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品质共返回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命品质指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生命品质指数

  • 文章一個辦實業的秀才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7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清朝 实业 个人品质

    前清的讀書人考取了一個秀才,就算吿一段落,政府旣不予就業機會,求上進又限於學力財力,多半是走拚館敎書或自行學醫為人看病。下焉者在地方做紳士,為人管閒事,靠講事幹受人之招待酬謝為生。有居心不正,專事播弄是非,從中圖利的,則成劣紳與土豪並稱,殊屬可恥!

  • 文章革命靑年應有的修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白崇禧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白崇禧 遗作 青年品质

    本文爲曹慶輝先生提供,係於抗戰時期民國二十八年春奉命轉進閩北長汀時當地中南日報所登載,曹先生從該報剪下保存至今,其珍惜可知,雖時隔四十七寒暑,但文內白上將所揭示革命青年之精神,仍爲今日青年修養上追求之眞諦,特予轉載,冀對吾人進德修業有所裨益。——編者

  • 文章陳文恭公的經世學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6期  作者:牟甲銖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陈宏谋 人物品质 为人处世

    陳宏謀字汝咨,號榕門,淸廣西臨桂人,雍正進士,入翰林,由侍郞出爲浙江道御史,歷撫陝、甘、鄂、贛、閩、豫等省,總督兩廣,調督湖廣,所至有聲,嗣拜命爲東閣大學士,致仕歸,於還鄕途中病逝,享年七十有六,謚文恭。陳宏謀先生乃淸代名臣,道德文章,向爲世人所重,雖迄今已三百餘年,歌頌不衰,廣西當代學者謝康和王恢兩敎授,曾撰文敍述,闡揚備至,對先生的事功,本文不擬多談,而所要說的是他的著作,因人言言殊,莫衷一是,如辭海所載陳氏所著有五種遺規、培遠堂稿。袁枚撰東閣大學士...

  • 文章劉林華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刘林华 抗日战争 人格品质

    先生諱林華字荊樸,河南省宜陽縣人,生於民國七年十月廿五日,世代耕讀,不求非分之財,不為悖理之行,故能培養先生一生為官清廉之高尚品操,其尊翁傑三公、陝縣高等學堂畢業,學養深厚,且擅書法,對先生自幼修學影響至大,故能奠定其高深之文學素養,裨益其步入社會處世接物甚大,先生高等小學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取宜陽師範學校,因家貧放棄就讀,但其童年曾熟讀四書五經,及幼學瓊林等古籍,學養基礎甚佳,為鄰里所素稔,經地方士紳推荐出任河西村小學教員,由於教學認真頗獲佳評。民國廿六...

  • 文章警界廉吏李維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6期  作者:文匯樓主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李维乔 基层官员 个人品质

    從前的相府,乃至於狀元府,家遇紅白大典,門口常掛出一塊製作好的木牌,上書「書班差吏,禁止往來」所指的是替人寫訟狀的人,衙門裏站班的人,警員,(現在本港警局稱爲差館)稅務人員等一律不准上門,這種封建意識演變的結果,暴發了辛亥革命,結束了兩百幾年一代王朝。於今不同了,律師是高級職業,警員與稅務員都是國家的委任官,社會地位與經濟收入,也都不亞於任何中上級職員,照道理他們都應當格外的奉公守法才對,因前者是知法,後者是與人民最親近的基層官員,從台灣社會輿論和上列人...

  • 文章黃天民生先略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郭大猷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黄为材 名贤传记 优秀品质

    黃天民先生號棟臣,又名×樹,人皆以樹叔稱之,其官名係黃爲材,高陂區黃塘鄕人,處世謙恭誠實,和靄可親,極孚衆望,爲官忠黨愛國廉潔奉公,甚爲國家所信任。民國廿二、三年間任國府行營少將經理處長,廿三年任全國禁烟督察處會計長,廿五年升任全國禁烟督察處處長,至卅二年全國禁烟督察處任務完成,結束工作,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隨政府還都南京,不久因工作繁忙,積勞成疾,一病不起,逝世南京,享年六十五歲,運棺還鄕,在鄕齋祭,出殯之日,送殯行列達五、六里之長,安葬於高陂區赤山鄕。

  • 文章陳辭公軼事(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陈诚 军阀 慰藉部下 个人品质

    從軍時期十八、雪地討唐:唐生智在北伐以前,因受北方軍閥之侵迫,窮而來歸。蔣公任其爲第八軍軍長,使爲北伐前驅,嗣則留守武漢。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初,唐在鄭州叛變,引軍南圖武漢。政府下令討伐。此在辭公紀念册陳辭修傳略中已叙及。其時辭公的十一師正在討馮,由石花街(鄂西)向白河行進中忽奉令先囘師討唐。乃折囘石花街宿營,日行一百廿里,士兵落伍者不少。在石花街整理半日,卽由棗陽隨縣直達武勝關,沿平漢路北進。時値隆冬,風雪交加,伕子衣單,沿途已屢見凍斃者。十二月廿五日行抵...

  • 文章懷我師範敎師張蘊光先生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张蕴光 师范 个人品质

    張蘊光先生名品純,靑田九都鶴岸人。離劉文成公故里約三華里。淸末廩生,以公費考取赴日本早稻田留學,專攻數理。囘國後(約在宣統二年)一直在處州省立第十一中師兩校任數學敎員。故在臺之鄕友,曾在第十一中師兩校畢業或肄業者,無不知曉與敬仰。余與蘊光先生相處時間特長,先是師範五年數學老師,後是附小三年同事,他兼附小主任,余任敎員,食宿與共,朝夕相見,故認識與敬仰特深。其人其學,與其對敎育之貢獻,實値得懷念。茲就囘憶所及分陳如下:一、他的敎授法,是注入與啓發兼施的。講...

  • 文章陳辭公軼事(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葉以新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陈诚 军事 个人品质

    從軍時期廿一、提携有志:辭公常說:「打仗時總是找不到人;仗打完了,人都來找事。所以戰事結束後來找事的,我是不大理會的。」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師由鄂西石花街開到平漢路討唐時,却有軍校二期學生滕雲其人,原在南京軍校任職,聞十一師已到平漢路,知道十一師師長陳辭公是他在廣州砲兵營時老長官。(辭公任營長,他任連長,余任軍需。)他毅然辭去軍校職務趕來漢口見陳辭公,謂軍人事業在戰場,我已辭去軍校職務,決定追隨鈞座在部隊工作。辭公見其志氣高昻,表現良好,其時部隊正在信...

共80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