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院共返回2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博学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渭仙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博学书院

    校长。校区内有一座精致的小礼拜堂,每値礼拜时间,如果遇上孔洋人,那是非进去坐坐不可的。敎会似乎经常派员来学校视察,对所聘敎员资格,审核得很认眞。因为待遇较一般学校高,又可配住一幢漂亮的小洋房,所以有许多名敎授甘愿降格来任敎的。当时校中惟有敎务主任周先生的学历,仅为本校「书院」时期毕业。据说某年来视察的洋员认为与规定不合,曾面询周先生是否有其他特长,周先生答以能背诵全本英汉模范字典。洋员不信,结果当场试验,周先生背了整个上午,还不曾背诵三分之一,可把洋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 文章陶龕追憶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德宣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湘乡 书院 涟滨书院 东皋书院 东山书院 双峰书院

    和补充。特先陈明:湘鄕文风很盛,一般人常以为系由于文正公的道德文章功业勋名所带动,殊不知在文正公以前,湘鄕文风即已很盛,甚至于我们可以说,文正公之所以成为文正公,也是受了湘鄕文风的培育。湘鄕共有五个书院,即涟滨、东皋、东山、双峰、涟璧。这五个书院的设置,除东山外,余均在咸同以前。兹谨分叙如下:一、涟滨书院:它是湘鄕最早的书院,远在南宋即已设置,初名涟溪,院址在县城昆仑桥,后迁至仓门前,以其地处涟水之滨,遂易名为涟滨,性质为县学,前清的所谓秀才(童生)的考试在此

  • 文章嵩阳书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四大书院 书院古树 崇阳书院

    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四八四年),名”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隋炀帝大业年间改名”嵩阳观“又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宋太宗至道年间赐名”太室书院“宋仁宗又赐名”嵩阳书院“,与”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为天下四大书院,理学大师程颐、程颢,名政治家范仲淹、司马光等,均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文风鼎盛。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城北三公里的太室山麓峻极峰下,两侧峰峦环绕,前有双溪汇流,院内有汉武帝所封”将军柏“两棵,阅世

  • 文章文华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期  作者:盧春芳  出版时间:1967-07-10
    关键字: 文华书院

    編者按:本文作者盧春芳老先生,今年八二高齡,於閱讀本刋徵文啟事後,自動撰寫本文寄交本刋發表,其内容彌足珍貴,其熱情尤為感人,謹附數語,以誌謝忱,並寄望我同鄉先生有所效法也。

  • 文章古代贵溪的书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陳炎成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贵溪教育 古代书院 象山书院 桐源书院 玉溪书院

    贵谿敎育素有盛名,据史籍记载,在贵谿创办最早且较有影响的正规学校,是北宋庆历四年(一〇四四)在县城东面申义坊兴建的文庙,尔后改名为学宫。该所官办学府,历时八五〇年之久,明成化间曾被称为「江右学宫之首」,可见其在敎育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然而在贵谿敎育史上影响较大者■古代的书院。现将大致情况开列于下:一、象山书院象山书院的前身叫象山精舍,系南宋著名敎育家——陆九渊于宋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创办于今江西贵谿上清镇东面的应天山。陆九渊因见山形「宛然巨象」于是易应

  • 文章浙江的古代书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古今柏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浙江书院 教育历史 书院历史 瀛山书院 敷文书院 紫阳书院

    书院,亦称「精舍」、「学堂」,是我国古代民间或官方所办的讲学肄业之所。书院之名起于唐,而书院之盛则始于宋。唐玄宗曾在京都长安建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作为朝廷藏书、校书之所。唐代一些儒士也将自己读书治学之所称为书院。这些由民间个人创建的书院,有的在后来便公开收徒讲起学来,因而演变成一种专门的敎育机构。发展到宋初,就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等闻名天下的书院书院敎育从而也就成为一种有别于官学、私学的敎育制度。这种

  • 文章山西书院文化的历史流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王志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山西书院文化 山西书院发展史 傅山 三立书院

    一、初创时期的山西书院我国最早的书院,据正史记载,首推唐玄宗于开元六年(七一八)设置的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其主要职能是收集、保存古代遗书,编辑、刻印儒家典籍,订正国家典章制度等。它设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等官职,实际上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和藏书、档案机关。以此为肇始,许多高官争相设立书院,其实就是建立一个顾问班子、智囊团。这样就使书院之形式迅速普及。宋以后,书院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从顾问机关变成了讲学、肄业的场所,成为封建教育体系

  • 文章清代的书院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正藩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书院 改制 清代 戊戌政变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复盛于淸;如府厅州县,无不有书院之设,省会或多至三四所。淸之季世著名之书院,浙则有诂经精舍;粤则有学海堂及广雅书院;直则有天津之学海堂,保定之莲池书院;苏则有江宁之钟山书院,江阴之南菁书院;蜀则有尊经书院;湘则有船山书院;闽则有致用书院;皆专课古学,人才蔚起。其为表彰学人学派而设者,则东林之于杨时,关中之于张载,蒿庵之于张尔歧,船山之于王夫之;如此类者,不可胜数。又如鄂之经心,浙之求是,沪之龙门,课及新学,则又随时势所需

  • 文章宪政先声张知本与两湖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0期  作者:張知本 王鈞章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张知本 两湖书院

    前言》鄕前辈江陵张怀九(知本)先生,出生于民国前三十一年正月廿二日,六十五年八月十五日逝世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九十有七岁。先生少有神童之誉,束发受书,过目成诵。年十三即补博士弟子员,一时传为佳话。嗣毕业两湖书院,游学日本专治法律,学以大成。历任湖北首义时司法部长、湖北省政府主席、司法院秘书长、行政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部部长、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兼宪法草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法科大学、江汉大学、上海

  • 文章漢口博學書院校况報導二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博学书院 报导 文化

    編者按:本文二則,對過去在大陸時期,辦敎育者的認眞負責態度,對中學生生活記述也極詳盡,由此可見那時求學與現在求學的環境有何不同,也可了解當時爲何沒有所謂太保太妹?

共223条记录 1/2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