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著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鄉近訉乙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8-12-02
    关键字: 同乡动态 同乡会工作 外交工作 历史著述

    △故陸軍中將胡獻羣遺著:「中西戰史鈎元」,已由國防硏究院出版發行,全書十萬餘言,內容包括中外戰史中之菁華,以其銳利之觀察力,及生動之文筆,予以剖析,非但爲現代軍人之必讀,即硏究歷史學者亦可以之爲優良參考,如能譯成英文,必能風行海外。△外交部長魏道明,此次出席聯合國,兩次演說,博得彩聲,以致所提引匪入聯合國及硏究中華民國代表權各提案,均遭失敗。△同鄕會理事長姜伯彰,近曾邀集籌建江西會舘及萬壽宮小組,在立法院委員室午餐時討論籌建進行事宜,選定圖案,並決定陰歷...

  • 文章記東莞探花陳伯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陈伯陶 历史背景 东莞探花 著述

    香港九龙城,其地即晚宋时之官富场,曾为宋帝驻辇之所;因就其地筑室而居,署所居名为「瓜庐」,盖以东陵侯种瓜靑门外以自况,号「九龙眞逸」。自鼎革后,托于黄冠,潜心著述,并著遗民录以见志。民国四年(一九一五),香港政府拟将宋王台址,出投变售,幸得赖际熙(光緖癸卯科进士)等呈请港督亨利.梅爵士收囘成命,港督答允,并准于台之四周,砌筑石垣,以保存古蹟。事成,伯陶为撰「九龙宋王台新筑石垣记」。宋王台位于九龙海滨,伯陶考为宋帝昺行宫故址,因招请诸遗老时相唱和,以寄故国之思

  • 文章詩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历史故事 感概诗作 古人著述

    乍著吳綿強自勝,台古荒檻一憑陵,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魔崖夢欲騰。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靈室轉明燈,劇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上述詩句作者袁克文(袁世凱次子),學養淵博,擅長詩文,爲民初四大公子之一,其兄克定終日汲汲營營,熱中東宮美夢,兄弟二人意見相左,恰似曹操二子曹丕與曹植。此詩主旨是分析當時南北形勢,勸其父勿作稱帝夢想,成王成寇繫於一念之間。最後兩句引用東坡名句,促其放棄稱帝野心,所謂「高處不勝寒」也。袁世凱非但執迷不悟,反深恐克文壞其大事,將之軟...

  • 文章松陽史地摘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溫子瑞 出版时间:1980-02-06
    关键字: 松阳概述 历史沿革 松阳十景 先贤 著述

    松阳在浙东南几十县市中算是比较建县得早的。在夏商周三代属扬州,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分天下,属闽中郡。西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四九年)设廻浦县,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二〇三年)置松阳郡,是松阳名地之始,到现在已一七七五年。隋文帝开皇八年(公元五八八年)分松阳东为括苍。合括、松、临海、永嘉四县为处州。是总淸季温、台处、三府三十县于一处州㸃。唐高祖初年,以吾松为松州,地仍冲要。宋眞宗丰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复县名迄今,亦已九七九年。匪无惯于丢弃文化,窜改历史

  • 文章恭述 先祖南海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康有为 人物简介 学术成就 历史背景 著述系年表

    就我再思所得,发我今日所见,藉以纠正前此的若干误解,或者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由此可证,先祖之思想超常且广博,非一二言可断语,唯盼欲写有关先祖事蹟之先生,敬请先多硏读其著作而后动笔,此为余朝夕馨香以求者也。附录:康有为先生著述系年表康有为先生著述系年表康有为先生著述系年表康有为先生著述系年表康有为先生著述系年表附注:先生著作众多,除上表外,尙有散佚及知其书目,但不知何年所著?今一并列出,以便各位参考:礼类篇、大戴礼记补注、毛诗礼征、弟子职集解、大

  • 文章憶李師方晨先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楊承彬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敎育部编审 台南二中 讲学著述

    东南各省,历尽艰辛;秋抵广州,适逢我院迁校,乃应蔚公院长之邀聘,任国立长白师院敎授,随校转赴海南岛,暂时安居授课,与我师生共患难矣。三十九年夏,我院全体来台,然以奉令停办,先生乃受聘为敎育部编审并任敎台南二中,四十年任政工干部学校敎授,阅十八寒暑,讲学著述,未尝稍懈,所育桃李,曷止三千!四十七年,突患气喘,遂延请中外名医治疗,然以久劳成疴,难奏神效,虽经易地调养,亦未见稍愈。晨师与病魔搏鬪十余年,痛苦不堪言状,五十八年秋,复因并发胃癌不治,与世长辞,令人不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