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生报国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曾虛白先生八十雙壽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74-10-20
    关键字: 伉俪八旬双寿 寿同松柏 书生报国 政坛之硕彦

    舆论,扢扬风雅,扶持名敎,匡辅人心,皇皇著作之林,乔柯常峙,岳岳文章之府,巨帜高擎,是曰艺苑之先进。皋比论道,传绝学于将衰,虎观谈经,振斯文于欲坠。盖自民廿以还,迭主名黉,蔚成多士,广文耐冷,郑虔有三绝之称,国子甘贫,昌黎惟一勤是励。拓讲堂于上舍,鳣集呈祥,式冠冕于南州。凤仪绍美,是曰士林之宗师。溯自抗战之初,中枢方侧席求贤,书生报国,轻性命于请缨,志士乘时。策功名于磨盾。先生始应最高戎幕之聘,主持国际宣传,燃犀则一瞩无遗,倚马则万言立就。孝嵩露布,大慑夷情

  • 文章文章报国的林幼琴先生

    来源期刊:《同安》 第37期  作者:陳常煜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文章报国 杯葛政策 民史馆编辑 书生报国 同安才子 组织大风吟社

    义愤填膺,林总编辑奔走呼号,口诛笔伐,宣示华侨群策群力,誓作祖国后盾,抵抗日本侵略之决心,善尽书生报国之天职。民国廿六年(一九三七年)返梓探亲,不久「七七事变」、翌年五月十二日厦门沦陷,海运中断,要津梗阻,乃定居故鄕,韬光养晦。初时因尙有少许侨汇接济,生活无虞,及民卅年(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群岛相继沦陷,侨汇接济中断,生活顿感艰难,他仍处之泰然,时与苏万灵(同安县志协修),吴珣甫、陈廷香、王道垚、李烺焜、郑少掖、黄模庭、许荣

  • 文章(開卷有益)孫敎授的見解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高希均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书生报国 经济学出身 富而好礼 群我伦理 元智大学担任教授 伦理价值

    书生报国,初试啼声,即受到层峰的赏识,这使他走上了担任公职的不归路。他的有形的成就可以拿他出版的著作及重要职称来衡量;孙敎授眞正的贡献是鲜为人知的。他在舞台的幕后,在台湾经济成长的关键时刻,提出过很多重要的自由化政策与理念:包括所提出的「国际化、制度化、民营化」;在台湾转型时期,他又提出并推动「富而好礼」的社会、与「群我伦理」。即使在他担任公职期间,不论多忙,只要是他接受的演讲与答应的文章,都出自他自身的构思与手笔,这实在是难以坚持的自律。孙夫人常常形容:「晚饭

  • 文章书生报国的潘公展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章楚業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潘公展 生平家世 聪明好学 书生报国 创办上海晨报 创办华美日报 关心教育 出版言论选集

    **,实施宪政,建设国家,先生与国人无日不在艰难困苦中,尽最大的努力。在美阐扬文化赤祸蔓延,大陆变色,先生偕夫人赴美,集合了几位好友创办华美日报,以「詹詹」笔名撰著专论,阐扬中华文化,贯澈**素志,不顾毁誉,不计得失,克服一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困难,集编译、评论、校对工作于一身,复奋其如椽之笔,批评时事,纵横议论,横扫千军,尽书生报国之本分,使中华民族正气永留于人间。民国五十一年夏,受推重担任纽约孔学硏究会会长,辟斥西方亲匪学人强欲牵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力战洋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