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事略共返回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雲南起義六十周年紀念獻辭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簡爾康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云南起义 历史事略 周年纪念 历史影响

    武昌起義創立共和,與雲南起義再造共和都是國家最值得紀念的日子, 國父在民國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致電 總統黎元洪及國務院主張雲南起義日應同為國定紀念日電中説:「……溯自清帝退位,五族共和,國基已定,四萬萬人方想望太平,不圖秉權者野心未除,誕生帝孽,籌安稱制,民國幾亡。雖其義士人人奮起相争,期以身殉,然首先宣告獨立,誓師申討者,實推滇省。遂使西南響應,舉國普從,以有今日。方之武昌首義,一則為民國開創之功,一則為民國中興之業,皆我五族人民人人所宜永留紀念者也。伏...

  • 文章吳芮封王克守臣節遺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吴芮 历史事略 西汉封王 长沙王 为官典范

    于长沙附近马王堆古墓出土之汉代女木乃伊,咸谓为当年长沙王妃,不仅尸体完好,陪葬之物尤具历史硏究价値。闻现置于长沙博物馆供人参观,亦如埃及金字塔中出土之旧王时代之木乃伊,陈列于埃及及伦敦历史博物馆之情形。文中所提之陶侃之事,于此附带作一说明,因陶侃虽于东晋手握兵权,身兼都督八州诸军事,系东晋半壁江山之安危,且其同样谨守臣节,忠心不二,同样传为江西人之忠义流风,値得赞叹。谚云「三马共曹」,司马懿父子三人,自曹丕死后,肆无忌惮,夺取曹氏兵权政权,其狠毒手法,远甚

  • 文章國父贈袍趙得一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凌鐵庵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赵得一 人物简传 广州革命 历史事略

    作者係皖人,時任大元帥府秘書,南北奔馳,憂勞國事,後因公致疾,雙目失明,然對國事獻替仍不遺餘力,先總統蔣公曾贊曰:「凌氏為建國先賢,而今雖然目盲,但心不盲也,實令吾等後輩同志欽敬至極。」編者附記。

  • 文章王勃的滕王閣序與雷煥的豐功偉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雷正良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王勃 雷焕 滕王阁序 高尚人格 历史事略

    豐城 雷正良滕王爲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曾任洪州(江西南昌)刺史,在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于洪州城西贛江之畔建起一座樓台作爲別居。李元嬰滕王任都督之後,樓台便稱之爲「滕王閣」。它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幷與湖北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一起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滕王在南昌別無建樹,唯留此閣,可供文人雅士登臨聚會。歷代許多著名詩人曾來此作詩詠閣。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九月九日,滕王閣重修落成,洪州都督閻伯璵在此大宴賓客...

  • 文章逊淸醴陵义士匡光文讼漕事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何少梯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匡光文 民间诉讼案 逊清时期 历史事略

    年侨居此地者。人数甚多,大都娶妻生子,不曾梦见家鄕,久久必致数典忘祖,心甚忧之,探悉中央硏究院,尙存有醴陵淸末所修县志及民国十五年学人傅熊湘所著醴陵鄕土志孤本,于是会商同鄕会理监事诸君,去函借出,影印数百册,分给同鄕在台人士,随时省览,引发展念梓桑之思。尤其欣幸「鄕土志义行章」内有傅熊湘所作匡光文传一篇,与余所追忆先祖父所言,大致相同,而更详尽。兹稍加调理,露布于湖南文献,其意义并非夸示醴陵鄕土人文,盖以台湾政治淸明,人心团结,光复大陆,为期不远,我国历史

  • 文章道敎正一派思想理論的集大成者張宇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郭樹森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道教 思想理论 张宇初 历史事略 《道门十规》

    南昌 郭樹森明初,有位道教天師自我評價說:「余年未冠,知嗜學,有志儒,先君子之言,凡《詩》《書》六藝之文,悉嘗記誦之。……於是經史子氏之書,逮老釋之文,庋置日衆,然後會及指歸,反身而誠,乃知皆備於我也。」所謂三教之學「皆備於我」,倒非他說大話,觀其流傳下來的著作,的確顯示出他學兼三教。有人譽他爲「列仙之儒」。這位道教天師就是正一派思想理論的集大成者、天師道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字子漩,別號耆山,四十二代天師正常長子。元至正十九年(一三五九)生於江西貴溪縣...

  • 文章文天祥三訪流坑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南草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文天祥 流坑村 历史事略 《进士题名记》 创建书院

    樂安 南草被全國著名文物考古專家、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先生譽爲「千古一村」的江西樂安縣流坑村,不僅在當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耀爍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古建築群落吸引著中外考古專家,知名學者和成千上萬的觀光旅遊者,即是在古代,也影響著衆多的名人賢士前來一睹芳容。如朱熹、歐陽修、王安石、岳飛、羅洪光、楊士奇、湯顯祖、徐霞客等,這些在當時發聾振聵的泰山北斗,人中英傑,無不被這裡異彩紛呈的古代文明而流連忘返。民族英雄文天祥,更是三次涉足流坑,爲這裡秀麗的風光和鼎盛的...

  • 文章東南儒冠李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羅伽祿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李觏 历史事略 儒家思想 出生地传说 经济思想

    南城縣敎育局委 羅伽祿其一生雖是一介草民,當朝皇帝卻稱他「通於經術,東南士人,推以爲冠」,八十年前大學者胡適稱之爲「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兩宋哲學的開山大師」,被贊之人正是南城先賢李覯先生。李覯(一〇〇九—一〇五九),字泰伯,人稱盱江先生,北宋建昌軍南城縣(今江西南城縣)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離開我們已近千年了。千百年來,總有許多人在硏究他,探究他的思想,尋找他的價値與意義。李覯不愧爲東南之儒冠。李覯的出生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他的母親沒有...

  • 文章郭兆華逃過劫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郭兆华 蓝衣社 九一八事变 大埔公会 历史事略

    民國十六年後,我邑旅居廣東省會(廣州市)人士,有兩個組織,一為政壇大老領導之大埔公會,在文德路建有寬廣宏偉之大埔會館,對故鄉政治生態,有重大影響力量;一以中山大學學生為主幹之旅省學會。公會組織散漫,予學會幹部有可乘之機,紛紛申請入會;民國十八年間辦理選舉,學生會員出席踴躍,有楊毅三、李藻興、李加勉、劉廷瑞、劉禹輪等當選委員,林仰文為書記,大老多被架空。林仰文畢業,留日攻讀。書記一職由郭兆華接任,並主編大聲月刊,月薪壹拾伍元。民國二十年三月,中央粵籍要員汪...

  • 文章南宋丞相江萬里 再傳弟子文天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蕭道安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江万里 文天祥 人物简传 历史事略 都昌乡贤

    庐陵 萧道安世人祇知文信国公天祥,正气浩然,忠义千秋,万世典范,却不悉其师尊,满门忠烈,举家为国就义之壮烈,是何许人,成为历史憾事!盖我文天祥文韬武略大丞相,威武不屈,富贵不移,古今稀有忠烈爱国者,乃受自恩师,都昌江万里大丞相,一手激励薰陶所致。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宋宁宗庆元四年生,忠义刚正气节,一生壮烈事蹟,惊天地泣鬼神,千古流芳,因性峭直,光明磊落,跌宕坎坷,官至相位,为昏君不纳忠谏,权奸贾似道,擅权专政,肃清异己所误,身陷恶境,情怀旷古雄才,所抱

共63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