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共返回2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我在故鄕的童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左金三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家族 阜宁

    念我故鄕時光飛逝,浮生若夢,虛長將近百歲,離家已過八十載,對於童年時故鄉的親人和玩伴,以及相關的一事一物,卻更爲懷念,回憶起來明晰得就像在眼前。我出生在江蘇省阜寧縣,父祖們也出生在那裡,阜寧縣位於江蘇北部,亦稱蘇北,同時也因位於長江之北、亦稱江北。我鄉爲五層(後改爲蔡橋鄉)的二截村東園莊,解放後原來的阜寧縣已劃分爲阜寧、濱海、射陽三個完整的縣,另有部份劃入響水、建湖、漣水等縣,而我故鄉的新名已屬濱海縣陳濤鄉二吉村。追溯以往,我的祖母於遜清同治至光緒年間曾...

  • 文章中國姓氏的形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宗欽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姓氏 家族 阶级 历史

    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古代姓与氏不同,姓是家族系统的称号,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从母姓,故「姓」字从「女」、从「生」,如姒、姬、姜、嬴是也;氏是贵族系统的标志,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产生于父系社会,用以别贵贱、分男女,贵者称氏,贱者有姓无氏;在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对已婚女子称呼,在其父姓后或者在其夫姓与父姓后系氏。如赵钱氏、张王氏。《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

  • 文章家族成长(我的家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家族 台湾 张氏家族 发展历史

    吾蕭同鄉多已來台五十餘年,可以說是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歲月,都在台灣度過,無不視台灣爲第二故鄉。我們這一代對家鄉認同,不成問題,但下一代就很難說了。爲使台灣與家鄉的血脈永不終斷,筆者認爲應該製作家譜或族譜。內容包涵何時來台,居處與故鄉的鄉鎭村莊名稱,姓氏源流,堂號等等。尤其當事人的來台經過,配偶,子女等均應列出,以便互相連絡。拙文在於拋磚引玉,供同鄉參考。

  • 文章五傑功德永流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呂宗望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陈氏家族 家族明贤 人物简传 陈寅恪

    修水 吕宗望在赣西北修水县义宁鎭桃里竹段村是一个享誉世界的陈氏家族的发源地。在短短的一〇〇多年的历史中出了五位太师,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和汗水,乃至鲜血,为国家的强盛,尤其是中华文化血脉的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四名选入《辞海》,世所罕见。不仅其家族就是整个中华后裔,亦可引以自豪和骄傲。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两代人,从办团练进科考入政坛,以后陈氏数代又在文化思想艺术领域里开创辉煌,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萦绕于陈氏家人心中数代不变的是那颗滚烫的「爱国心

  • 文章试谈海州谢氏家族的兴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谢氏家族 家族发展 谢氏事迹 衰败分析

    清末民初,古城海州形成「殷、葛、沈、杨、谢」五大家族,上了年纪的海州人几乎无人不晓。谢家代表人物名叫谢希愚,由于皮肤较黑,排行第二,老百姓背后都称他为「谢二黑」。由于家父曾在谢家打工多年,经常给我讲述谢家的往事;一九三九年夏我们搬进谢家大院,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又亲眼目睹许多有关谢家的事实。近期又查阅了已故黄永言老师撰写的《谢希愚二三事》一文,所以才拿起笔来,决定为谢氏家族的兴衰整理一份资料,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一、祖上留下赫赫家业谢氏家族祖居海州城

  • 文章天下華夏是一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黃福榮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黄姓家族 湖南 家谱历史 迁徙历史 客家族 土家族

    均系黄峭山公之后裔,自迁居在湖南省境之后,已传子孙二十四代之众;但是,并不称自己是「客家人」,也不是「汉族」人,而是少数民族「土家族」人。何解?溯其源,这支黄姓家族子孙的衍播过程原是:黄姓人家之上祖黄峭山公,退官稳居于福建邵武,在其八十高龄之时,自感膝下二十一个儿子均在故土窝边营生,总不适久谋之计,遂将家财作二十一等分,立家谱二十一份,分发各儿,并令各奔他乡开基创业去。黄姓家谱《认祖诗》中的首句「骏马登程出四方」,即此。其中,黄峭山公生下排行第二十之子名井

  • 文章蘄春袁族衍生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8期  作者:袁士枚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袁氏家族 袁氏 蕲春县

    纪盷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绍、袁术(东汉汝阳人,系从兄弟)在政治上曾咤咤风云,权倾一时;袁崇焕(明末东莞人)在军事上、内抚军民,外饬边备,巩固国基,功绩永著。其他人物从略。我们这一小支家族,是否与他们「有渊源」,或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套用成语),尙待考证。自不宜往「脸上贴金」,硬说是我族之光荣。但同属姓袁,同粘荣誉,谁也不能否认。现在大陆上之袁家大湾是兴盛?是衰弱?睽违四十载,寄籍他鄕之我,焉能忘怀?祇寄语:袁湾地狭人稠,资源缺乏,灾祸频仍,在此兴衰存亡

  • 文章新墓式——家族佳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邱名棟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墓地 台湾 家族佳城

    台湾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而人们为先人营葬,习惯于用土葬。数十年来,墓地渐增,到处可见到山头一片灰白色墓园,有如癞痢头,使有心人有「青山何辜」之叹!解决台湾墓地之道,唯有采用火葬。笔者与先兄于三十八年追随政府迁居台湾。六年前先兄病笃时,嘱寻找墓地。我建言采用火葬,觅地建骨灰亭供家族合用,他点首表示同意。于是在台北县某墓园购得墓地二十坪,上建一十二尺见方、高十二尺的方亭。亭后半围筑石墙,再掘地三尺深,靠墙筑五横档;建筑材料都用钢筋水泥,以资坚固永久。估计可放

  • 文章顾氏家族海峡两岸兴学爱家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何長發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顾氏家族 兴办教育

    培育人才,尽一分心意。年逾70,和蔼可亲的顾爸爸,有颗年轻的心,他常趣言他的年龄就像汇率般可涨跌,在女球员眼中,他不仅是受尊敬的长辈,更是她们可信赖的老朋友,更是精神支柱。球队不管在那里比赛,顾爸爸几乎有赛必到,球场上总能见他壮硕的身影,在专注看着比赛,木兰国脚廖樱湾说:「有一次球队踢不好快输球了,中场休息时顾爸过来安慰我们没有关系,精神打出来就好了。有了顾爸的支持,再苦也要拼下去。」顾氏家族海峡两岸兴学爱家园,虽然顾爸怀祐仍经常往返于大陆台北两地,但随着年岁

  • 文章张圩徐氏家族的变迁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徐蕙蘭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张圩 徐氏家族

    廿世纪初,苏北阜宁拾份滩「张圩庄」有两个徐氏家族,「张圩」庄子东边有条小河,河东一族是「新洋徐」,河西庄上住的是「盐城徐」。河东边「新洋徐」,民国年间经营海洋捕捞,并购置了一部分土地组给乡人耕种。当年的族长徐以富,在庙湾湖口(现在的射阳河口)是很有名的海洋捕捞大户。他家最大的一艘海船叫「徐大兴」,他的五个儿子都是玩海船的。公元一九四〇年,共产党到了「拾份滩」以后,他读书识字的孙子徐宝荣参加了共产党,积极投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宝荣从

共257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