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剧团简介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庆祝安阳豫剧团莅台公演成功欢宴盛会纪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同乡活动 《安阳市豫剧团简介 公演 演员阵容 演出成功

    十月份「河南同乡」季刊中,有一篇「安阳市豫剧团简介」,详细阅读」甚感亲切。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甲骨文」闻名中外。安阳人重视文化艺术,亦其来有自,尤以豫剧艺术,种类甚多,有落子、曲子、梆子等。记得小时候,安阳城里体育场附近有一家戏园,一年四季都有戏上演。泡上一壸茶,一碟瓜子,一盘花生,就可打发半天时间。开放后回家探亲,在电视上看到有豫剧演播。但豫剧团组织代表大陆戏剧艺术之一来台交流演出,确实令人感到惊异。我随手将演出时间

  • 文章广东汉剧团来台公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广东汉剧团 入台公演 两岸文化交流 剧团简介 演出公告

    以弘扬家乡文化,提升大埔艺术水准及家乡乐音。广东汉剧团简介广东省汉剧团系由广东汉剧院一团和青年实验剧团的部份成员组成,是一个演出阵容完整的队伍。广东汉剧团于一九五六年成立,一九五九年扩充为广东汉剧院,多年来造就无数著名的演员、乐师、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和艺术研究人才。并先后到北京、上海、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市巡回演出,最近几年更远赴东南亚各国及港澳演出,深获华侨的欢迎及喜爱。此次莅台演出,是台湾客属乡亲期待已久的。广东省汉剧团

  • 文章我所知道的秦腔培風社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 培风社 剧目 民间剧团 简介

    培风社是秦腔剧团之一,它不如易俗社、三义社等出名,也不是在陕西省大都会西安扎根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它的根据地是在陕东蒲城县,城里有它专门售票的戏院,我每随家人到县里访亲拜友,有时会被招待看一场培风社的戏,才算尽了地主之谊,戏院并不大,勉强可以容纳百把人,它所谓卖票其实就是卖签子,观众出钱买一根签子,然后凭签子入场,这种古老的方式应付观众少时才行,否则像现代戏院每场好几百近千人,用那种方式未免太不科学了。我看培风社的戏,并不是自县城开端,而是源于焦家庄,焦

  • 文章浙江昆剧团再度来台越演越精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昆剧团 演出 访台 戏剧简介 昆曲唱腔

    昆剧已具六百年历史,最具文学艺术特色,近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殊荣。浙江昆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五年,翌年排演十五贯一剧,誉为一折戏救活一个剧种而闻名全国,一九九三年首度来台演出后,十年来经多次献艺,极受各阶层人士欣赏甚至学习,可说别开生面。浙昆剧团设于人文荟萃的杭州,杭州是我的故鄕,对之情有独钟,因而对于该团的表现艺术家及配乐的演奏专家,常因交往而熟悉,此次演出与上次公演时间上相隔较久,爱好者引颈相望,为求享受耳福眼福

  • 文章云南玉溪滇剧团到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交流演出记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李興才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云南玉溪滇剧团 中国文化大学 交流演出 剧团人员 活动简介

    唱做俱佳滇剧团主要演员与本文作者合影(右2冯咏梅、中作者、左1潘亚洁)滇剧团演出的剧照之一本会理事李兴才敎授赠送著作给昆明市人大常委主任李培山先生

  • 文章泉州的梨園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泉州梨园戏 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 经典剧目简介

    承继了宋元南戏风貌,梨园戏以优美的戏本文学、表演科范以及晋唐遗韵的音乐唱腔,在中国戏曲长廊中,独具一格,它所保留的每一出传统剧目都是经过百年磨练出来的艺术珍品。受邀前来演出的「福建泉州梨园戏实验剧团」是大陆硕果仅存梨园戏职业表演团体,不仅致力于继承传统剧目,更努力赋古老剧种以新的艺术风貌,《节妇吟》便是成果璀璨的一个例子。守寡十年的美貌少妇颜氏,在情欲驱使下深夜向塾师沈蓉求爱,在遭到拒绝和羞辱后毅然断指自诫……剧作者将笔端伸入人物内心深处,表现颜氏性格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