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极拳与健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极拳浅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太极拳 太极拳健康 太极拳的源流 太极拳的拳形与脚法 太极拳联系要领

    加练习,自会窥其奥妙,裨益身心也。余退休后,早起,在附近校园,练习一遍,身心至感舒畅。今虽虚度八旬,身体尙属硬朗。近鉴于城、乡各处练习外丹功、香功、元极舞、土风舞者甚伙。至于太极拳各县市虽设有太极拳推行委员会负责教学,但不若往年学习之踊跃,为期国人身心健康,增进对太极拳之认识,与学习兴趣,特将学习之认知,参考有关书籍,特撰「太极拳认识」藉丰县文献刊出,敬请乡长及方家不吝教正。太极拳与健康太极拳是采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及「太极图」而命名,包含阴阳两极对立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晨练 太极拳 健康 体操 散步

    也照样拿着一把雨伞去园中漫步,但见满园断枝残柯,行道都为之阻塞不通,情况十分凄凉,那一天当然没有人做早操,也没有人打拳了,但撑着雨伞散步的却还大有人在。可见健身运动第一要有恒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能间断的。否则一天不去,第二天就会躱懒,三脱四拖,终至半途而废。我过去学了十余年太极拳,在同鄕会就历经三位老师的指导,但打打停停,一曝九寒,终至一无所成,倒不如近几个月来每天跑植物园,还小有进步呢!在植物园中,除了练拳散步,追求健康外,还可碰到许多熟人和结交一些

  • 文章太极拳一家,认识杨家太极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楊玉振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太极拳 文架武架 养生健康

    太极一家、武术一体,气功同宗、三者是一脉相连的中华国粹。我在解释太极拳定义时曾说:太极是“道”,始于太昊伏羲,“拳”是技,始于黄帝轩辕;太极拳是道与技的结合也就是道与武术的结合,是由太极拳圣三丰眞人深入浅出由技入道,为促进人类健康伟大贡献。太昊伏羲又名包羲,继燧人氏而有天下,都于陈,在位一百一十六年,是一位富有高度智慧的领导者。据易经记载“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归纳宇宙万象划成八卦干、坤、震、艮、离、坎、兑、巽,是中华方块文字

  • 文章浅说太极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金大江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太极拳 健康生活 练拳要领

    创始与演变:太极是代表中华文化的「道」,始于太昊伏羲;拳是代表中华武术的「技」,始于黄帝轩辕。缘因上古之人皆能和平相处,未有纷争打鬪,仅有人与天争,人与兽鬪。迨至黄帝时代胡人蛮夷作乱,入侵中原,乃创武术技击,得以平定蚩尤之乱,而永立中华国祚。太极大道,阴阳易理,原为古人养神錬气的功夫,道家修炼内丹,既要聚气敛神,以养其性,又要锻炼筋骨以固其命,名谓性命双修,是一种道功,世代传承,得道成仙者,历代多有。至南宋时有儒生张三丰即今尊为太极拳之祖师者,因素性淡泊

  • 文章郑曼青的太极拳剑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6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郑曼青 太极拳 全民健康活动 时中学社

    我出生于民国初年,自小就习太极拳,略知其有益健康的运动,及长明了太极拳哲理精深富有强身祛病功效,而自知学习太差而未入此道,数年前结识台北市萧山同鄕会理事长徐忆中鄕长,初不知其为诗、书、画、医、拳五绝郑曼青门下获杨式太极拳眞传的大弟子,且授教学习多年,教学相长,继刘锡亨出任推广发扬太极拳的时中学社社长,并于民国七十二年立案成立中华民国郑子太极拳研究会的首任理事长,三十多年来推广发扬师承所学并潜心研究心得将中国太极拳固有文化发扬光大于世界各地,当今重视健康

  • 文章太极拳风靡国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太极拳 健康养生 生活随笔 太极拳竞赛 养气 修心养性 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

    英国学者汤恩比说:「廿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国学者钱穆说:「廿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发杨国际的世纪。」学者们的话逐渐实现了。中国美金外汇存底超过两兆亿元,黄金生产量世界第一,又在世界各国兴建孔子学院,美国国会通过纪念孔子诞辰,美国民意调查一致支持。二〇一〇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馆鹤立鸡群、一马当先,台湾馆也名列前十名,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与光荣。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普遍受到各国的爱好。在台湾已成立太极拳国际联盟,每年定期举行太极拳竞赛。新近又成立世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