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例举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諺語是從日常生活、社會現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聯想中總結出來的。揭示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概括了立身處世的道理,揚善棄惡,是非分明。不但語言純樸,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簡單,深含義理,富有韻味,既繼承了漢民族俗語的風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獨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氣、質樸,每當獨自吟誦,又感到平易、親切、感到它有一種天真的勁頭呢,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勤儉諺:食不窮,穿不窮,無划無算一世窮。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早起三秋當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漫談避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若谷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追根索源 事例举证 时过境迁 畅所欲言

    國人之有避諱,可上溯至西周時代,至秦漢已相當普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避諱之對象多爲帝王高官或少數聖賢,亦有對不祥或不利的事而避諱者。公元一九七五年底,湖北省雲夢縣出土的秦代「語書」竹簡之中,有「以矯端民心」及「毋公端之心」字句,其中「端」字,原應是「正」字,因避秦始皇名字中的「政」字而改成「端」。秦始皇改「正月」爲「端月」。漢朝開國皇帝名劉邦,爲避其名諱,所有文書中的「邦」字,都變成了「國」其妻呂后名呂雉,「雉」本爲當時人們對雞的稱呼,於是只好另造一「...

  • 文章中華文化與嶺南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甘鑑溱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剖析岭南文化 例举中华文化 溯本清源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歷史,源遠流長,向以漢族為中心,故中華民族以漢族為代表,而中華文化亦以漢族為根源。在歷史上,中國雖會兩度為外族入主,但不獨未能改變中華文化,終且為中華文化所同化,具見其基礎穩固,植根深厚。現代學者會以中華文化孕育嶺南文化,提出精闢論著。筆者雖學識膚淺,但亦以僅就所知,執筆為文,略抒己見,以冀抛磚引玉,就敎方家。攷嶺南文化之成,可從地理環境,與歷史遞嬗言之。就地理上言,廣東省位我國大陸疆土之南極邊陲。東南瀕海,海岸線極長,氣候潮濕。沿海...

  • 文章足跡到處總是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潘善福 《展皓诗录》 诗词例举 救国育民诗词

    瑞金 朱先淦辛已六月,收到漢詩名家潘學長善福先生,郵寄「展鵠詩錄」第一集,如獲至寶,立即捧讀,計有七百八十多個題詠,佔幅三百三十多頁中,分五言古體、七言絕句、律詩、和韻,聯與句等諸種體式,內容更包羅萬象,述志、感時、記事、五次返鄕探親、本島及世界各地旅遊、抒情、寫景,俯拾眞材實料,理出漢席大餐,使讀者酒醉飽,眼界大開,而弁言及跋言,簡明扼要,恰到好處。並未請名人作序及題字,樸實無華,一新耳目。特有所感:一、其詩言志,救國育民:生今盛世,戰亂頻仍,目睹,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