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行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汉高祖刘邦尊亲孝行——兼论台湾社会乱象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刘邦 尊亲孝行 台湾 教育

    孝亲乃人伦之道,德之本也。曾子说孝有三,一日:「大孝尊亲。」大丈夫创业垂范,扬名声,以显父母,孝之极也。二曰:「其次弗辱。」君子立身行事,怀仁抱义,笃实践履,爱人以德,律己以严,岂有违法犯纪行为。三曰:「其下能养。」奉亲甘旨,毋求奢侈,能使无虑匮乏已足,而悦亲致乐,最属重要。兹谨录述汉高祖刘邦孝行三事:一、高祖初都栎阳(今临潼县东北),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

  • 文章熱河省的聖人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2期  作者:賈魯石 出版时间:2003-01-30
    关键字: 王凤仪 圣人 孝行 道德

    颇详。他说,「满洲事变」时,张作霖的灵柩来不及安葬暂厝在此庙中,但李乡长并不知道,郭松龄将军早就在此驾候时了!不知张大帅的心路历程,耐人寻味!两人最不幸的遭遇徒使后辈小子深深惋惜!平情而论,张大帅从无加害郭将军的意思,他是可以不死的,然而他死了,而且死得这样惨,何以致之?张学良将军也。贾:仪圣活到七十多岁离开了人世,他老人家的中心思想我看就是「孝行」二字。诚不愧为「圣之时者」,历久弥新,迄今仍扣人心弦,在台湾很多善人翻印「圣仪行谊」、「王凤仪言行录」流传

  • 文章何志浩將軍百歲獻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百岁 孝行 人物祝寿

    何志浩將軍與尚斌,由於年齡、籍貫之差異,學養地位復顯不相稱,但因有幸在台與將軍之婿劉倫正為同學摯交,是以得聞將軍武略文範之滄海一滴。故特為文以表崇仰之忱。「名高北斗星辰上,詩在千山煙雨中。」讀了前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這首為何將軍志浩六秩華誕所撰聯語,咀嚼吟詠四十年,不禁興到神來想為精一仁伯撰述一篇百歲祝壽辭。志浩之名著於《世界名人錄》大典中,聲譽寰宇,實勿庸特稱其字,然而筆者係何將軍令婿劉倫正同學摯友,順理以謂,何將軍自當為我長輩,乃敢以公字「精一」稱敘於...

  • 文章故鄕故事——種筍成竹,孝能格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6期  作者:歸山逸士  出版时间:1988-08-20
    关键字: 《二十四孝》 孝行 种笋成竹

    这是一则故鄕孝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元朝郭居敬辑的「二十四孝」一书,内有「孟宗哭竹」的故事。孟宗是三国时,吴国江夏人,性至孝,母嗜笋,冬天笋尙未生,其母思食,孟宗无奈,入竹林哀哭,笋忽迸出,时以为孝感动天所致。这则故事是「种笋成竹」也可说是孝能格天所致。吾邑昔时有一披裘翁者,姓夏,佚其名,居南门外开化鄕,工书小楷,八分。性至孝,家甚贫,其父作诗,有「十亩山田半不收,妻孥饥饿不胜愁,」之句。披裘见了大哭,乃至宁波,在总帅府做抄写,取得薪给以养父母。年终

  • 文章說孝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9期  作者:彎塘老圃  出版时间:1991-05-20
    关键字: 孝道 孝行 孟子 家庭

    孝是我国传统人际关系最受重视的一环。我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孝道和孝行,初以孝经和四书为依归。孝经上说:「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曰:「人之行莫大乎于孝。」我们国人都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孝是家规中最重要者。「移孝作忠」,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凌义渠说:「尽忠即所以尽孝」。厥后继续予以强调,将其含义作无限制的扩大,视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古人之所谓孝道,不限于子女对父母所表现的行为,而实际涉及子女整个行为之发展

  • 文章丁健翔孝行可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期  作者:待叟  出版时间:1973-06-20
    关键字: 丁健翔 孝行可风 书画大家 照顾父亲

    同鄕丁翼,健翔先生,现服务于台湾银行,任秘书职,为在台书家所组「十人书展」之一,系本会无锡公墓筹建委员丁仲涵鄕长之哲嗣,素著孝行,去年夏,丁鄕长患肺炎,住台北市三军总医院诊治,健翔先生一下办公,即往服侍,经秋即吿痊愈,讵笔者前日晤赵宏京鄕长据吿:丁鄕长于去冬病愈后不久又以辛劳过度并感受寒气致旧疾重作,且以年事较高,复引起他症幷发,直至本年春间,四个多月,呻吟床第,症象异常严重,健翔先生忧心如焚,逐日延请数医会诊,在办公时间,则重嘱家人细心看护,夜则侍候

  • 文章漫谈孝道与孝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西郭散人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孝道 孝行 父权 孝不言慈

    吾人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孝是家规中的最主要者,「移孝作忠」,「忠臣出自孝子」,故孝可以治天下。孔子所作的「孝经」,阐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中及诸侯、卿、大夫与士人等一切与孝的关系。因此,我国凡论及人际伦理,就会牵涉到「孝」。所以,「孝」在传统伦理道德所占的比重甚大。我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孝道和孝行,初以孝经和四书为依据,往后继续予以强调,将其含义作无限制的扩大,视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有人说:「古人之所谓孝道,不限于子女对父母所表现的行为,实际

  • 文章人生十二堂道德課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2期  出版时间:2008-01-30
    关键字: 人生 道德 孝行 谦逊 正义

    孝行 孝顺父母,对父母尽奉养义务友爱 兄弟姊妹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妇和睦 夫妻相处要互敬互爱朋友互信 朋友交往要互相信任谦逊 自己的言行举止要谦虚恭顺博爱 对众人广施爱心,伸出援手修学习业 勤勉向学,培养职业技能智能启发 广泛吸取知识以发展才能德器成就 致力于成就人格道德精神之提升公益世务 从事公益活动,为社会为人群服务遵法 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谐义勇 秉持勇敢正义的精神,为社会奉献心力

  • 文章吳稚老篤孝事親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4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3-04-01
    关键字: 吴稚晖 孝子 孝行 事亲 为子之道

    与孝行至笃;所以至诚至笃者,以其孝行由乎孝性,而孝性发为孝行。在其父爱与父敎中,蕴以亲情与爱情;盖其极以精神附于子女,以心灵注于子女;故能敎中寓爱与爱中寓敎。伉俪之间之眞爱眞情,乃表现于长期相离之时,不表现于短期相聚之际;故谓形虽常相离,心则常相聚。对子女施敎,既同于常人,又异于常人,盖其养身(养生)与立身(养德)之敎兼施并行;换言之,既重子女之「养其小者」(小体),亦重子女之「养其大者」(大体);以完成全人格,以达成全人生。敎与爱相合则自然生出动力,爱与

  • 文章武前謝君友庵家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期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谢友庵 家传 龟巢先生 孝行 道学

    已丑岁,季秋月,朔,及门谢生绍芳绍佐邮寄其尊人友庵君行略,为其父执黄吉铭先生所撰述者,文笔高峻雅洁。余按其所述,多卓卓可传,而尤可钦佩者,则在生平之孝行。君天性纯笃,孝乎惟孝,根荄至诚。幼时昏定晨省,出必吿,反必面,视无形,听无声,未有稍拂亲意者。吾甞谓父母之寿与不寿,视人子之孝与不孝,孝则亲心舒故寿;不孝则亲心郁,故不寿;君可谓善养亲志者矣。用是椿萱并茂,雍怡一堂,历有年所,非幸也孝思不匮,之所致也。君自少秉质诚挚颕悟,邑先进许君孟英奇之,挈赴郡城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