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仙岩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仙巖勝蹟憶前遊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仙岩 名胜古迹 诗词

    仙巖在瑞安縣的塘下區,有仙巖寺、梅雨瀑、雷響潭、龍鬢瀑等勝蹟。與我的家鄕永嘉城區相距不過五十多里。大槪是民國二十二年的夏天,那時候我尙是就讀於小學的十一歲的孩子,因爲學校擧行遠足,纔第一次到仙巖去,在幼小的心靈中,雖還不甚能領略山水的情趣,但也已覺得仙巖確是一個好所在:仙巖寺的雄壯,梅雨瀑的神奇,以及將鞭炮投入雷響潭,聽那轟隆隆的「雷鳴」與在龍鬚瀑前那一碧如翠的一泓碧流旁邊的戲水好玩,這些都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烙下深刻的印記。仙巖旣然與我的家鄕近在咫尺,照...

  • 文章仙岩洞战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0期  作者:陳原 出版时间:1970-12-20
    关键字: 仙岩洞 剿匪 黄金满 招安

    临海县东鄕花街,旧时建有巡检衙门,管辖山区各鄕鎭,以防匪徒窃据,民国以后,局势安定,已无股匪占寨为王之事,此署遂为废墟,四围墙石,被邻近之人陆续搬走,荡然无存,惟有衙前照墙(亦称麒麟墙)一堵,岿然独立,如鲁灵光殿一般,地人以为神据其上,敬之拜之,不敢毁弃,亦一奇蹟也。此地为临海通健跳之要道,来往旅客不绝,每于夕阳将下,暮霭遥笼,鸦鸟飞翔,山林掩映,凭吊古迹,独立苍茫,令人生兴亡之感。却说距花街以西十余里,有仙岩洞在焉,地虽幽邃,洞不甚广,约可容数百人住宿

  • 文章溫州高僧與名剎興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江心寺 能仁寺 密印寺 仙岩寺

    我國佛教源于印度,傳于西漢之季,興于六朝,而盛于隋唐。佛教宗派甚多,以「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爲最著。「天台宗」係南朝智者大師所創,大師曾居浙之天台山,故名。溫台毗鄰,傳入較早,信奉頗衆。唐宋之際,吾溫佛教昌盛,高僧輩出,據乾隆《溫州府志》載,有高僧七十九人。冒廣生撰《永嘉高僧碑傳集》,頗爲詳盡。本書始于唐初天台五祖章安尊者灌頂,終于清乾隆年間江心寺住持通榛,凡一百四十二人。內唐十四人、五代九人、宋七十四人、元十二人、明二十六人、清七...

  • 文章仙岩寺巡礼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諸葛達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雷响潭 仙岩寺 梅雨潭 龙须潭

    仙岩在温瑞交界的大罗山之阳,景色秀丽,一千多年前就名扬四方。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著名的古刹仙岩寺,初建于唐贞观间,矗立在东西积翠峰中,是一处佛门圣地。名刹仙岩寺,曾多次修建过,原有五进,前为金刚殿,中为大雄宝殿,寺西有朱熹题的「溪山第一」牌坊。相传黄帝轩辕氏在此炼丹。宋代高僧安楞禅师,经常骑虎入山门,据石经讲。至今留有炼丹台、系虎岩、伏虎门等古迹。胜地神话,更添游兴。仙岩寺四周古迹名胜以梅两潭、雷响潭、龙须潭和喷玉矶最为出色

  • 文章宜黄仙岩山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宜黃台辦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宜黄县 仙岩洞 读书堂 王安石

    在宜黄西北郊两公里的黄陂桥村,有一通体紫色的巨大石山耸然而峙,横亘东西。远望如长虹卧波,近看似苍龙飞天。在山腰有一奇特天然岩洞南北对穿,俗称「仙洞」。人们顺势在此修建寺庙,故又称「仙岩山寺」。仙洞入口宽6米,高5米,内高10余米,宽20多米。洞门两侧有对联曰:「霹雳警雷横穿千古仙石洞,叱咤雄风纵观百代读书堂」。进入洞内,只见洞顶石壁凌空倒悬,好似穹芦盖顶,洞低平整舒展,足有上千平方米,遂成天然厅堂。这里冬暖夏凉,风雨难侵,可容千人。明代仙岩山上就建有寺庙

  • 文章記青城道人李八百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0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青城道人 李八百 天师洞 仙岩洞 青城山

    李八百,佚其名,道號玄眞子,乃靑城山一雲遊道人,在道士中屬潛修丹道一派。來去無定時,落迹無定所,惟以天師洞、上淸宮,及靑城後山之仙巖洞爲住緣較多。在天師洞與仙巖洞均有丹房,惟仙巖洞之丹房,與其謂之爲丹房,無寧稱之爲丹洞,較爲恰當,以其係在仙巖洞內最後一洞之第九洞也。第五洞前,有一廣闊尋丈有餘之坦坪,天然光線自巖頂透入,巖壁石乳與石畫,遍處皆有。第一洞卽爲煉初層丹法之地,次第而前,至第九洞,丹成方得出洞離山,雲遊四海。遊山人士,多以前山爲止,遊後山者,百不...

  • 文章西有十八洞可由鼓嶺下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鼓山 千佛庵 仙岩 岩洞

    出寺门向右拐湾,沿香炉峯汇进,沿途有许多阁楼和岩洞,通称「十八洞」的鼓山名胜,即在此势。因为路途稍远,所以非健行者,均无法一次游毕全程,昔时物低廉有钱者可雇肩舆代步,有八角或一元即可。实际上所谓十八洞不过是统称,如果详加统计,则有下列名胜:计达摩洞,无诤居(即千佛庵),福泉庵,八仙岩,刘海台,金蟾洞,桃林,葛仙岩,曼倩居,南天门,伏虎祠,降龙洞,灵峤石,玉笋蜂,太乙洞,木公王,卸甲石,合珪石,三会塔,空洞,翠蜂阁,莲花亭,紫竹亭,北斗岩,华巖岩等。山顶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