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志简介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安县简介

    来源期刊:《同安》 第52期  作者:黄水看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同安县 县志简介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经济简况 名胜古迹 今年发展

    同安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別名銀城,公元八〇三年(唐貞元一九年)由南安縣劃西南部置大同場,公元九三九年(后晉天福四年)升場爲縣。歷史上,同安縣隸屬泉州府所轄的一三個縣之一。一九四九年後,屬晉江專置所轄,七〇年代,屬晉江地區所轄,不久劃歸廈門市,爲直轄縣。一九五六年,原屬同安所轄的集美、杏林、東孚、灌口和后溪等鄕鎭歸集美所轄,屬廈門市所轄的郊區。角美鄕即改屬龍海縣。現同安縣只轄十二個鄕鎭。全縣面積九三二平方公里,人口五〇餘萬。其中,歸僑和僑眷六萬餘人。自然環...

  • 文章江西輿地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0期  出版时间:1987-10-31
    关键字: 文献资料 县志 江西简介

  • 文章黃開基宦台業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黄开基 台湾 永川 县志 简介

    永川黄开基游宦台湾,自淸道光十八年至咸丰元年,计历时十三年之久。施政虽无特别建树,但亦颇获民心。唯在台湾各方志中,有的只存其名,有的略记其任宦之年,而无志传可考。笔者遍访各书,亦仅得其碑记一则,又新修「新竹县志」记事一则。至于他的故鄕,刋有光緖「永川县志」一种,中有黄开基传,约五百余字,笔者己本之另撰一文述其生平了。(见本刋上期)黄氏之来台湾,系应当时台湾道之请。「永川县志」黄氏传述其由福建省平和县调至台湾府彰化县情形云:「署平和县……会台澎道请员内地

  • 文章崇庆县志序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7期  作者:崇庆县志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崇庆 县志 序文 简介

    往哲慨然,断珪残玦,人藉文传。丛残杂拾,集古开先,考兹金石,证我陈编。述艺文第十一。王侯之鲭,楼氏饫馔,辨讹抉谬,匪薄前彦。网罗枝叶,亦助谈讌讌,或警世迷,或观时变。述丛谈第十二。(注)新修崇庆县志印成于民国十五年,纂修罗元黻,字芸裳。

  • 文章景印普宁县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方國柱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普宁县志 序言 简介

    夫人,江苏名媛,渊博儒雅,致力妇运,夙著贤声,曾蝉联北市议员三届,深以各卷多有残缺,且物换星移,忠孝节义之挺生拔萃,人文增炳蔚之观,以之明休征蕃滋而振金名,作考镜之佐则可,要之以扬带砺山川,远播恬熙,而昭示来玆,尙嫌不足,不若景印淸乾隆邑令萧麟趾纂修普宁县志为愈,懋哉斯旨,佥赞其善,适黄太公毓才百龄诞辰,爰特印行,使先贤芳徽,令人兴感而踔砺激发,慕义向风,共策中兴大业,则斯擧之裨益,岂鲜浅哉!岁次庚申前普宁县长洪阳方国柱序于行都。

  • 文章重印乐会县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龔少俠 出版时间:1984-12-31
    关键字: 《乐会县志 重印序言 书籍简介

    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焉。其一县政制之良窳,人文之兴衰,民生之利病,治安之好坏,以及官吏之贤不肖等等均一一志之,俾后之人得以鉴古而惕今也。本县县志始修于淸康熙八年,续修于二十六年,重修于宣统三年,中辍距今亦已七十余年矣。兹为确保地方文物之长存,社会道德伦常纲纪之不堕,以及维护中华固有传统文化于久远,旅台同鄕佥以重印县志为议,议既定,苦无旧藏,致乏张本。有谓美国各阶层与我文化交流,较广泛而深切,或有虔藏。因请旅美同鄕莫穗泽女士负责查寻,彼欣然承之,并即向全美

  • 文章雲陽桓侯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云阳 桓侯庙 县志 景观简介 题咏

    云阳县旧名朐忍,又名云安,明朝始更名云阳,相沿至今。县境名胜,以桓侯庙最为有名。桓侯庙在云阳县城对岸之凤山,据云阳县志载:「山麓有汉车骑将军张桓侯祠。相传侯既被害,两贼函首东下,蜀师问罪,吴人归元媾和,旅瘗于此,故俗有『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既正史所遗,传疑而已。庙不审其始建岁月,宋宣和中提刑陈似袭卿,尝作重修碑记,朝世递更,不知几经废兴。至于近世,营址仅存,殿宇庳隘。嘉庆中,县人葺而新之,知县钱塘袁祖惠为书碑纪事。同治九年,庙毁于水,知县仁和叶庆

  • 文章永川一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永川 县志 简介 史料记载 历史沿革

    三十四年六月一日,我到永川县接任视事。永川县旧隶渝、泸,自唐大历十一年,始创立县治,其后屡有兴废,明洪武初复置,隶重庆府。民初废府,二十四年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永川县划入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最初数年,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幷设在本县。辖境面积一二八八。三八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百分之零㸃四二。据三十四年一至三月的统计,全县人口共为二七六、三一八人。永川县之得名,据永川县志(淸光緖二十年增修)载:「附城三水合流,形如永字;曰永川者,因水得名也。」地当成渝孔道,东接

  • 文章顧復初流寓華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四川 华阳县志 顾复初 文采 简介

    顷读民国新修「华阳县志」,其论流寓云:「晋之东渡,南北荡析,土断未申,侨置郡县。流寓之称,其昉于此乎?旧国旧都,十九畅然。人情孰不怀土而甘久客哉?自非遭値乱离,身世无偶,羁孤牢落,难乎与同。旧志汎滥,凡郡将幕官,鄕耆山长,(宋末逮元,始有山长之目,淸乾隆中,诏禁行省书院,改为院长,不得复称山长,然沿俗既久,民间则仍呼山长也。)糅而不分,概加斯目。夫在职不得为寓,有守岂复云流。凖是以谈,则义不相应者多矣。至如虞子韶、杨用修以下,本在一州,更难言客。孔子

  • 文章三台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田頌堯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三台 县志 序文 田颂尧 简介

    人不忘之印象;如此则今人振兴之事业,又为后人拓展之基源。是以历史有意义,而后人生增价値;志乘有意义,而后民俗益昌荣。史志之作,将以裨羣昭远,非徒精于体例,美于文辞,仅成一家之言也。三台续修县志甫就,谢知事天民言于余,且以序为请。余慨频岁以来,有所兴革而尚多不逮,有所策进而尚多未周,幸获邦人君子之力劻其成而渐以达。惟是具体而微者,望谋以宏之;因时待擧者,望谋以创之。昔者五十里之滕,孟子告以为新为善与敎养之方,远人慕化,愿为其氓。三台幅境百里而强,灵杰所钟,质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