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厘金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十四年苏省之厘金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2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1-12-16
    关键字: 民国十四年 厘金

    頃閱金壇先賢馮夢華先生煦乙丑隨筆,內載蘇省各稅局全年所收稅額,總數爲銀幣七百三十二萬四千六百七十六元二角。此僅爲釐捐所入、田賦、契稅、屠宰、牙岵、房捐,以及印花、菸酒,暨常關歲收,均未計入也。茲錄各局所比額銀數於次。計開:一、大勝關(江寧鎭) 二一五、九二六·〇〇元二、江寧 二二、二一八·〇〇元三、六合 四五、〇五七·〇〇元四、瓜泗(瓜洲) 五九、三六一·〇〇元五、荷花池 五七、六九八·〇〇元六、灣邵(邵洎鎭) 二八、四二一·〇〇元七、寶高(寶應高郵) 八四、二九〇·...

  • 文章清末川省厘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5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8-01-01
    关键字: 川省厘金 相国寺 唐家沱 通省厘金总局 灌县

    厘金为货税外之加征。前淸咸丰年间,川省兵事孔急,各邑士绅,练团自卫。其经费除办捐输外,又各于要隘设局,抽收过道及落地货物捐款,名为厘金厘金者,因每値银一两之货,仅抽捐银一厘或二三厘也。此不独四川为然,南北各省,多有同样举办者。迨同治初年军氛弭平,其时常练虽撤,而绿营已窳败无用。为善后计,数十营防军,实有不能遽议裁遣之势。故就各邑士绅自办之厘金,改归官收,即以此款全充通省防军饷项,不足则由捐输津贴项下拨助之。当各邑士绅创办之初,本各自为政,科则之轻重

  • 文章清末厘金征收的始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劉顯廉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厘金 清代 雷以诚 征收始末 太平天国

    追溯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因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所订有关于海关协定,无法增加进口关税。国内有所需时只可设法对国内谋增赋税,以济时艰。而厘金一税就这样因应而创。当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因受太平天国之太平军攻占南京的压迫,军事紧急,饷源枯竭,鄕勇主帅曾国藩乃采纳帮办江南军务的雷以诚所用钱江之策,请准倡收厘金以助饷,即于扬州之仙女鎭倡办厘捐,是为筹设厘之矢。后各省相继仿行,在水陆交通要隘的地方,设卡征税—内地货物通过税,据说原拟事平即废

  • 文章雷家市憶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曾異三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雷家市 往事回忆 厘金 谭道源

    雷家市在吾湘衡山县治以南十五华里之湘江东岸。以其当时为厘金局所在地,商店虽仅数百户,市面至为繁荣。市之南端山腹,有一古寺,名「一粟庵」。林壑幽秀,院宇淸虚,诚胜境也。从庵攀腾而上,前行数百武;有「宋指挥使雷千一公之墓。」墓临湘江,在悬岩石壤中,「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履其墓,令人毛骨悚然!淸咸丰间,胡文忠为平洪杨乱,创厘金以济军糈。民初因之,弊窦丛生,实为胡公始料所不及也。此一弊政,至我革命军北伐以后,始行废除。雷家市厘金局,为湘南出口一大

  • 文章记淸季浙籍两位厘金创办者—钱东平与金眉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8-04-06
    关键字: 厘金 厘捐 创办者 金眉生

    有淸一代,国内有一种苛捐杂税,叫做「厘捐」,又称「厘金」。其性质是一称内地货物通过税,被人们称为是害商病民的虐政,流毒了数十年,直到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时,才告废除。据类书所载:此税创于淸咸丰三年。时太平军陷金陵(南京),军事紧急,饷源枯竭,雷以诚治军扬州,于仙女鎭,偶办厘捐,是为筹设厘金之蒿矢。其后各省亦相继仿行,于水陆交通要隘之处,设卡征税,自是全国各省仿傚开办,估价收値,税率亦随地而异。自这厘金(捐)遍行全国之后,沿而成例,由户部划为正式

  • 文章清末川省各局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通省土税总局 骆秉章 通省忠孝节义总局 通省厘金总局 通省防军营务处

    满淸末年,四川事关通省之局所,除滇黔官运总局设泸州;未禁烟前,通省土税总局设涪州;均系因地制宜外,其余各总局,皆设省城。光绪以前,省城局所,仅有发审局,采访总局,厘金总局,筹饷总局,通省防军营务处,及省城保甲总局数处。光绪以后,政治以时推进,局所逐渐增加。至宣统年间,已达二十余起,兹分别纪述于后:发审局:设成都府知府署内,又称谳局。凡各属省控案件,遇情节重大纠葛者,与夫京控案件,发囘原省讯问者,皆提交是局审理。向以按察使为督办,成都知府为总办。局内设坐办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