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严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华严和她的小说世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唐隱書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小说 华严 文学作品

    小说家究竟这样做了,他使得两组轨道尽可能地类似并且平行,因为他至少已将自我的主题隐匿在更续错综的变奏之中。而华严已经如此谱写了二十年,结集成书的九部小说和两本散文,是一座长梯,她和她的读者一同攀缘而上,尝试着生命里的步步险阨与景观。无论你曾否做过她故事的听众或玄思的观者,有一些属于登程中的片段已成为她下一部作品的序歌,请你到旋律里来,做一位偶然的访客。多年以前,华严的祖父——晚淸思想家严复——曾经写给他四女儿几首寄自「沪江寓楼」的诗篇,其中有一绝句,云:「别后

  • 文章为生命下注解的——华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9期  作者:齊怡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华严 写作生涯 写作目的

    她不是一个急于收获的人,不在乎耕耘时间的长短,在意的只是收获的果实是否成熟。怀悲悯之心,写尽人间事的华严,她依旧在找寻一条新路,继续向上爬升,探索更宽广的天空。

  • 文章辽金艺术精萃华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凌建中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华严寺 基本概况 相关历史 辽金艺术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城内繁华区的大西街,因属于佛教华严宗而得名。寺分上下两处,始建于辽,重修于金,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由于它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族和女眞族所修建,寺内殿宇、塑像、壁画、壁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整个寺庙坐西期东,同一般佛寺坐北向南大不相同。这是由于契丹族原是黑龙江一带的游牧民族,搭帐蓬时门向太阳而开。他们信鬼拜日,以东方为上,故修建华严寺便依据契丹族的习俗面向东方。华严寺原是一个整体建筑。明代以后,中隔一条

  • 文章题庄慕陵(严)安顺华严洞读书山图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敬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故宫文物南迁 华严洞 题词

    (南呂)(一枝花)千嚴萬壑圖,翠柏蒼松徑;青溪拖玉帶,苗寨布荒瑩。好一派水秀山明。八年來避難隨緣住,一朝裏歸途若夢行;您堪誇走北征南,俺則嘆離鄉背井。(梁州第七)漫收拾洞天福地,儘流連石室山城;桃源世外三生幸。雲深藏寶器,風靜送梵聲;有登天眼界,看繞地圍屛;泉活活鳥語嚶嚶,樹森森石疊層層;任天時寒暑陰晴,任人間喜怒哀憎,任塵寰得失衰興;漫驚,莫憑,閒拈毫且自點丹青、兵災燹一朝靖,囘首西南山水程,畫意詩情。(尾)逃荒海隅情難定,故里音書水上萍,懷遠思親空畫...

  • 文章大同下华严寺辽代雕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李德山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下华严寺 寺内雕塑 风景名胜

    于辽圣宗开泰十四年(一〇二五),殿之北面塑有泥质菩萨十四尊,均高二.五公尺,是辽塑精品,现仅存数尊,余多残躯断臂,至为可惜)及山西大同下华严寺中的佛教人物雕塑最为卓著精彩。下华严寺雕塑下华严寺建于清宁八年(一〇六二),寺内薄迦教藏殿前部之凹字形佛坛上,布有三十一尊成组塑像。表现三世佛、十方菩萨、声闻、罗汉、一切圣贤和护法天王等。众菩萨或趺、坐或跪,坐或站立,造型丰腴饱满,姿态手势多样。其中造型最引人注目者有三例:一是中间佛的胁侍菩萨,跌坐于大佛右侧,胸微前挺

  • 文章四川名勝题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四川 名胜古迹 诗词 三峡 华严寺

    四川山水,驰誉人寰。抗战期中,外省人士纷纷入川,多有题咏。阅读有见,辄予钞存。玆篇所辑,为「髯公」所著之「三峡记胜」十二首,林业建先生之「游华巖寺」一首,与李鼎芳先生之游「白沙黑石山」一首。三峡雄奇,各方所知。华严寺为巴县名刹,黑石山在江津县中白沙,均川中名胜之区。讽咏一过,眞有「不如归,天涯客久有何为?……故鄕风物总相催」(吴芳吉诗句)之感。三峡记胜髯公西陵峡舟入西陵峡,峡束江逾喧;有如雷霆鬪,还宜坤轴飜。日车欹仄过,峨舸摇难安。蜀道三千里,艰险自玆论

  • 文章华严莲社董事长南亭和尙事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南亭和尙 生平事迹 华严莲社 吉满干

    少怠。阅八年,赴焦山定慧寺从德峻和尙圆具;翌岁,往常州天宁寺学禅,一岁而去。会智老在泰县北山开化禅寺,开讲大乘起信论,和尙负笈往,取悟益多。又两年,考入安庆迎江寺佛学院,亲炙常惺法师,寝餽于华严五敎仪,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诸科,慧学大进。迨毕业,任常州淸凉佛学院助敎。旋至上海华严学会,从应慈老法师,摄受法华、楞严、华严悬谈诸经论;课余则为四众讲授八识颂、五敎仪、中观论。和尙自认一生中得窥典籍之英华,颇得力于敎学相长之三数年云。自民国十六年,和尙朅来上

  • 文章松隐禅寺与华严

    来源期刊:《浦東》 第79期  作者:趙惇炎 出版时间:1995-02-28
    关键字: 松隐禅寺 华严塔 地方志 诗词 文物 古迹

    松隐禅寺内的华严古塔。浦南佛教圣地——松隐襌寺,位于金山县松隐乡,创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二)。寺内华严古塔七级方形砖木结构,是国内现存不多的元代风格古塔之一,建于大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从此,寺为塔添色,塔为寺增辉,两者相得益彰。明英宗(一四三六—一四七九)并曾颁赐「松隐襌寺」匾额,于是遐迩闻名,香烟鼎盛。古塔建成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塔将竣工,襌师请高僧道谦等写「华严真经」,尝刺指沥血,时,天为雨花,邑人奇之;奉宝珠于塔上,天又为雨花

  • 文章文殊「智」、普賢「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曹郁美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华严经》 空性哲学

    中国人一向尊崇四大菩萨,分别是:(一)浙江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二)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三)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四)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他们代表了悲、智、愿、行之特质。而在《华严经》中则以普贤菩萨为主尊,文殊菩萨次之,本篇即以此二尊菩萨为题略叙一二。文殊与普贤的差异,唐代的华严三祖法藏大师的评析甚为中肯:「一、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也: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也:表其入法界故!二、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三、普贤明广大之义,文殊明甚深之义:深广一对

  • 文章五台山文化遺產四題(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郭華榮 王乃積 趙克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五台山文化遗产 华严思想 独特性 史料记载

    山,亦名磨笄山,代子夫人磨笄自杀处也。北曰玄冥埵,即夏屋山,亦名覆宿山,古之帝王避暑处。」(五台山南埵的寿阳方山,又称:「朱明」。《尔雅》曰,夏为朱明。《广雅》曰,朱明,日也。汉郊祀歌《朱明》中有「朱明盛长,敷于万物」句)该《清凉山志》卷四「菩萨显应」部分,有「李长者见圣授道传」。原文为:唐长者李通玄,尝游五台,于善住院逢异僧,授以《华严》大旨。将晩,僧取别。长者曰:「天色既暮,师欲何适?」僧指北峰顶,其行飘然,若御风,长者追之不及。至夜,望峰顶,火光亘天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