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水国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墨山水

    来源期刊:《連聲》 第3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李爱英 托儿所主任 山水国画

    李爱英女士邑城人,为李锦三乡长之夫人,现任石牌天主堂托儿所主任,平常爱好绘事,曾向张大千弟子孙云星学习国画颇有成就。

  • 文章作畫需得山水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期  作者:樂鳴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唐洮 山水国画 《童年的回忆》 《山泉》 山水情

    他画了一幅山水,向老画家张怀瑾、沈重烟请敎,尽管笔墨稚嫩,竟得到两位前辈的赏识。进入国画社后,绘画成了他的专业工作,但他力求摆脱那种为画而画的雕琢与匠气,以后,他经人介绍,有幸投于沪上大画家唐云先生门下。唐先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气势宏濶,使唐洮大开眼界、艺益长进。一九八三年,他应邀赴日本作国画表演,受到行家好评。近几年,他有几十幅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画展或刊登于报刊杂志。唐洮主张作为新时代的画家,应该赋于山水新的感情,同时又认为走笔运墨也应不断变通,不能唯法

  • 文章青年画家周锡珽国画山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国画 山水画 周锡珽

  • 文章观赏乔俊声先生国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唐維釗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乔俊声 国画 心源 山水画

    之理念,把握实体空灵所显现微妙之处。高格之佳构,虽执著于工力、朴拙,其实在「神」,不在「形」。故艺术创作是属于有生命,有美感、有哲理之圣品。近日观赏大陆画家乔俊声先生展出巨幅泼墨作品,匠心独运,神形俱佳,妙笔生辉,颇受好评。乔君以山水见长,其笔下之远山近石,层次分明,横云纵谷、泼辣有致,且气韵生动。如其「雁荡晴雪」,「雁荡春色」二图,构思别致,风格独特,画中其深处有墨无笔,其浅处有笔无墨。默以神会、景皆天就。「秋山雨霁」与「黄山图」其峰峻渊深,巧思经营,深淡适度

  • 文章太魯閣九曲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太鲁阁 九曲洞 风光 山水画 国画

    (注:太魯閣九曲洞 民國78年 134.5×69cm)

  • 文章童中燾的筆墨世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0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童中焘 山水画 中国画 画家

    矜张之气。」(章祖安《评童中焘的画》)沉劲而见飞动,凝静而有生气,随意而富节律。笔不虚发,墨无妄洒,形成了自己的笔墨世界,可谓童家山水成一流,任君流连与吟咏!近年来童中焘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还有许多作品被先后送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展出。《井岗山》、《雪窦飞瀑》等作品还被北京图书馆等收藏。一九八八年台北曾为他擧办个展。他作画之余,常思考中国画发展的种种问题,殚心竭力于美术敎育,著述甚丰。近年来就出版了《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 文章山水墨竹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曉春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山水 墨竹 国画 人生

    内心顿时获得了无限欢乐与温馨。初学国画山水与墨竹,由于我学画班级是数十人大班,而我又是中途揷入,老师不可能个别加以指导,因此一开始,总有一种不知如何下笔之惑,慢慢地,看久了张老师随堂作画时,如何用笔,如何用墨之后,再经过一段长时间耐心学习,如今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画以来,所获益处,不胜敍述,简而言之,每一提笔,生活不但再也没有枯躁空虚之感,甚至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之生意及兴趣。每周上课一次,并不影响我处理任何家事。外子虽退休在家,每天他写毛笔字,我画画,生活

  • 文章中州畫家王獻亞國畫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王献亚 国画 人物传记 笔墨真迹 山水

    为师:灵峰松崖、清溪扁舟、烟峦飞瀑、朝晖夕霞、都是他灵感之泉源。平时博涉众家理论,遍硏古今名迹,能采众家之长,孕育一己之风格。埋首作画数十年如一日,未尝少倦。他善画山水,运笔用墨浑厚苍劲,气势雄奇,雅淡清逸,有诗的情怀,得禅的玄妙。山水之外更兼擅花卉,笔墨脱俗,备受名家肯定与推崇。他曾应邀在国内外举行个展十余次,参加联展八十余次,并应邀赴全省各县市作示范挥毫。国立台湾艺术敎育馆曾邀请作专题示范演讲,观者众多。王献亚先生为人诚恳虚怀若谷,对国画非常执著及用功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