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6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财经」推崇同乡刘先先生政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刘先云

    刘先先生大冶人,在大陆时期,曾任湖北省政府秘书长,来台后,复任台湾省政府敎育厅长多年。去年台北市改制为院辖市后,被任为首任敎育局长之初。适値 总统明令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敎育,虽此一任务艰巨,时间迫促,而刘先生当时以『拓荒者』的勇气与毅力,毫不迟疑地挑起这副担子,而且一年来成果辉煌,固为北市敎育前途幸,亦吾鄂之光,特将「中国财经」本年九月五日所载「台北市改制后敎育面面观」原文中摘要转载,以志刘先生之政绩。·编者谨志·

  • 文章刘公先先生赞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刘先云 赞诗

    亭为悼念刘先先生作赞一篇。

  • 文章我最深感念怀念的长官长者——刘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胡勉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刘先云 感恩 怀念

    大专青年学生随政府撤往湘北鄂中鄂西,有幸参加战地青年服务团,在宜昌获悉堂叔胡兆和公在此,乃转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分团工作,旋调恩施分团股长,因逯乐山主任之奖助,保送赴重庆参加中央青年干部学校受训,结业后回鄂西利川分团任书记,嗣调钟祥分团,三十四年七月奉调光化分团主任,尚未赴任,八月日寇即已投降,我即专文呈请湖北支团改调安陆或梦分团,藉以回乡与祖父母团聚,并函恳刘先公书记成全批准,并述明情愿降调为书记或股长以达成返乡团聚之目的,刘公怜我愚孝,获调安陆分团书记,因此

  • 文章杨展先生奠仪捐赠山东文献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杨展云 奠仪 捐赠

    杨展先生追悼会,遵嘱不收奠仪,邮寄杨府之奠仪一万四千八百元,亦由家属捐赠山东文献社。兹志寄送奠仪者之芳名如下:白权先生、陈华川先生各三千元,陈绍辉先生、陈礼中先生各二千元,许鸿文先生、沈毅小姐、萧焕复先生、戴之甫小姐各一千元,彰化田中鎭农会八百元。

  • 文章怀念杨校长展老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5-03-20
    关键字: 杨展云 恩师 怀念

    山东留下了读书种子。我们都十分感念他的恩情。我把最近才撰写的回忆录中有关部分文字摘录出来,刊载在山东文献裏,让山东鄕亲们,更能明了杨老师对山东文化的卓越贡献。他应该是这一代山东人的伟大导师,流亡学生的恩人。一、为山东留下读书的种子杨展先生,字鹏飞,他是国立湖北中学的第一任校长,也是全体山东流亡学生的恩师,没有他的策划领导,数千位山东流亡学生,不可能得到去后方唸书的机会。杨校长,原任山东省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长,七七抗日战争发生后,平津等地不久沦陷。他在教

  • 文章編者小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先民 雲南

    □关于山东先民是否移自南,本期刋出史仲序及战庆辉两位先生的大文,虽然说法相反,但皆言之成理,希望各界鄕贤再提供证据。□本刋迭接作者来函抱怨,认为编者取稿有偏见,或指为少数人包办。谨郑重声明,绝非事实。本刋园地公开,欢迎任何有关吾鲁之稿件,只要有价値,一定优先刋出。

  • 文章前国策顾问刘先先生挽诗有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3期  作者:陳濟民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刘先云 挽诗 仙逝

    收录刘先先生几位好友为其所作挽诗几首。

  • 文章五三七件档案见证台胞乡情离乡半世 纪仍自称「大冶刘先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孝武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刘先云 档案捐赠

    十日,省档案馆公布了由我省籍台胞刘会梁先生,代已故父亲刘先先生捐赠的五三七件珍贵档案。令人感佩的是,虽漂泊海岛已逾半世纪,老先生的信函书法,落款始终是「大冶刘先」。记者看到,这五三七件档案包括委任状及证书、信函、照片、布标等。其中「八年抗战胜利纪念」勋章,蒋介石、李宗仁、严家淦、蒋经国、阎锡山等人签发的委任状,陈立夫等人的亲笔信及部分老照片等尤显珍贵。据介绍,刘先是我省大冶县南乡(今黄石市)人,曾担任台湾「教育部」常务次长、考试院秘书长、台湾

  • 文章陈幼的诗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7期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陈幼云 诗歌

    陈幼的诗焚袱记 壬午中元 陈幼一别中元六十年,秋尝有幸拜坟前;包袱焚化传家敎,老屋倾颓应瓦全。归根已遂寻根愿,落叶能否伴叶眠;时代巨涛仍未静,茫茫小草欲呼天。其二愼终追远说前因,木本水源各有根;祖德深恩难报寸;亲情厚爱久弥温。唯将忠孝传家永,尤赖勤劳立足跟,堂训敦仁应确守,流芳千古在陈邨。钱塘观潮东来争看海宁潮,千古奇观动地摇;白浪横江如匹练,漫天汹涌撼霄。滚滚涛声动地来,惊天骇浪轰如雷;胥门怒吼传千古,遗憾难塡艳潋堆。一路行来到海宁,江南江北任勾

  • 文章杨展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杨展云 就读 督学 播迁

    先生名展,字鹏飞,山东省城武县人,生于民前十三年(淸光緖二十五己亥,一八九九)十二月初五日。幼资敏,及长,于民国三年(一九一四)考取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后改名为省立菏泽中学)四年制新生。因前此乃就读私塾,苦乏自然科及数学基础,遂自动降入五年制预科一年级。民国八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十年入本科政治系,于民国十四年毕业。方其就读中学时,即获恩师王鸿一(朝俊)先生器重。鸿一先生为同盟会先进,山东教育名宿,在华北早负重望,目击农民生活艰困,主张先养后教,拟从西北移

共1613条记录 1/16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