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禹传说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紹興的禹王遺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筱臣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大禹传说 大禹 东汉袁康传 禹王庙

    大禹传说中我们祖先第一个为民治水的英雄,他那种「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勤劳治水的精神,一直在民间传为佳话,他的开发中国的伟大抱负,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直到如今,在浙江绍兴的一座大禹陵,还是人们常去瞻仰的地方。大禹陵在绍兴稽山门外五六里,有筑在水中央的石塘板路和公路各一条相通,相传大禹东巡死后葬在这里。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靑年时期就曾上会稽(今名绍兴)探禹穴,到这里来采访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史记「夏本记」上有这样记载:或云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

  • 文章大禹渡地名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張亦農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禹 历史考证 大禹治水 神话传说

    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有灰陶片、蚌壳等。从禹门口向北过中条山,地方志记载以及清凉寺墓地发掘报吿认定,是一条古驮运道,遗迹尙存,通往解州东胡村。上述四处遗址,历史就是一条经中条山往南过禹门口(芮城境内)、清凉寺到大禹渡的南北古道,这是帝尧时已经开通,并成为向黄河以南运盐和南北交流的常用古道。传说大禹治水也选择了这一古道。《尙书·益稷》载:「禹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尙书正义》曰:「将欲治水,随行山林,斩木通道」;郑玄云:「必随州中之山而登之,除木为道

  • 文章传说启母嵩山化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大禹 启母石 嵩山 涂山氏 神话传说

    五岳之中岳乃谓嵩山,其山之东支脉为太室山麓南面,有一「启母庙石阙」,相距不远就是约有四丈多高的一座大石头,所称之「启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启」又是谁呢?原来「启」是「大禹王」的儿子,启的母亲就是大禹王的妻子「涂山氏」。大禹历年治水有一天到了轘辕山下,想打开这座山,好让水流通过,但一时之间无法劈开大山,禹便自己来动手;相传禹是熊变化的,此时他变了一头巨熊,企图撞破轘辕山,来为洪水开路。不料他的夫人恰于此时到来,看到丈夫竟是一只熊,她羞愧无已,囘身便跑

  • 文章公务员的千古楷模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林滿秋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大禹治水 千古楷模 传说 故事 敬业精神

    在中国尧时代,洪水氾滥,淹没农田、房舍,冲走牛羊、家财,使人民痛苦不堪。派鲧去治水,鲧用围堵的方式,与洪水奋斗了很多年,最后还是失败。于是,舜又派鲧的儿子大禹去治水。“洪水是挡不了的,把水挡起来就像把猛兽关在家里,它能不吃人吗?所以,我们必须把猛兽赶走!”大禹和同伴热烈讨论,最后决定用疏导的方式来治理洪水。他为了治水,远离家门,有时上山勘察地形,有时沿着河察看水质,饱受风吹日晒,却从来不叫苦。他还曾经三过家门,都无暇进去探望。与洪水博斗了十三年之后,大禹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