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寒山子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事三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趙心鑑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千里送鹅毛 满城尽带黄金甲 寒山子 唐诗故事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三、寒山子诗,流传天下:我曾介绍过王梵志的白话,现再提出寒山子更好、更高明的。因为他的风品味虽与王某近似,但他比王的学问好、经验多,又对释、道两家的思想体会较深,因此写出来的,自然也就更好、更多、更深、更富哲理了。试先看他所写的:「有人笑我,我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忽遇明眼人,即自流

  • 文章寒山子与天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寒山子 天台县 寒山子诗集》 翠屏山 生平家世

    最后,盼我天台靑年多读寒山子诗吧!

  • 文章寒山時代內證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陳慧劍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寒山子诗集序》 胡适 使持节 绯鱼袋 南院

    ㈠一千年来,寒山子之身世,受旧说支配,求眞理者自难甘于沉默,而个人惑于「我执」未除,对寒山子其人其事,始终难释于怀。乃随手诠注「寒山子诗」,由「内证」发现寒山时代,已与胡适之、赵滋蕃等先生对寒山时代之辨证,有所牾触。因此,就手边现有史料加以排列比较,藉使寒山时代的曙光,有新的印证!目前学者对寒山之硏究,已见于坊间之现有资料,概分为四说。一、胡适之先生说据胡氏「白话文学史」云:「『寒山子诗集序』所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

  • 文章天台山国清寺与寒山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沈純英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天台山 国清寺 寒山子 哲人 高僧

    有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寒山子诗的风格,不属于当时的宫廷派或田园派等任何一派,即使当时有外儒里佛之誉的王维(摩诘)也廻然不同,因为王维身列儒家其词必须力求工整,词一求工整,意境必然受到侷限。所以王维的,文学修高的人,才能体味其中禅意。而寒山子一如其号,读了有令人寒彻肺腑的感觉。浅近易解,人人可读,譬如较有禅味的如:㈠闲自访高僧,烟山万万层,师亲指归路,月挂一轮灯。㈡吾心似秋月,碧潭淸皎洁,无物谌比伦,敎我如何说。㈢寒山有一宅,宅中无阑隔

  • 文章寒山子硏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慧劍  出版时间:1978-02-06
    关键字: 寒山子 诗人 全唐诗 人文精神 文化的投影

    全唐里见寒山一、寒山子的眞容,我们诚然还没有第一手资料用以绘制,而寒山子的电影拷贝,从近来中外文学家的抽丝剥茧,与他的作之内证,「贞观时代」的寒山,已完全不能存在。浮现在寒山子周遭的历史云雾,只证明他被后人所播弄,他这个寒巖的「老客」,在孩子们的笔下,经过多番琢磨雕凿,益显其庄严古傲,笑矜风月了。他毕竟是我们历史的产物,是我们文化的投影,是我们中国中古人文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佛家的千古高风;使之建立一种永垂不朽的寒山模式——一种人成佛成的伟大公式。我之

  • 文章寒山子硏究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2期  作者:陳慧劍 出版时间:1977-12-06
    关键字: 史料研究 寒山子诗集序及附录》 《景德传灯录》 《台州府志职官录》

    憎惊愕曰:「大官何拜风狂汉邪!」寒山后执阆丘手,笑而言曰:「丰干饶舌!」久而放之。自此寒拾二人相携出松门,更不复入寺。闾丘又至寒巖礼谒,送衣服药物,二士高声喝之曰:「贼我!」便缩身入岩石缝中,唯曰:「汝诸人各各努力!」其石缝忽然而合。闾丘哀慕,令僧道翘寻其遗物于林间,得叶上所书辞颂及题村墅人家屋壁共三百余首,传布人间。曹山本寂禅师注释,谓之「对寒山子诗」(按此本今不见传)。三、拾得天台拾得者,不言名氏,因丰干禅师山中经行,至赤城道侧,闻啼声,遂寻之,见一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