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处世原则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百忍樓與百忍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百忍楼 百忍歌 历史建筑 处世原则 民间传说

    除在田间耕作外,还以肩挑为生。一次在往高陂挑担时,在吊梨坳凉亭拾到一支二尺长的精致烟筒,遂在凉亭等候失主。后果有一人来寻问他有无捡到一支精致的铜烟筒。协强公答道:「铜的没检到,金的倒检到一支。」当失主说明未敢直说的原因后,协强公当即予以奉还。失主原是一富商,见他忠厚老实,遂资助协强公开办油行,后又办烟厂。发家致富后,遂在百侯建「百忍楼」、「积庆楼」及「德星堂」。协强公之所以会用「百忍」为楼名,是因为自己处于弱房,根据自己一生为人处世原则,希望儿孙要谦躬

  • 文章先秦諸子進賢語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5期  作者:葉自清  出版时间:1977-10-10
    关键字: 先秦诸子语录集锦 为人处世原则 选拔人才标准

    第六節 管子明君公國一民以聽於世,忠臣直進以論其能。明君不以爵祿私所愛,忠臣不誣能以干爵祿,君不私國,臣不誣能,行此道者,雖未大治,正民之經也。法公戴望曰:賢明之君必公誠於國,以一其民人之心,忠臣必直道以求進,不以爵祿私所愛則惟賢是與,不以誣能干爵祿則量能而受祿也,如此治雖未大,足成正民之經也。愚按:管氏立言,多上下兼顧,此節述上下關係甚明,縱觀歷代,必先有明君在上,然後始有賢相良復將相濟一堂,同德一心撥亂反正開創昇平之局,其惠及當時澤及萬世功業,非偶然...

  • 文章表弟張蘭謖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劉德煕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张兰谡 处世三原则 肝病 葬礼

    新村,购买一处房子,即在此定居。过了两年,又在板桥买了一层楼房,他经济有了基础,六十六年经友人介绍,与寡居之卢秀香女士结婚,并认养其幼女淑娟,视如己出,爱护备至,供其入学读书。现淑娟已商职毕业,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兰谡为人处世,坚持「三不」原则;一不「占人便宜」,他说不想占便宜,就不会吃亏。二不「说人坏话」,这样就不会得罪人。三不「忘人好处」。这是母亲常常交代的「施恩莫忘报」,「受恩莫忘报」的两句古训。他平常喜欢结交朋友,一生没有别的嗜好,惟爱杯中物。自从

  • 文章論「積財」不如「積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2期  作者:邵拓榮 出版时间:1980-12-06
    关键字: 处世哲学 道德原则 行事积德 范仲淹

    聚财。看历史事实,多少有积钱多的人家、反使子孙无饭吃、而自己却弄得一身烦恼、一身病痛,甚至于连子孙都无影无踪者大有人在。发财不难、保财最难、笔者在台湾卅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了的也不在少数、有廿年后败空的也有。我记得在廿年前与交往的官员商人,都是吓吓一时的,现在已多数凋零家庭破落,有的因个人喜欢嫖赌挥霍一空,有的因子孙不上进不务正业而败落。笔者服务公职卅余年,也当过十余年主官职务,有许多机会可以发财、可以聚财,但却始终抱定一个原则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