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家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自成死事与皀角出家疑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陳作鑑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李自成 皀角出家 奉天和尚

    关系人物若是巧合耶?其为同一人明甚,是则塘报与疏,孰是孰非,总之李自成死事之迷离扑朔,实有不可捉摸者。湖南石门县皀角鎭,有皀角寺,寺后一墓碑,书奉天和尙,相传即系李自成,以自成尝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也,寺有自成诗集,积久蠧烂,惟咏梅花诗尙存,余杭章太炎先生得其诗五首,幷言其诗无草泽粗犷之气,似学童初为诗者,亦擧事无就之征也云,是先生直认自成死事之非实,而出家煞有事,先生为一代朴学大师,其所发明,自不能使人不信,况当时自成部曲,幡然反正,其众悉归何腾蛟,一时詑为异事,亦

  • 文章建文帝爲僧之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黃立懋 出版时间:1989-02-10
    关键字: 建文帝 出家为僧 传闻

    有云建文御笔也。『康熙志:诗人余际熙,叶〇,余鉴等[2]均以雪山为建文帝,未知其何所据耳?延和寺距笔者故鄕灵山鎭五里之遥,故当年在里时常偕侣往游,印像犹新!㈠玆由万历县志中特录「释法杲」咏「延和寺」诗一首:万里溪河翠欲流,上方仙境甚清幽。烟岚散影开丹壑,空谷生寒逼翠裘;就里乾坤谁写得?个中风月少人收;我今不必游三岛,一一分明豁醉眸。附录康熙志中余际熙咏天堂山用雪山韵一首:大师谁谓是锱流?间道从亡事蹟幽。失守金川犹敝屣,往来灵鹫半蒙裘;山川何似雪山好,汉腊如同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二十七)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6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生物标本室 名著 书局 出家 北伐 小学

    的干扰,预定为期三年以合译一部哲学的世界名著。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但是,他独自一个人实践了他这一个理想。所译的名著也在上海一家大书局出版了。以后,他结了婚,但是又不惯婚姻的生活。他和他的夫人商量,得到他夫人的同意,他就削发出家为僧。他曾在鎭江焦山定慧寺苦修。他又预感天下苍生将遭大刼。他特地渡江到我老家找我,要我同他一样的皈依。可惜,他到扬州时正是我离开家的第二天。当时,正是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在军阀铁蹄下民不聊生。我们扬州有一位程太阿同志因为参加

  • 文章天才文學家蘇曼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苏曼殊 文学家 身世 求学 出家 流浪 诗歌

    且欲使其完娶,曼殊竟避而不见。陈少白认为他天性凉薄,力劝他从父归鄕,曼卿乃不告而行,莫知所往。原来曼殊动了出家念头,到惠州惠能寺内,投师落发,从此做了和尙,易名为曼殊。但是又吃不惯苦,有一天,趁师传出外募化,把已故师兄的度牒,偸了便走。这师兄是南雄州始兴姓赵的,在新会县慧龙寺披剃,法名博经,道号超凡。曼殊得了这张度牒,便居然以慧龙寺信人博经自命了。一九〇四年旧历正月,还到香港,被同鄕简世锠看见,还去报告杰生,此时杰生已病重,托简世锠再到香港,叫曼殊回去送终

  • 文章從弘一法師結夏虎跑時敬誦的一部佛學書說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王用鈞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弘一法师 虎跑 出家 周年纪念 《断食日记》

    一九一八年,李叔同虎跑出家,这是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结束数千载封建统治后,建立中华民国的第七个年头,发生在杭州神奇而惊世骇俗的一件大事情。所有的大名人,都有诞辰和逝日的纪念,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文艺全才、著名教育家李叔同则多一个纪念—那就是他在三十九岁的盛年,毅然地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而后成就为现代佛学律宗文化高僧弘一法师。今年八月十三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是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出家九十周年的日子,值得人们,尤其是杭州僧俗两界纪念之日。九十年

  • 文章沈光文墓址的探討(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臺南盧嘉興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沈光文 沈公善化育民 沈公出家 郑经反清 善化寻墓

    四 沈公教學處考證沈公於辛卯年飄流到臺灣時年四十歲,經輾轉到達赤嵌就居時爲四十一歲,就擧家居住於赤嵌。迨鄭成功由鹿耳門廢港道進入臺江,登陸赤嵌佔有赤嵌城時,得悉沈公在臺,以客禮相見,那時年五十歲,所以沈公的家眷自來臺迄鄭成功復臺止,九年間都住在赤嵌,卽現臺南市,這一點是爲世人不爭的事實。嗣鄭經繼位,以不仕鄭者,不得寓公之敬,於是沈公就移居赤嵌北邊的目加溜灣社(現臺南縣善化鎭善化),敎原住民讀書識漢字,又以醫藥活人。鄭經對遺老稱孤,文武具啓稱臣,又令來臺王...

  • 文章李自成死事与皀角出家疑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陳作鑑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李自成 死因考证 皂角寺 出家疑案 历史记载

    关系人物若是巧合耶?其为同一人明甚,是则塘报与疏,孰是孰非,总之李自成死事之迷离扑朔,实有不可捉摸者。湖南石门县皀角鎭,有皀角寺,寺后一墓碑,书奉天和尙,相传即系李自成,以自成尝称奉天倡义大元帅也,寺有自成诗集,积久蠹烂,惟咏梅花诗尙存,余杭章太炎先生得其诗五首,幷言其诗无草泽粗犷之气,似学童初为诗者,亦擧事无就之征也云,是先生直认自成死事之非实,而出家煞有事,先生为一代朴学大师,其所发明,自不能使人不信,况当时自成部曲,幡然反正,其众悉归何腾蛟,一时诧为异事,亦

  • 文章天外來客 多重角色的蘇曼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沈淦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苏曼殊 革命 刺杀康有为 出家 反日志士

    极力劝说他跟父亲回去,苏曼殊就不辞而别,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他在香港的这几个月中很少外出,对港岛、九龙一带的道路根本就不清楚,因此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迷了路。谁知又过了几个月,当他神情疲惫地再次回到报馆时,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已经削去头发、缁衣披身,成为一名和尚了。他原名苏戬,字子谷,学名玄瑛,曼殊只是他出家后的法号罢了。原来,他离开香港后,就步行来到东江惠州某地,投身于一座古刹之中。这间小寺庙早已荒凉破败不堪,不但没有寺产,而且距离

  • 文章柳智宇——當代特立獨行的湖北籍北大校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9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湖北籍北大校友 柳智宇 数学天才 剃度出家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存在状态。就个人来说,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觉得他们天天在那里闹腾,太没意思了。这也是一种出世。有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柳智宇曾任北大耕读社社长,龙泉寺与耕读社素有渊源。曾一手创办耕读社的北大二〇〇二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毕业后就在这裏剃度出家,他的父母也住在寺院学佛。北大网路未名站讨论区里,一名学弟回忆与柳智宇交往的点滴,并发出「世间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多了一个圣宇大师」的赞叹。柳智宇发给他中学语文老师周文涛《观功念恩日记

  • 文章到處佛法到處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悟道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旧友回忆 佛教 佛缘 功德圆满 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法会 立功立言立德

    上山。兹因到达山上时间较迟,已是用餐时间,我们到达餐厅,二层楼约二百桌以上,均已人满,坐无虚席。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系悟公传法弟子,带领祝寿团僧十余位向悟公祝寿。祝寿会上宣布,悟公成立奖学金捐助款百万元,可谓功德圆满,仁者必寿!悟公俗姓李,学名俊英,河南省商水县大李庄人氏,十四岁追随师父能静和尙赴湖北竹溪观音阁出家,法名仁恩,法号悟明。能静师父原系军中少校营长,曾驻军商水周口一带,与悟公尊翁甚笃,后因感于滚滚红尘则出家为僧,民国十四年能静师父藉朝五台山之便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