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和士礼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板浦的一地二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地方风俗 板浦 经营淮盐 徽州人 齐眉杖

    常言道:「离家十里路,各地各乡风。」意思是说一个地方一个风俗。然而,板浦这个地方则一地二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仪风俗:一为当地固有的风俗叫「和土」,一为外来的风俗叫「徽州」。板浦「一地」之所以有「二俗」,追根求源,与淮盐有关。清中叶,一贯以善于经商著称的徽州(今皖南歙县一带)人,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陆续迁徙板浦经商,曾有「无商不徽」之说。他们迁板浦更多的是经营淮盐生产运销,故淮盐场商(亦称垣商,即滩主)运商原籍绝大多数是徽州人。垣商除业主的姓名外

  • 文章程显华博——执着的学人、体贴的丈夫、慈爱的父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常永棻  出版时间:1990-09-20
    关键字: 程显华博士 病况 葬礼

    年获得博学位。当我们擧家搬来多伦多工作时,显华已经在安大略湖边一个号称烟草之都的鎭上一个联邦农部硏究站工作了一年,我们下鄕去看他,走进小鎭,在一家药店前停车问路,药店的人在我们尙未开口时,便问我们是否要去程博府。也许显华那时是鎭上唯一的一家中国人,而程博之出名,大槪不光是小城人情重,一年之间他似乎已由其所长在鎭上打出了知名度,我们在多伦多,搬至一条街上,也许住上三年还有人不知老哥贵姓,相比之下,显华的确高明。异邦重逢之后,自然他来我往不在话下。在多伦多显

  • 文章蒋超俊夫人汤美逝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4期  出版时间:2004-02-15
    关键字: 蒋超俊 逝世 祭礼 挽联

    曾任省立北斗高中校长十六年的蒋超俊乡长夫人汤美女,于民国九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上午十一时二十分逝世,距生于民国十年十月八日,享寿八十三岁。子女都随侍在侧,遵成服,当即移灵台北市辛亥路第二殡仪馆,于九十三年一月十日在该馆至孝厅上午十一时家祭,因汤女笃信佛教,依佛教仪式进行,恭请亲友拈香后大殓,随即发引火化,灵骨安奉于台北县万里乡天祥宝塔。汤美女,江苏省立松江中学毕业,曾肆业光华大学。来台后曾任和美、员林、北斗国校教师二十

  • 文章哭建兒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張福濱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李步青 劳力士手表 连城 力士手

    而死别已无再见之日,人间惨事,莫过于此者。我前年赴美参加外孙女庚文婚后,曾到miland,你家居住,不意我「疝气」病特发急于返台就医。去年赴美参加外孙庚昌婚,你们兄弟姊妹均来洛杉矶,我已年老,且均已见面,除加州外未到其他地方。记得有一天我手表停摆,你马上卸下你的劳力手表给我,虽系小事,亦可见你对父母的孝心。使我看见你表在手,如同见到你在我眼前,我本早给你女世欣,为心怀你而未果,现你走了,我不愿随时随刻怀念而感伤,我已决定转给世欣,以为她对你永久怀念

  • 文章鄉情報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结婚典礼 乡贤名士 丧讯 同乡动态

    本会理事帅学富鄕先生之长公子帅化民君于本年七月廿九日下午假本市侨联宾馆与梅小姐擧行婚,由方天鄕长福证,计到嘉宾黎玉玺、刘玉璋、罗友伦、石觉、胡琏、李弥、何纵炎、曹开谏、熊在渭、杨文达、谢建华、周邦道、朱致一、吴仕汉先生等数百人,帅君毕业陆军官校卅六期,机警谦和,戍守金门,近荣任莒光连连长,前程远大。 × × × ×广丰苏承沧君与彰化施月桃小姐于本年八月十四日下午假本市国际学舍餐厅擧行婚,由伍季山鄕长福证,计到周玉津、郑菊生、蓝昭堂、高子昂、林仁祥、詹

  • 文章胡博渊乡长事略武进第一位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8期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胡博渊 博士 工程师 麻省理工

    辈出。抗战胜利,国家百废待擧,博于民国三十四年奉行政院派往美国考察,并兼远东矿冶考察团中国技术顾问。民国三十八年博返台就任国立编译舘董事,另兼台湾钢厂技术顾问及工矿公司技术顾问,民国四十年再度赴美,进哥伦比亚大学矿冶硏究院任硏究员四年。民国四十四年赴星加坡,应南洋大学聘为理工学院院长,翌年转任马来西亚大学工学院客座敎授先后凡八年。于民国五十二年退休,初居吉隆坡,以博虔敬佛,后卜居星岛,寄寓龙山寺。去年春间博身体日渐羸弱,偶染疾恙,辄卧床第。其唯一

  • 文章仪之邦 忠义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5期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礼仪之邦 忠义之 泰伯乡 梅里 吴氏宗祠

    无锡梅里,为吴泰伯莅鄕开基立业之居地,无锡经其悉心开发,遂成为义之邦,嗣再发扬光大,始被世人称为无锡文化甲天下,故梅里实为我邑文化之发源地。文史家邹景衡鄕长,出生梅里,所著梅里与台湾一文,引经据典,申述甚详,曾刊于民国六十年十二月四、五两日台湾中央报副刊,为海内外学者专家所推重,兹应同鄕所嘱,爰将原文分为两期刊出,以飨读者,而供参考。 ·不阿编识·

  • 文章居凡思聖修覺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居士林佛殿 开光大典 捐资建设 佛教文化 典礼概况

    松竹层层,居集会,虔诚忏得福田。」一楼正座楹联云:「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九时开始,二楼正殿诸佛圣相开光。但见正座供奉著释伽、文殊、普贤三尊大佛坐像,还有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弥勒韦驮等佛像,慈颜慧眼,祥和乐善,金光闪耀,庄严肃穆。由潮州开元寺弘彻方丈主持圣相开光,虔诚地诵念《南华经》等佛经。三十多位和尙及上百位居林善信们跟着齐声唱和。其虔诚忏,修持佛法之举,正和二楼柱联云:「佛教正信,普救人心,驾慈航宝筏,出沉沦苦海;觉者如来,净化世界

  • 文章山东浸会女布道会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浸礼会 女传教士 在鲁传教活动 布道站工作 寄宿学校

    译者按:本文写于一九一一年,作者柯克兰德(Agnes Orr Kirkland),为英国浸会女布道会(Baptist Zenana Mission)来山东也是来华的首批成员之一,因而对该会在山东一九一一年以前的活动及工作情况十分熟悉。文章虽然简短,内容敍述也显得过于粗略,但却是罕见的专述妇女传教组织的文字,对了解以及评价近代西方来华女传教还是有帮助的,而文末所附统计资料,多少可以弥补敍述性文字的不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城乡妇女的某些动向

  • 文章戴雨農先生的用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戴笠 实现三民主义 罗致人才 先品后才 礼贤下士

    发掘出土的优秀种子。他常说:「古人所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以他所接触的经验,发掘在野的人才,不少远见之,而且这种人常能寄以极纯眞的友情。」戴先生因为如此的礼贤下士,所以有的就直接参加他的工作,共同负起革命的任务;有的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工作,也随时提供意见,以备参考。他的事业,就这样的由内外所有人才辅翼而成的。在此我可擧个例子:七七事变以后,天津有三个对日本军阀不屈不挠的硬汉。一个是交通部天津电话局长张子奇,一个是电报局长王若溪,另一个是英租界工部局的李汉元。三人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