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布袋戏 逗趣对白 剧情真实 戏剧例证

    闽南民间有句俚■,说:「九甲仔(有武打的戏班)七鲁八鲁(胡说八道),戏仔(小梨园七子班)最合谱(唱做均有定规),老戏(由老角色搭合而成的戏班)谑査某(嘲弄女观众),布袋戏擂破鼓(鼓声特别响亮)。」足证,布袋戏既不全靠唱做的色相或技艺叫座,也不仅以声乐引人(所唱的不是南管即属北管);但布袋戏之所以会受到广大的观众欢迎,无远弗届,历久不衰,其所独特造就的民间艺术声价,显然只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是脚本(戏文)的通俗,而且多偏重于忠孝节义之类的故事。第二

  • 文章布袋戏与院内布袋戏班

    来源期刊:《同安》 第72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布袋戏 起源宋代弄傀儡 布袋戏班的发展 表演形式 代代相承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由艺人操纵手中的布偶表演,因木偶小,全戏班放在一个大布袋中即可,故称「布袋戏」。据传宋时已有「弄儡傀」,朱熹得意门生陈淳知漳时:秋收之后,豢优人作戏或弄儡傀。布袋戏发源于泉州(称南派、唱南曲)漳州(称北派、唱京调),据传泉人梁炳麟多次赴试均名落孙山,从此四出游玩。一次,他偶见街头表演儡傀戏的提线木偶,回家仿制木偶的首面和手肢,制成人形,套在手掌中,以裨官野史为体裁,用闽南话编剧演出。明末清初,泉州戏班到台湾,道中遇台风、翻了船,被漳浦

  • 文章家鄉的皮影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宋世昌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皮影戏 皮影戏制作 木偶戏 布袋戏 灯艺音乐

    家鄕(山西省靈石縣)的皮影戯,一般稱作「燈藝」,顧名思義,係藉著燈光之照映於幕上而產生的一種藝術,所以謂之燈藝。或謂「皮猴子」,蓋因此種燈藝經常演出「西遊記」,而西遊記中以孫悟空表現的機會最多,且多以猴形出現,所以俗謂皮猴子,蓋以孫猴子而槪括之也。其實我家鄕的燈藝,除了演西遊記外,常演的戯碼有:封神榜、水滸傳、西廂記、白蛇傳等神話,俠義、愛情故事,所以號召力與吸引力非常之大,且演出時都是整本成套的,連續三、四個晚上,只能演出一齣戯,使觀衆欲罷不能,今天看...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