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剧团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望郎》和《布穀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宋華鏗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萍乡民歌 《望郎》 《布谷歌》 地方剧团 音乐工作者

    谈到萍乡民歌,大家耳熟能详的当数《望郎》和《布谷歌》了。说到《望郎》(即《十月望郎》)自然要提到第一次将它搬上文艺舞台的演唱者蒋玉了。蒋玉,大约是一九三九年出生,因为自幼酷爱音乐舞蹈。解放初,不到十岁就被萍乡驻军相中招为文艺宣传队员,后被驻军保送到北京舞蹈学校进修。毕业后,一九五七年底被分配在萍地方剧团做演员。蒋玉身材高䠷,大约一·六五米的个子,蓄个长辫,她嗓子特好,音色非常甜美。一九五八年被派到文化馆文艺学校教唱音乐,在文艺学校举办的春节晚会上(在当

  • 文章豫劇一枝獨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張必瑜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豫剧 地方戏 演员 剧团 公演

    最需要扶持辅导的传统戏曲技艺,应属大陆地方戏。他们根本比不上政府资助与训练演员的国剧,甚至比不上土生土长的台湾地方戏,他们脱离了原来生长环境,也就难怪大陆地方戏越来越没落。目前,除了河南梆子有军中剧团的支援,仍保持经常性的演出外,其余的各地方曲艺大多欲振乏力,每次的演出只有靠同鄕会掏腰包维持,其命运不可不谓「命悬一线」,岌岌可免。大陆地方戏每年有两次的演出机会,一次是国立艺术馆办的「大陆地方戏剧公演」,一次是由市政府办的。前者的补助比较少,每种剧种补助两

  • 文章粤劇在台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粤剧 台湾 凯旋业余粤剧团 地方戏剧

    勤习苦练,新秀辈出,甚获名誉社长梁寒老赞赏,早年除经常推介到中国广播公司,参加地方戏曲节目录音播唱外。之后,台北巿「空军」「军中」「正声」等暨各公私民营广播电台,相继邀请录粤曲歌唱节目,每周轮流定时播放。当年尙未有电视设备,鄕亲们对同声同气的鄕音广播节目,倍感亲切。社友经常获得公司开演唱机会,更求好心切,勤加练习兴趣盎然。不特未因部份社友离去而稍受影响,新进艺友,皆尊师重道,言听计从,社务事权归于一统,更显得团结和谐,使组织日趋健全。为加强活动,于民国

  • 文章再談越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越剧 红楼剧团 地方戏

    左右,已成雏型,亦已有智识分子为其编剧,并游走较富庶的鄕村以资实验;二十三、四年进军杭州,何时到上海,则因笔者未曾自睹,不敢落笔。越剧早期组班者有竺水招、姚水娟、李艳芳等,李雪芬稍迟,在上海多为后起,有筱丹桂,邢竹琴等约二十余家,堪称鼎盛时期。越剧为我浙名副其实的地方戏之一,鄕亲应多予支持后倡导;片言断语,谬误在所难免,还望鄕长不吝指正。

  • 文章八十七年團拜側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利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春节团拜 北方地方戏曲研究社剧团 摸彩活动 开放探亲 高本钊

    到立竿见影之功。于是八十六年团拜改在台中市举行,由陈星北、王德步、李朴等诸乡长筹划,约有近四百人参加。超出预计人数甚多,场地挤得水泄不通,酒菜桌次增加过多,老板只好向别的馆子求援,其盛况可见一斑。而八十七年团拜更是多彩多姿,略述于后:仪式程序如故,和往年不同者有二:一是特别请来北方地方戏曲研究社剧团助兴。剧团成员大都是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人士,约数十人,都是爱好家乡戏曲的业余人员。虽是清唱,锣鼓铗子等却是齐全,分别唱了断桥、罗成叫关及洋琴等节目。压台戏是李永康乡长

  • 文章湖南省湘剧团来台公演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湖南省湘剧团 入台公演 地方文化 两岸交流 同乡活动

    省湘剧团,经改良后,首次来台公演,全团五十三人,由某事业团体安排,假中正纪念堂国家剧院公演四天,剧目计有马陵道、拜月记、白兔记、生死牌等、演技精湛、唱腔音韵俱佳,行装布景、新颖醒目,既有地方性趣味,兼之似若京剧高雅兴致,动化和美感,超乎任何地方剧团,凡亲临观赏者,无不掌声盈耳,算是成功演出。该团抵台未公演前,各县联合分批设宴款待、本县理事长、会长、副会长等、自行出资并同醴陵、湘乡、汝城各县举办欢迎酒筵,表达热忱,敦厚乡谊。

  • 文章發揚秦腔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秦腔实验剧团 《秦香莲》 秦腔自乐班 地方戏剧公演 太平乡民众活动中心

    之大提琴、艺专陈鸿龄三弦、文化大学曾宣臻南胡、刘于新笛子伴奏,另外张峣莹、郭玉娟、陈美妃、白素英、黄春满均参加了演出的幕后工作,这一批本省籍大专靑年学生,凭其热诚好学精神,并对秦腔艺术之热爱,经短期演练在吴祯、刘士枢、贾云峰、杨士忠等指导下,大胆出台演出,获得观众之好评,并受中华电视公司录影播放,宣扬了秦腔艺术。三月九日国立艺术敎育馆举办地方戏剧公演,秦腔剧团参加演出「秦香莲」连续四折戏由常中蓉饰秦香莲、冯宗陶饰陈世美、王健钰饰包公、葛德芬饰岚萍公主、谢复靑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