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谱历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下華夏是一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黃福榮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黄姓家族 湖南 家谱历史 迁徙历史 客家族 土家族

    凡福建、广东一带的黄姓人家,追溯南迁始祖时,总是「言必峭山」,即黄姓子孙皆认同先人从中原南迁之始祖为黄峭山公。黄峭山系唐朝工部侍郎官员,南迁定居在福建邵武,娶三妻,生二十一子;各妻所生长子三位留守原乡侍奉父母,其余十八子遵峭山父命,登程赴他乡开基创业。黄姓家谱《认祖诗》中的「三七男儿总炽昌」,即指为父者对二十一子寄予厚望。时光流逝已逾千载的今天,黄氏峭山公之后裔已遍及海内外。笔者在湖南省工作期间,有幸曾与湖南常德石门县雁池坪黄姓人家共叙家乘谱史,得悉他们

  • 文章記載中的鍾姓祖先軼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中姓祖先 历史轶事 家谱

    是荒诞无稽,但也有一些是真人真事,不过年代久远了,这些口述文学的遗产,就传说纷纷了,我整理的结果,查证历史的纪录,我发现有些确实是真实的。现就有关钟氏的祖先口述文学来说说吧!根据前人留下的家谱,钟姓是一个多釆多姿,洋溢着耀人才华,又带着些传奇意味的姓氏,考证源流,说是春秋微子启之后,但是为什么跑到河南颍川定居呢?这就要谈谈当时的环境了。话说公元前三百年左右,正是东周赧王世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民,物产对其他的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与战争。谁

  • 文章吳氏族譜稿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吴氏家谱 序文 家族历史

    吳氏之裔,系出泰伯,泰伯三以天下讓,孔子以至德稱之,史遷亦嘉泰伯之讓德,吳世家因列第一,推崇之隆,曠世無匹,良以流長澤溥,本固枝榮,高風大義,足資楷模,故不數傳而篤生讓國之延陵季子;蓋涵濡祖德,默化無形,生來自有,又豈偶然!至禮重箕裘。詩尊祖武,代代相因,蔚爲風尙,亦愼重追遠,民德歸厚之微旨也。惟何以彰光澤,明世系,紀其事蹟傳諸久遠,則譜牒向矣,又見太史公自序,知史記之成,取材有類譜紀;夫所謂譜紀,固合國史家乘及地方志三者而言,但個人傳記,則家乘自尤較詳...

  • 文章河南鎭平刘氏家谱简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镇平刘氏 刘氏家谱 刘氏历史

    河南鎭平刘氏,始祖纲公,于明季成化二年(公元一四六六年),自陜西西安府渭南县大鸡村,迁来河南南阳府鎭平县刘家漥。迄今历时五百二十余年,世代子孙绵延,已成为当地一大家族矣。据旧家谱「序言」内载,我远祖原居于山西洪洞,明洪武初年移居陕西渭南。迨清道光二年(公元一八二二年)三月,获自故土刘宗易君函吿,我刘氏远祖隆公,曾仕山东兖州府济宁州知州,诰赠奉直大夫协正尹职;隆公之子汝靖公,仕京都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郎中。祖茔在大鸡村东十里,新巿西门外一里许孤坟一座,前有

  • 文章《魏氏家谱》序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孫魏雙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魏氏家谱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五华横陂廿世裔孙魏双凤敬撰宗族家谱,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昔者仅视为一氏一姓记事,明宗派亲疏,训示子孙,述宗功祖德而已。然其重大意义何止此也!一九八四年国家档案局、敎育部、文化部,于联合通知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开发的一部份,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物传记、家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値,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起著很大作用。」明乎此,搜集整理已往资料,新编当代家谱,实有重任也。秉此宗旨,吾魏

  • 文章明初移民因何來自洪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杜錫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移民历史 明初移民 洪洞大槐树 家谱研究

    兵荒灾歉,居民丧亡殆尽,徙太原、平阳、洪洞、蒲、绛等处人民动辄数十万户,前往塡殖,并非专迁洪洞人也……盖必迁徒之时,驱各属人民,聚洪洞大槐树下,由此点齐,由此分迁,临别纪念永久弗忘,殆无疑义」。他的话无疑有一定道理,但是自古以来,以农为生的中原汉族人民,往往世守祖业,耕于斯,息于斯,食于斯,除非发生严重灾荒,万不得已才远离家园去外地逃生,也即一般人所说的穷家难舍,祖宗庐墓之所在是不应该轻易抛弃的。笔者近年来在查阅某些家谱时,发现龙庄村六甲股刘氏家簿,此簿

  • 文章中原段氏源流考(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5-04-25
    关键字: 研究史料 历史名人 人物志 家谱

    监事。召开会议,进行一切工作。三、组织各县市分会。征求各地会员,依章成立分会,进行工作。四、组织各地联谊会。各国段氏宗亲分组分会,互助访问,共同联谊。各项组织完成之后,如何联谊,如何互助,如何发展,如何进行。兹列擧几项:一、宗谱之收集及修订。段氏家谱,经过国内变乱,八年抗战,散失零乱所在多有。共党窃踞,毁家荡族,分别收集,加以修订继往开来,实有必要。详细办法专家拟定。二、募修宗祠,敬祀祖先。台湾全省,无一段氏宗祠。国之大事,惟祭与戎。在台北、台中、台南及白河

  • 文章懷鄉憶舊——嵊縣崇仁瑣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8期  作者:裘軫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嵊县崇仁镇 历史沿革 裘氏家谱 崇仁镇传闻 包身工 裘祝馨

    刷印,费工费事,长年累月,执事人员如监修、编纂、督印、监工、缮录、装订等无虑数十人,大家分沾薪津,尽量拖延完成,把积存的收益化光了事。这便是宗法社会绅权的楷模。我裘氏家谱数百箱,储藏保存,建有宽大巨院,每年春秋两祭,搬到院地逐箱检视,有无虫蛀鼠啮,又在阳光下晒曝,这也是一件大事,得费几天功夫完工竣事。鎭外一里处建有太祖庙,奉祀裘氏南迁后之始祖,除正殿外,还有大悲楼、玉皇殿两旁有雷神及电闪娘娘的塑像,又有康王殿,纪念南宋赵构在杭州立国,殿旁特塑骏马一头,俗称

  • 文章国父家族历史尚待考证(续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孫甄陶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家族历史 考证 家谱 《香山县志续编》 《国父家世源流考》

    民国卅七年未尝或废。先君(讳璞,字仲瑛)尝语余,民国初年,中山孙族赴广州省墓,哲生先生曾应邀参加。兹复就余所知,民国三十六、七年间,中山孙族赴广州省墓,西村士敏土厂厂长孙满(德彰公嫡孙,国父姪孙。)与焉。并尝借出厂车数辆以助交通。此外,余又尝从本鄕昆仲借阅沙边孙族不完整之家谱残本,首称:『第一世太祖宋将仕郞,讳天球,字汝球,号恒所,孙公,先为南雄府保昌县沙水里人。仕理宗朝,为广州府路官,因家居于羊城华宁巷焉。公生于南宋宁宗庆元元年,岁次乙卯四月十三日辰时

  • 文章重建汪氏宗·尋求族人支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汪氏宗親聯誼會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汪氏家族 赐姓渊源 历史人物追溯 重建宗祠 续修家谱 筹集资金 寻求族人帮助

    汪氏得姓一世祖爲魯成公次子號穎川侯,因汪公出生時手握紋成汪字,故被贈爲汪姓,號「握紋堂」。族人遍布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雲南等地。歙洲汪氏四十四世祖汪世華,唐初曾任六州督都,有功於王室,曾被李淵封爲越國公,李世民東征時封爲九宮留守王。唐後歷代王朝對其業績,均有所追賜,又先後五次被封爲越國公或汪公神,神祠遍及全國。明初七十三世祖景中公戌徐州任武節將軍驍騎尉,因厭倦城市之囂,安居汪窪,衍至公元一六四六年(淸順治三年)於汪窪曾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