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天象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易經周易學與太極拳學國術學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张唯中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周易 太极 天象 占卜 哲学

    唯变所适;此易之所由名也。自王弼扫象以后,不言其象,只言其理;其注疏所言者,乃明外之粗浅,非明内之奥妙。但人自不察,惟信诸儒之,注而不留心详审孔子之言,是自孔子没而易亡已至今日矣,」唐李鼎祚著「周易集解」自序有言:「自卜商入室,亲授微言。传注百家,緜历千古;虽竞有穿凿,犹未渊深。惟王邓相沿,颇行于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且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人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混乱,各修局见,莫辨源流。天象远而难寻,人事近而易习。」明初修订「易经性理大全

  • 文章二〇〇二年天象预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4期  作者:余仁杰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天象预告 特殊天象 半影月食 日食 月掩星

    时间老人的步伐,已跨入新世纪的第二年——二〇〇二年。对于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关心的是这新的一年中有那些特别値得观赏的天象?尽管好戏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特预告如下:三次半影月食在一般的历本中,二〇〇二年中没有月食(月全食、月偏食),但却有三次半影月食——月球只进入半影时发生的月食。月球在地球的半影里面时,肉眼是觉察不到的,只能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这种现象。五月二十六日(农历四月十五日)的半影月食在北美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太平洋、大洋洲、亚洲东南部(包括

  • 文章二〇〇八年天象与历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余仁杰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天象 历法 节气 日环食 日全食 月食

    今年公历是二〇〇八年,农历为戊子年(鼠年)。年中有几个特殊天象和历法现象,作简介如下:日环食与日全食二月七日日环食今年内有两次日食。二月七日(正月初一)的日环食,环食带从南极洲开始,在太平洋南部结束。在南极洲、印度洋南部、大洋洲南部、太平洋南部可以看到日偏食。整个北半球都不能看到,对我们过春节毫无影响。八月一日(七月初一)日全食这是今年内最精彩的天象,是天文爱好者观测的头等大事。全食带从加拿大北部开始,经过格陵兰岛北部、北冰洋、俄罗斯中部、蒙古极西部

  • 文章观「天象」有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观天象 社会评论 自然现象 社会人文

    泰和 欧阳克沛记得孩时,每到晚间或清晨,当万里无云,蔚蓝的天空,都会布满著密密麻麻的星星,一闪一闪,令人喜爱。有的晶莹剔透(如北斗星类);有的似羞涩般躱在里面,不想露脸,的确是美丽极了。惟不知何时起,这种景象竟不见了。尽管天空仍是蔚蓝,明月也高挂天边,但极目四望,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些星星。纵有,也是极为有限,隐隐约约根本不见明亮的几颗,眞是廖廖可数。此情此景,不知意示为何?古语云:「观天象,知人事变迁……」。近年来,社会人心险恶,奸淫抢夺、杀人放火,日有所

  • 文章賊送鍋——天再旦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秦人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天再旦 《竹书纪年》 日全食 乡间故事 自然天象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九日,聯合報刊登了一則新聞,其內容大致是這樣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彭瓞鈞先生,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並在加州大學東西語文及文化系周鴻翔,與英國德翰大學電腦專家邱錦程二位先生的協助之下,分析出中國古書「竹書紀年」記載,有關「天再旦」的正確時辰及形成原因。依據彭瓞鈞先生推算出天再旦的時間爲西元前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淸晨五時三十三分,也就是周懿王元年,當時是在陝西華縣以東二十七公里處,由於日全蝕所致,出現兩次破曉,中間相隔約三分鐘。在很久以前,也就是...

  • 文章金星凌日,百年奇觀示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黄北辰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金星凌日 天象奇观 社政评论 天灾人祸

    興國 北辰一、適時適地,賞心悦目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九日,中央日報報導:三星一線奇觀:金星熱。大標題:金星凌日,全球五十億星迷觀奇景。子題:一二二年來首見天文異象,金星跨越太陽表面,持續六小時。金星凌日乃指地球,金星,太陽,三者排成一直線,過程中;橘紅色太陽臉龐上,一個黑圓盤點,緩慢越過,星迷們形容爲:美人痣。頗見浪漫。凌日週期爲:八至一二一點五年。或者八至一〇五點五年。距今最近一次爲一八八二年。下次將在公元二〇一二年來到。目前七八十歲老人,多數仍能躬逢其盛...

  • 文章黄道周講學遺蹟今古奇觀天地盤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嚴利人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黄道周 天地盘 文物简介 易经与天象关系

    盘面中心为圆心,刻大小不等的圆圈八个,形成方圆交错的图案。据行家介绍,黄道周设计此盘的目的,主要是配合敎授《三易洞玑》等易学时作直观敎具,同时用以硏究天象变化,测知天气阴晴风雨。以圆圈表示天,以方格表示地,推算方法是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反于原,换句话说,就是反复推算十八次又会还原。至于说,如何方圆相削,则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注:黄道周讲学处天井中的天地盘。)谈到天地盘,就不能不谈到黄道周的学问。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明福建漳浦人,明末著名的爱国主义

  • 文章干支紀法的來龍去脈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干支纪法 甲子纪法 十天干 十二地支 观察天象

    十二支的甲骨文字形与新月所在天区的星象比较后,郑文光认为,子与猎户座等相应的两者在形态图案上,都有相似之处。可见十二支的产生与观察天象有重要的联系。他还指出,「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因为亥是商族先祖的名字,他是个「二首六身」的怪物,当时,日益强大起来的商族已对夏族构成了威胁,所以,夏人故意把商族的先祖—亥贬之为十二支末。天干和地支究竟产生于何地?源于何事、何物?仍无定论。

  • 文章棗陽諺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天然的教科书 人民智慧 系统刊登 天文气象类 天象历法 日月星辰

    许多名人学者对「谚语」给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天然的教科书」,「谚语」可以上至国家社会,可以下至个人家庭,说到乡土风物、人情习俗,处处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枣阳文献》自本期(31)起将「枣阳谚语」做有系统的编辑刊登,让老一辈的(旅台的第一代,年70以上)回味,最主要的是让第二代(50岁到70岁)了解,要第三代(50岁以下)的枣阳人知道,咱们枣阳人的「枣阳谚语」是有智慧的。(一)天文气象类〈天象篇〉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晃一晃[1]——兴隆初一初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