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塔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感賦七律二首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釋明慧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千佛塔 端午节 屈原 散文诗联

    庚午端阳梅州诗人雅集筹建千佛塔感赋心香一瓣感隆情,诗会端阳喜结盟。缁素同吟欢雅集,文情并茂耀长庚。迁移宝塔宏图展,创建名山众力擎。善信壮哉开净土,金钟一击启天声。端午节吊屈原世人皆醉吾独醒,清浊何须察太明。海合污流容百脉,镜无尘垢摄群情。离骚一曲愁肠断,哀郢千秋正气呈,逝者如斯空叹息,龙舟岁岁吊忠贞。注:右诗作者释明慧,为现代梅县女诗人,所作系曾一萍先生提供,为促进两岸岸文化交流,特予刋出。

  • 文章梅州市千佛塔诗联新作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釋明慧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州市 千佛塔 散文诗联

    一.梅州众居士,护持千佛塔兴建,出钱出力,积极奉献,自带伙食,轮流値日,劝人种福,筹集资金,数年如一日,善心至为感人,乃以诗赞之:聚沙成塔勇争先 寒暑风霜不计年普劝十方匡盛举 咸称千载结良缘惜衣惜食勤修善 度己度人集福田众志成城昭日月 永留功绩在人间二.千佛铁塔文物迁移庆赞千佛护持雨忽晴 高瞻远瞩倍轻清千秋文物光华焕 万里云天宝塔擎一脉韩江飘玉带 半空瑞霭笼梅城钟灵毓秀山川丽 炮竹飞腾动地声三.千佛宝塔落成剪彩庆赞隔宵风雨扫凡尘 大地春回万象新梵呗声中喧

  • 文章《三晋古塔》评介佛塔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相融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楊富學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三晋古塔》 书评 佛塔 文物介绍

    山西多佛塔,闻名久矣。佛教传说,印度阿育王曾造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中国有十九座,其中山西占其五。它们分别是姚秦河东蒲坂塔、晋州霍山南塔、齐代州东古塔、幷州净明寺塔和幷州楡社塔。而更闻名于世的则是山西应县佛宫寺所存建于辽清宁二年(一〇五六)的木塔。长期以来,学者多心向往之,但想全面了解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缘亲眼目睹其眞容的更是为数极稀。有幸的是,这一缺憾通过近期面世的《三晋古塔》(总策划:白长福,主编:李安保、崔正森,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书

  • 文章中华第一佛塔——天宁宝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7期  作者:錢月航 徐夏  出版时间:2007-05-15
    关键字: 第一佛塔 天宁宝塔 开光庆典 介绍 佛教

    了佛教中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所有的阳数,塔高一五三·九五米,十三层的天宁宝塔达到了佛教的最高等极,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佛塔」。天宁宝塔前的广场上,矗立著两根重达二〇〇余吨,用整石雕刻而成的擎天九龙柱,柱高一九·八米,直径二·六八米,柱身刻着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九龙灌浴的喜庆场景。这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整石雕刻而成的石柱。塔前广场的「观音苑」里排列著三三尊观音菩萨应身像,周围还有许多活泼可爱,生龙活虎的小弥撒塑像。这些出于从事观音

  • 文章梅花香溢梅州城——梅州賞梅導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丘波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梅州 赏梅之旅 千佛塔旅游区 梅花

    生物系师生配合教学实践参加管理,梅树生长很快,已成梅林,花开时姹紫嫣红,树丛间传来朗朗书声,成为校园一方美景!位于梅县城东的梅州市警官学校,而今也是梅州的赏梅胜地,起步迟而起点高,近几年校园内外栽下了上千株梅花大树。或从邻近废弃果梅园挖取三、四米高的梅椿栽植转接花梅,或从外地引进二、三米高的梅苗大椿种植,三、四年功夫校园已是梅林包围、梅花飘香的天地!梅城东郊山上的千佛塔旅游区更是梅州赏梅景区,台港乡贤和众多热心人士捐资为千佛塔周围广植梅花,先后建起了两面梅花山

  • 文章崇福晚鐘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2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崇福寺图景 南渡募捐 松湾古地 报恩堂 千佛塔 崇福晚钟

    的神像,各高约有二十尺,中座为一相当宽大的弥勒佛坐像,笑容可掬。再进去,右边有个「钟楼」,悬有一「善庆」的匾额。有一口大钟悬挂在楼上,高大过人,敲起来,钟声宏亮,听说,在二十里外的洛阳桥一带都可听到。左边是「福禄阁」,寺僧在这阁上置一大皮鼓,以和大钟相对,作为晨钟暮鼓。再从右边走进去,有一个客室和「报恩堂」,堂左有一座塔,名「应庚塔」,又叫「千佛塔」,建于晋朝。这塔共有七级,用粗石所造,不太高,匠工也很粗糙,塔尖略歪斜。据寺僧说,这塔尖能照易数之利而欹斜。斜向

  • 文章種梅集錦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种梅 梅花协会 千佛塔 东山中学梅园 影像资料

    注:东山桥梅花盛开)(注:台北市梅县同乡会温怀粦理事长与梅州「梅花协会」丘波秘书长(右))(注:千佛塔梅花一角)(注:东山中学梅园植梅)(注:(右)侯嵩生教授自武汉押运苗6000株至梅州种植,背景开了一朵梅花)(注:植梅一角)

  • 文章佛塔植梅捐款乡亲芳名(附表七、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千佛塔种梅 捐款名单 会务报告

    附表七:植梅款(週轉)科目508號 民國86年附表八:植梅款(現金)科目310號 民國86年

  • 文章今古一園梅——同安梅山散記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梅山 《游梅山寺》 《同安县志》 朱子祠 婆罗门佛塔

    国际朱子学」的学术研究活动也正方兴未艾。五婆罗门佛塔。原在县城西安桥北侧民居墙壁,一九八六年迁于梅山寺前右侧约五十米处。《同安县志》卷五引明何乔远所著《闽书》载,西安桥(西桥)「宋元祐间(一〇八六至一〇九四)邑人许宜、僧宗定所建。长一千余尺,石梁九条,通水十八门,护以石栏,鎭以石塔,憩以二亭」。许宜号西安(一〇二一—一一〇〇)是西汉驻师潆城(今同安小西门)许潆将军的三十二世孙,也是宋代朱熹高弟许升(号存斋)的曾祖父。据明刘汝楠《修建宋儒许存斋先生墓道碑

  • 文章滄海桑田話金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紅柱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观音寺 谢老佛塔 金牛顶 风景名胜

    此建筑群皆为观音寺,以讹传讹至今。二、仙老佛塔连谢老谢淳法师是云台山中兴祖师,云台山有谢老佛塔,对此谁也不会提出疑问,但是否建在后顶却値得一议。志书及土人倶言前顶西涧有谢老塔院,但后顶亦有一座俗名仙老佛塔的遗址。想谢老法师涅槃时,其徒会不会遵从其遗训,在前顶西涧修一象征性纪念塔,又在后顶这西涧中修一安所。想当年谢老谢世时后顶之盛不亚于前顶,极目四顾,群山俯首,满目苍松青翠欲滴。西涧边水流有致,风竹摇曳,细听佛号可鉴,正是佛子长眠之所。据清人志书载:在金牛顶西岭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