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婚嫁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旧俗(一)——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9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05-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全福

    故鄕有句俗谚:「方向处处别」,就是说各地的风俗习惯多有不同,尤其在婚嫁方面,更是各异其俗。就我们故鄕无锡一县而言,城区和鄕区的习俗,就大有出入,即四鄕各区,也不完全一致,东西南北各鄕区在许多小节方面,又都有其特殊的风俗。我们故鄕人,也可以说国人,自古以来,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认为吾人一生,不论男女,要有四次喜庆,方能称得上是「全福」,方不辜负到人间来过这一生。那四种喜庆呢?就是出生时的「汤饼」之喜,成年后的「完婚」之喜,到了六十、七十、八十、九十

  • 文章故鄕旧俗(六)——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5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11-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送紅 定亲

    「送紅」「送紅」又叫「住口」。男方在請算命先生把女方的「口生」與兒子的「八字」占卜推算之後,認爲非常配合,男方即備了禮物及饅頭鬆糕之類,連同定金,普通大洋三十二元,用十門紅帖放在封袋中,上面寫一「正」字或「全福」二字,請媒人送到女家,買賣式的婚姻,等於付了定錢,就算「成交」。除請媒人宴飮之外,還要把大洋二元,袋在紅封袋中,上寫「月老之敬」送與媒人,媒人不必稱謝,認是應得的酬勞,也是規矩。「定親」定親就是正式「訂婚」,男家要備十門紅帖,上寫三代名號,還要寫...

  • 文章國內外鄕親男婚女嫁喜訊頻傳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總務組 季竹冬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同乡 婚嫁 喜讯

    ▲季梅冬鄕長之次女介眉小姐,于本年元月二十四日與周傳心先生在臺北市中華路會賓樓擧行結婚典禮。周先生山東籍,韓國華僑,畢業於臺大物理系,後留學英國聖安德樂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文化學院物理系主任。季小姐畢業海洋學院航運系,現任捐血中心會計。各有高深學歷,重要職務,堪稱良緣佳偶,本會特致贈「美滿姻緣」喜幛一幅。▲葉阻河鄕長次女永福于去年六月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以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幼女永義,于九月間亦在該校獲得碩士學位,上(六十七)年十一月四...

  • 文章乡村婚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0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02-01
    关键字: 婚嫁 风土习俗 说媒

    鄕村婚嫁,虽说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但父母与媒人,尙非婚姻之发动人。婚姻发动人,乃系算八字先生,如果红鸾星照命,父母有心为儿女婚事打算,于是放点子口风,自有一辈喜欢成人之美者,两头说合。如果双方有意,先把对方八字打听淸楚,再请算命先生大排八字,细推流年,看究竟合不合,假如两造八字不相尅,不相犯,此后便看媒人嘴劲。经媒说合之后,擧行订婚,俗谓之揷香。小康之家,大槪是四架枱盒,其中两个肘子,几段女衣料,磁罗汉,花瓶,帽筒之类。女方酌情囘礼,加上点鞋脚针线工夫

  • 文章嘉善的婚喪禮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9-04-06
    关键字: 嘉善 婚嫁习俗 丧葬习俗

    婚嫁婚姻乃人伦之形式,基于道义而生,由于需要而立,为人类生活之根源;非但为生活之基础,而且为社会之基本组织。乃以一男一女间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之结合关系也。故中庸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易经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措。」是以夫妇身分之发生,必由于婚姻。故人类之始,即有婚姻之制。古圣先贤,对于婚姻之礼,莫不斤斤致意及之。习俗都由古代传习下来,虽

  • 文章故鄕旧俗(二)——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0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买卖 六礼

    现在先来附带略谈一点我国古时的婚制。我国古时,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到了中古时代,就有早婚风俗。汉王吉曾上书谓:「世俗婚姻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后周武帝诏谓:「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唐代定制:「凡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于法皆听婚嫁。」到了近古之世,司马氏书仪。则谓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宋朱子家礼亦如此。我国婚礼,自古就尙奢靡,唐王符潜夫谓:「嫁娶者车骈数里,缇睢竟道,骑奴

  • 文章故鄕旧俗(十一)——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1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2-05-20
    关键字: 古时婚制 婚嫁 故乡旧俗 无锡

    從前迎親,時間總在晩上。曾記筆者小時,在宣統三年,有一家轎前女婿,隨着花轎去迎親,花轎抬到女家門前,女家循俗要把大門緊閉,花轎停在門前,一班鄰居附近的惡少,不但對新郞惡作劇椰揄,而且還用種種方法侮辱他,新郞無奈,乘機在黑暗中溜走,遍尋不得,到了天明,才在附近山脚下一座小廟裡找到,他的辮子上給人繫上一串紙綻,新衣上灑得一身糞水,後來男方請了鄕董,地保出來和女方交涉,要女方交出惡作劇的惡少來,到了那時,誰也不敢出來承認,女方祇得自己出來認錯,放炮仗,請路頭,...

  • 文章故鄕旧俗(三)——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1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07-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抢亲 回门 朝见

    八、廟見,九、婿見婦父母。其實一到淸朝中葉,民間婚禮之奢縻與節儉,已多因各地鄕風而異。民國十年以前,婚禮大多還沿用淸制,民國十年以後,有文明結婚之濫觴,一切漸趨簡化,但鄕下人家,大都還講聘金,俗諺說:「花轎到了堂前還要一隻牛錢」,因而辦一件婚事而變賣家產的人家時常有的。在淸末民初,鄕間貧困人家往往因談不成聘金而演出「搶親」的一幕來。搶親是鄕間窮人家對付女方堅持要若干聘金,不肯讓步,男方無力應付,但女方的小姐倒同情男方,不得已而只好訴諸野蠻手段「搶親」,遂...

  • 文章故鄕旧俗(七)——婚嫁的繁缛与浪费兼谈我国古时婚制及有关其他种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允帖 大送

    男方得到了女方的「允帖」,才算定心,不怕女方懶婚了。如果一位美好千金小姐,由說謊媒人從中欺騙撮合,受了男方一個不肖或殘廢男子的聘,那末,鄕下人所謂「一朵鮮花揷在牛糞裏」,已莫可奈何,只好說前生註定,怨怨自己的命了,反之,男方訂了一個醜惡或不良女子也是一樣,不能反悔,只好怨命,犧牲了一生幸福。大送定親以後,在結婚以前,其間還有一項儀式,名叫「大送」,那天男方又要設宴請媒人,親戚朋友作陪,媒人要有兩個,一個男家媒人,一個女家媒人,女家媒人,大都是女家的母舅或...

  • 文章「黄毛」媳妇与「过夫」嫂——忆家乡(广济)男女婚嫁习俗之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期  作者:周錫棋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湖北武穴 婚嫁习俗

    一我在本刋上期写的有关我鄕「男婚女嫁」一文,是就一般明媒正娶的男女婚嫁方面一些习俗去写的。事后经过鄕长们的提醒,男女婚姻关系,不仅此端,还有「黄毛」媳妇与「过夫」嫂的婚姻习俗。「黄毛」媳妇,就是童养媳之称谓,所谓「黄毛」犹如「黄毛」丫头同一义也。在我们鄕裏的语音,把「黄毛」媳妇,竟叫成了「黄梅」媳妇,这完全是一种地方土语,是无法解释的。例如说:某人为他的大儿子抱了一个「黄梅」媳妇囘来了。値得注意的是一个「抱」字,既不是「接」字,也不是「迎」字,更不是一个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