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四湖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昌市七门、四湖变迁小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徐迅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南昌市 七门 历史变迁 史料考证

    丰新 徐迅南昌民间素有「七门九洲十八坡,四湖原本通江河」之说,现将「七门」、「四湖」的演变小考如下。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二〇二年),颖阳候灌婴渡江定豫章郡,采纳章文的建议,修筑豫章城,故又名「灌婴城」(一说陈婴所筑,吾从众,和习称暂不具论)。灌婴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约五一〇米,辟有六门,曰:「松阳门、华门、昌门、南门、东北二门,各以方隅为名。」(见《豫章记》)是南昌城门之前身。豫章城后由六门增为八门,是在晋简文帝咸安年(公元三七一年)间太守范宁更

  • 文章永嘉灵诗选赏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王阜彤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永嘉四灵 江湖派 诗歌赏析

    南宋诗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都是永嘉(郡名,辖境相当于今之温州市)人,各自的名字又都有个灵字,他们的诗学贾岛、姚合的所谓『唐体』,提倡野逸清瘦的诗风,自成派家,所以被并称为永嘉灵,开创了所谓江派。追溯北宋后期,黄庭坚(山谷)在诗歌创作上标榜杜甫,但只是借以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开创了江西派。到了南宋,因为强调字字有来处和形式上的生硬拗捩,不再为读者所喜爱,永嘉灵和江派就公开起来反对

  • 文章春夏秋冬话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沈秉文  出版时间:1985-05-10
    关键字: 浙江名胜 西湖四季 断桥残雪

    以我国幅员之广,历史之久,名胜古迹到处皆有,诚多得不可胜计。笔者游历有限,可也到过一些地方,游过不少胜景,却总以为西的景色最美,一年季的气候也最宜人,这许是鄕土情深,敎人感受和眷念也特深之故吧。如今离鄕背井虽已敷十年,但岁月并未冲淡忧国怀鄕之情,每当花晨月夕或涉足山水之时,辄不免低头沉思,浸沉于的一景一物,而令人惆怅莫名:西景色之美,可谓一年季皆具特色,各有情调,但当然以春天为游览西名胜最相宜的季节。杭州的气候,到了春天,虽然乍暖还寒,但已可

  • 文章改土歸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8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四川 改土归流 建昌卫 茂州

    的效果,使番夷日渐开化,与汉人接触较深,渐除其蛮俗。兹按明史土司传,及淸会典,分别敍其土司改流之经过:㈠乌蒙乌撤东川鎭雄军民府:在川东南与滇黔相接,为猡猡分布地带。淸康熙年(公元一六六五年)以乌撤军民府隶贵州威宁,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以东川乌蒙鎭雄三土司隶云南。乌蒙,今昭通、永善二县地;东川、今会泽县境;鎭雄即今地界。㈡马:雍正六年并马入敍州府,今川屏山县,亦为猓夷分布区。㈢建昌卫: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辖有宁远越隽、盐井、会川卫,雍正

  • 文章山靑水秀話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山水 甬江 四明山 镇海 日月 古迹

    呈长形,有一长堤桥梁,连缀其间。中一泓碧水,淸可鉴人。周遍植桃柳,不亚苏堤六桥风光。城堞掩映氷中,景色甚佳。在日中的古蹟有唐代名臣贺知章祠,祠中镌有唐玄宗赐贺之送行诗。他有一首诗在唐诗中最有名:「少小离家老大囘,鄕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宁波东郊二十余里处的东钱,为一巨浸,受七十二溪之流,足以灌溉鄞城东南七鄕之田,旧名万金,是一大水利设施。渠流所经,民不知旱。宋代南渡以后,史丞相卜茔上,增建祠宇花木,风光日益都丽,可

  • 文章台北市北省利川县同鄕会第届第次会员大会纪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湖北省利川县

    一、时间:民国八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下午二时二、地点:台北市长沙街国军英雄馆二楼吉祥厅三、主席:喩可象、纪录:王超石五、出列席长官及人员:如签到簿,如附册。六、工作报吿:㈠上次大会决议案执行情形:⒈设置利川县奖学金案,在理监事讨论时困难太多,已由原提案人李炳烛鄕长撤回原案。⒉重新印制会员通讯录正继续办理中。㈡业务报吿如后:⒈故鄕亲周永成、姚元刚、刘泰本、曾贤淸等位遗产继承部份,除曾贤淸已被台北地方法院驳回未准外,其他周永成新台币肆万壹仟元。姚元刚六三

  • 文章广填川与客裔英豪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庸庸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湖广填川 客家英雄 四川省 移民 历史资料

    其优越性。早在史前有广汉三星堆遗址与青铜器等文物,秦李冰父子都江堰对水利的设计与灌溉对川西农业水利之发展二千多年前就奠定了基础。文教上汉文翁石室兴学为官办教育的先河。扬雄、司马相如等标名于时,三国西蜀人文蔚起广纳贤豪,刘备、诸葛亮君臣之经营西蜀,昭在史册。唐宋如李白、杜甫,陆游多人流寓成都,苏氏父子三人标名唐宋八大家之列,纵观史实列朝历代的川人都有极优越的表现,烨烨光辉灿中华。二、广填川在明末李自成倡乱,陷北京朱明覆亡。清初顺治元年(1644年

  • 文章李著「元史新講」介紹(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樹正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李则芬 《元史新讲》 蒙古军 荆湖战场 四川战场

    金国被灭后,蒙宋关系尙称不恶,信使往返不绝。但因宋人投机,乘河南蒙军防务空虚之际,派兵袭取三京。此擧不但大败而囘,而且招致蒙古愤怒,乃兴兵南进。从此兵连祸结,经年不息,初而发生荆、两淮以及川之战。继之宪宗大擧分三路南攻:中路军忽必烈攻鄂州;东路军在两淮方面作牵制作战;主力军由宪宗亲提进攻川,以川为主战场;另派一军进窥云南。各战场蒙古军均有重大收获,惟在最重要时期,宪宗逝世川合州,加以内部发生变乱,蒙古军先后北返。在宪宗大擧南进前,曾以忽必烈略取

  • 文章勝地名聯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46期  作者:芝亭選輯 出版时间:1966-06-01
    关键字: 四川 望江楼 薛涛井 新都桂 写景对联

    成都望江楼杨宗蔚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时佳兴此登楼。薛涛井樊荫孙仅余几树枇杷,门前车马犹如此;为问千秋明月,楼上风光昔若何?薛涛井胡毅齐英雄儿女各千秋,昭烈有陵,薛涛有井;名士美人同一慨,尙书怜色,节度怜才。薛涛井何绍基花笺茗椀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新都桂曾国藩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 文章白沙盡處識俞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摩詰友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西湖第一楼 西冷 俞楼 春在堂随笔 白沙

    位于杭州孤山南麓,西冷印社旁的俞楼,经过个多月的拆迁改建,日前竣工又重现出当年「西第一楼」风貌。俞楼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及孙子俞平伯的旧居,它背依孤山崖壁,面临西碧波,左邻「六一」名泉,右伴苏小小亭,占尽西子风光。俞樾(号曲圆),浙江德淸人士,淸道光年间进士,官及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后因遭陷害罢官,潜心讲学,著有「俞氏丛书」、「春在堂全集」,为一代朴学大师。他兼擅书画,其书尤以篆、隶著名。他自已在《春在堂随笔》中说:「江艮亭先生生平不作楷书,虽草草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