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亭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詠泖湖之詩

    来源期刊:《浦東》 第87期  出版时间:1997-03-31
    关键字: 泖湖 华亭 题画 泖塔 古诗

    华亭谷 宋 梅尧臣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有自渔者舟。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日骑鲸鱼,一去几千秋。注:一、梅尧臣(一〇〇二—一〇六〇),字圣俞,宋朝名诗人。二、华亭谷—华亭县(即令之松江县)内的谷水,又称三乡。题画 清 爱新觉罗·光烨(乾隆皇帝)厜羲携杖送君行,骑二茅龙上玉京。只有淀山倒影在,泖湖县月佯涛声。注:淀山,在淀山湖侧,淀山湖即今日上海青浦之淀山湖,南接三泖。淀山湖传说是秦始皇遣囚徒十属挖掘而成,目的在杀此处的天气。又有一说

  • 文章华亭钱门瓣香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郁元英  出版时间:1963-09-25
    关键字: 华亭 钱贞文 事略

    先师钱征君贞文先生,江苏华亭人,讳同寿,字复初,少孤,事母至孝,精硏三礼,更潜心朱子义理之要。丁未戊申间,开礼学馆,征天下有道之士,修大淸通礼,先生与同邑张闻远先生应聘,都中乃有礼学馆两圣人之号。以言不为世用,夷然归。曾刺取朱子文集录为二卷,以授门弟子。自淸室逊位,蓄发隐居,容貌词气,如春风秋水;然时事悲愤,则忠义之气,凛然言表。敎人以伦常忠孝为本,尝谓制礼非道之要也。诲英当以「居■为首,以穷理力行为两翼,少务其外,多养其内。」溯自邪说横流,彝伦尽■,剥

  • 文章悼于华亭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于华亭 人物悼念 人物回忆

    我与于华亭兄相识,远在抗战时期。于兄言必信,行必果,早为朋辈所称道。其在基隆市警察局长任内,肃清贪污,扫除流氓,雷励风行,有声有色。惜因硬直不阿,不畏势不循情,最后离基市,友辈多惜之!一日在中山堂,闲暇无事,于兄要我为其相面,余细审其面:「君眉清目秀,美男子也!惜身材短小,美中不足!眼亮鼻正,忌恶如仇,恩怨必报,公私分明!」于兄微笑心许。嘱再看看,余又曰:「倘能容物谅人,必有更大成就!」于兄喜而笑:「高明!高明」年前十一月廿五日于兄来电话:「我刚由美返国

  • 文章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作者:元·倪雲林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华亭 故乡风景 人物感赋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屛。春与繁花俱越谢,愁如中酒不能醒。鸥明野水孤帆影,鹘没长天远树青。丹楫何堪久留滞,更穷幽赏过华亭。松江孤帆。

  • 文章天馬山房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期  作者:明·徐文長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华亭县 天马山房 简记

    天马山在松江郡城西北二十五里许,相传为干将铸剑所,旧名于山,至唐天宝间始改今名,实华亭九峯之第八峯也,九峯者曰钟宝山,曰佘山,曰细林山,曰玉屏山,曰罗山,曰凤凰山,而钟宝山最胜,其胜以嘉树林,曰机山,曰云山,则最名,其名以二陆尝读书其处,是八山总天马为九峯,去天马皆不过里许,既转相映发,复有不列于九峯者,曰小赤峯,与天马峙,殆若宾主然,夫缁黄之流,遇一丘半壑,往往剪结其间,然按志纪八山者并否,独天马琳梵多至数十区,以故羽人剑客,羁游啸侣,踵接肩摩竟亦不

  • 文章梁溪聯話(六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6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7-10-20
    关键字: 梁溪 华亭 金匮县 丰乐桥

    华亭,俗称接官亭,在西门外吊桥北,乾隆间知金匮县韩锡祚题联曰:津路控吴趋,君子至斯欣得见;邮亭惠水,好山相对欲忘疲。亭近挹慧,锡二山,故下联云云。某君集句题鼋头渚联云:横云分叠嶂;落日澹平湖。光緖间,邑人姚应泰,字寅生,以孝廉两宰淅江江山县,工诗善画,风流倜傥,公暇常携姬人乘画舫,往来山水住处,尝集句自题云:现宰官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作江山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丰乐桥,在望亭,跨运河,过桥即吴县界,嘉庆间,桥圯重建,知县齐梅麓题联于桥曰:水远天

  • 文章华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曉光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华亭 建筑样式 名字缘由 地理位置 战争损毁

    华亭是砖木结构四角亭。飞檐翘角,叠脊合瓦,滴水迎风,并饰以凤鱼海马,上为莲花宝顶。民国二十一年(公元一九三二年)秋建于丰城东南角护城堤上。因丰县东南有华山,故名「望华亭」。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乱。(摘自丰县文史资料)

  • 文章水鄉古城松江的橋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华亭 往事回忆 水乡古城 故乡发展 水利交通

    松江古称华亭,南宋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年十月成画的《云间志》说:「华亭环邑皆水」,为江南著名的水乡县治之一,县境河道纵横,密如蛛网。距南宋八百多年,一九九一年编纂出版的《松江县志》记载说:境内有「大小河流,总数达三九〇五条。(新编《松江县志》页一一六)为了发展农工业生产,开展商务交易,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须桥以济」。据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纂撰的嘉庆《松江府志·松江府城图》所示,仅松江城内有桥名的桥,不计四城门内的关水关,有桥七十座。可见水乡古城松江

  • 文章石棚山上交华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陳鳳桐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石棚山 石曼卿 文献资料 华亭 旅游开发

    石棚山的旅游开发是盛世之必然。年前在山顶已重新建起「交华亭」,为旖旎风光又增添几分秀色。其实这「交华亭」,也与石曼卿有关。《隆庆海州志》又载:「石曼卿字延年,神宗时判海州,廉能有为,吏民悦服。公余读书于石棚山下,工诗词,有『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华』一联,为伊洛所称。」石曼卿名盛一时,泽荫后代。后人在石棚山上刻有「石曼卿读书处」、「高行淸风」等巨幅匾额是一种纪念,筑书院、建亭台也是一种传承。当年所建之亭由于沧桑巨变已不复存在,但刻在亭前石壁上的「」三个

  • 文章襄垣李华亭先生家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彥光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李华亭 人物生平 从政经历 教育经历

    李君华亭名俊英,山西省襄垣县夏店鎭马喊村人。襄,秦汉间侯国,城为赵襄子所筑,故以是称,晋之古名邑也。父银河字子淸,世传行医,医不取费,兼以务农维生,远近感其德惠,称为积善之家。君幼受庭训,勤学强记,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入长治县省立第四中学,毕业后入太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专攻法学。毕业绩优,留任校职,暇读医书。日寇来侵,辗转奔赴晋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投効。历任秘书等职,不废硏医。省政府主席赵公老病,参与会诊,中西大夫乃知其能医。民国三十四年调派第二战区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