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安共返回25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安古城墙史话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陳金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同安县志》 同安古城墙 同安县城 袁世凯

    同安于五代建县(九三三年),至南宋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年)才由知县王轼开始筑造城墙。当时为劣土墙,至元代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达鲁花赤(县令)马哈谋沙「用石内外砌之」是为石垣之始。明清时代多次修葺增筑,至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奉省令拆墙筑马路,只残存东门至南门一段元代石垣长四百五十米,宽四米,五米,以条石砌成,规格不一,多数为17×24石条,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年之久,现已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据《同安县志》卷六记载,同安城墙始筑于宋绍兴十五年知县王轼任内

  • 文章古渡口——澳頭

    来源期刊:《同安》 第64期  作者:蔣才培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澳头 同安 帆船 厦门

    澳头村位于同安区东南隅,东南临海,西北傍山。村前海域称「鳌头」,环流海段,称鳌江,村落正好在鳌江之东,故又有「鳌东」之名。碧海潮涌,风光旖旎,地灵人杰,可谓「鳌翻细浪润华邑,江抱清流拱南疆」。澳头渡口,水深达十多米,与大、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以及厦门的五通隔海相望。早年,水上有停泊客、商船的码头,陆上有通新店的公路,抗日战争以前,曾为福泉厦公路线交通要枢。其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向为战时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耕地少,先辈多以航海和捕鱼为生。在近百年前,村人便

  • 文章漫談羅隱「讖破」

    来源期刊:《同安》 第67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罗隐 同安 农夫 地瓜 肥料

    路远「谶破」在同安有诸多传说,它和朱「文公谶」一样在同安颇有影响,从古至今,流传不绝,还说得有鼻有眼,神乎其神。但路远何许人氏呢?有哪些「谶破」呢?罗隐,唐末余杭人(八三三—九〇九),原名横,因举进士十上不第,改名隐,字昭谏,由于闽南的谐音还是另有什么缘因,大家叫他「路远」。他擅长于诗文,其诗多讥讽、诙谐,与同县的罗邮、罗虬称「三罗」。著有「谗书六十篇」,「甲乙篇」,「淮海寓言」等。曾为《颖川先生集》写后序,颖川先生即南陈陈黯,他们都是同上殿试的学子

  • 文章细说「同安颂」

    来源期刊:《同安》 第36期  作者:老圃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同安 环山临溪 晋设同安 朱熹 不入元仕 元淸有别

    我同置县,晋时太康。群山抱拥,南临重洋。天马挺秀,屹立海疆。东南物望,至宋后扬。朱子沐化,奕世书香。人材辈出,华国文章。民性刚毅,意志高昂。乘风破浪,山远水长。经商四海,美誉侨乡。(同安颂原词)同安建立县治系在晋朝。历史上东汉末,经过一段三雄鼎立的政局,魏、蜀、吴称为三国,司马氏:懿、昭、炎父子祖孙是魏的重臣,次第消灭蜀与吴后,以臣凌君,从曹氏手中夺取皇朝,史称西晋,始建初年号「太康」。同安未置县治以前的行政地区,是在吴国的版图内叫东安县,司马氏建立晋国

  • 文章筹集同安会讯发行专款

    来源期刊:《同安》 第51期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同安 专款 发行 陈恩典 福建省同安县

    本会所发行之同安会讯,每年四期,先后已出刊五十期,报导鄕情会况,促进鄕谊,素蒙鄕亲所关爱。然其费用,一年约需新台币八万余元。若按物价变动趋势,更将日渐提高。而本会每年会员大会所收会员年费,全部金额,仅用于大会聚餐一项,即已不敷支出,尙须补贴数万元。至于本会现有各项银行定存利息收入,除须支应人事费、事务费、水电费、大楼管理费及奖学金外。尙须撙节开支,节约费用,以供会讯之印制及邮寄,和补贴新年团拜会餐之不足。因为财源短绌,动支未免捉襟见肘,实感困难重重

  • 文章從辛亥革命到護法戰爭

    来源期刊:《同安》 第24期  作者:陳金城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安响应 反对帝制 参战护法 军阀混战 同安遭劫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五色旗插同安城门庚子之役,清政府勾结八国联军鎭压了义和团,签订了卖国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九〇五年,孙中山先生把“舆中会”、“光复会”、“华兴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依靠华侨及国内反清会党的力量,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声势大振。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于一九〇五年九月颁布了“预备立宪”的上谕,企图以君主立宪来欺骗

  • 文章略论同安文化与同安精神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莊添全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同安文化 同安精神 朱熹 洪福增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紫阳(朱熹)过化,海滨邹鲁」的同安,在人们的心里,在那超越时间的长河,闪烁著同安文化,同安精神和同安文明的灵光霞彩。她长人志气,引人遐想,催人奋进,令人思寻—为什么同安文化能孕育那么多奇才骄子;为什么同安精神能驱动一代又一代的同安人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创建那么多丰功伟业。同安文化与同安精神为我们留下「泽被后世,沾溉无尽」的业绩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很需要我们认眞地去探其源、综其妙、取其精、学其本,更値得我们奋发有为地去学习、继承

  • 文章從辛亥革命到護法戰爭

    来源期刊:《同安》 第28期  作者:會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8-01
    关键字: 同盟会建立 武昌起义 同安自治青年会 同安光复 洪宪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分裂 南北火拼 同安遭难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色旗挿同安城门:庚子之役,淸政府勾结八国联军鎭压■■和团,签订了卖国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九〇五年,国父孙中山先生把『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联合组成中国第一个推翻满淸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依靠华侨及国内反淸会党的力量,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声势大振。淸政府为了苟延残喘,于一九〇五年九月颁布了『预备立宪』的上喻,企图

  • 文章創會理事長曾文墨先生簡介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曾文墨 陈嘉庚 同安公学校

    创会理事长曾文墨先生,字耕烟,世居城厢镇双圳头,父曾仁日先生在松柏街经商,为人诚挚,忠厚朴实。其德配叶玉英女士,久司木铎,桃李满城。相夫教子,族里咸钦。曾乡长毕业集美高师,先任陈嘉庚先生创办之同安公学校校长,经任中国国民党同安县党部书记长,宣扬党义,不遗余力。抗战期间,临危受命,担任莲盐接运处主任,抢运前线莲河盐场食盐,转运大后方供应军糈民食,任重道远,备极辛劳。后任漳州盐务局局长,调节供输,应付裕如。抗战胜利后,接任厦门市电灯公司总经理。及至大陆政局

  • 文章我的父親——吳文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0期  作者:吳小虹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父亲 吴文鸿 同安会讯 《鸿虹集》

    他好能干、很帅,字写的漂亮又会画画,会打篮球还能照像」,这是民国四十年代,作者就读小学之时,在「我的父亲」作文中的字句,此刻脑海之中,仍深深烙著这些难忘的印记。回顾成长过程,一提到父亲,似乎就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傲人的表情,历数十寒暑未曾淡去或者消失。我的父亲吴文鸿先生,民国八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马巷乡内埯村。三十三年,响应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投身青年军。三十七年与王德翘女士结婚,三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自福州搭机来台,七月进入台铁,任

共257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