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文化共返回18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拔林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拔林寺 佛教文化 民间传说 两岸文化

    新建 唐子安我国佛教,始自汉明帝,永平年间,派遣使臣蔡愔,前往天竺(印度),取得佛教经典,归国后,奏准建佛堂,译经讲道,良以其明心见性,得无上正觉,普度众生禅旨,取得国人共识,信徒日增,皈依者也日众,捐建佛堂,普及各地。台视星期日播映大陆寻奇节目,庙堂佛堂;诵朗经典,顶拜礼仪,与台湾所信奉祭式,各种法制,全部一样,并无差异。嘉义妈祖出巡,两岸交流;极为热烈,其渊源悠久深厚,由来有自也。家鄕与安义交界牛头岭,下坡地方,有一小庙,名曰「拔林寺」,殿堂高悬

  • 文章大埔文藝界雅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楊燕秀 簫紹彬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文艺 文化交流 两岸文化 文坛集会

    共同灌溉培植优质文化花朵,今后在会刊上多增加乡情内容而增进相互交流。使会刊在世界各地埔邑侨界及两岸乡亲皆能一睹为快。席间,大埔诗社副社长蓝巨案呈敬“万水千山;桑梓情深”条幅与罗理事长。同时,在海岸两岸炎黄子孙浓郁的文化氛团中纷纷即席赋诗,气氛热烈,如谢如剑陈与罗理事长即席唱吟朗诵即兴诗句:钟灵毓秀灿茶山,四海同俦刮目看。继火传薪兴艺苑,以文会友振骚坛。宏扬国粹文明启,培植新苗桃李欢。两岸文化原一体,春风春雨百花繁。又赠《大埔会刊》主编廖崇希词长的诗句

  • 文章江西同鄉會屆滿五十週年輝煌成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 五十周年 兴建会馆 《江西文献》 两岸文化

    台海,力谋挽救文化浩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对文献,慷慨捐助,支援金钱,或贡献心力,踊跃撰文惠稿者,并感谢订、阅读者的爱顾与支持,使其永能如期出版,而快速成长。江西文献对两岸文化交流,功效至伟,已备受大陆人士之爱慕,争相阅读,如获至宝。不过尙有待加强之处,如加强中青年鄕亲之联系,鼓励中青年鄕亲参与文献工作,将来作为接棒人,怎样扩大至台湾及海外鄕亲通讯与联系工作,统合同鄕力量,怎样加强大陆故鄕各种资讯之报导,以上这些繁琐工作,希望在全鄕亲大力支持

  • 文章田家炳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永和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传略 教育慈善 公益事业 两岸文化

    原載履仁崇義的田家炳一書,共分十八章,本刊分期連載,以饗旅外鄉親續八—編者—

  • 文章两岸交流)阙里朝圣记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華思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世界孔子后裔联合会 京福高速 曲阜朝圣 诗书礼乐厅设宴 孔裔大会 祭孔大典 两岸文化

    大会留下珍贵纪录,并传为佳话。杏坛惜别 感怀良多在离别曲阜前夕,孔子硏究院孔祥林副院长突来访,主要因先前去济南电视台,有关儒学与祭孔礼仪等影卡急需作最后补正,而与参访孔裔代表失之交臂,故特赶来名雅杏坛约定当晚再来餐叙。谈到孔祥林副院长,是十年好友,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中山东旅台90万人最早知名的文化使者。笔者日记中清析地记载着:「1995.4.25.孔子博物院院长,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林,陪同山东文化厅吕常凌厅长来台北举办「孔子故乡四千年文物大展」,展

  • 文章海峡两岸共鄕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楊紹武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文化演出 秦腔 两岸交流

    作为同宗同族的华夏子孙,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须一声鄕音呼唤,便会在心中荡起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波纹。这其中除了血缘的联结,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让同。对文化的让同,就是一个民族的最本质的凝聚力之所在。壬申年正月十二日的晩上,古城西安易俗社的剧场内,座无虚席,大家兴趣盎然的观看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参加演出的有易俗社的骨干演员外,同时还有远从海峡对岸赶来的台湾同胞。两岸秦腔艺人连袂献艺,同吟秦腔、共唱鄕音,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而激动的掌声。这是自一九四九年

  • 文章两岸交流)祝福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圆满成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袁文傑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两岸文化交流 两岸同心 书画交流展

    联文:翘首两岸同心命,放眼万世开太平。动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先贤宋儒张载,毕生践履号召的期望目标。是我辈读书人,无人不知的箴言。是艺文同道,默默耕耘的志业愿景。本此意念谨在海峡两岸书画文物交流大展之际,撰此期望楹联致敬致贺,用为两岸文化交流,略尽伐鼓启程,摇旗呐喊之义。期望:同心:立天人合一的心,立自强不息的心,立继往开来的心,立万世一统的心。同命:立血浓于水大本一源的命,立生死荣辱休戚相关的命,立尽己利群同舟共济的命

  • 文章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0期  出版时间:2010-01-15
    关键字: 海峡两岸 两岸关系 政局 文化交流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分享与传承共同的血缘、语文、历史与文化,但海峡两岸隔海分治迄今已经六十年,期间目采取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与经验有很大的不同,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交往来相互了解。现阶段任何躁进的政治选择,不论急统或急独,都会引起严重的对立与纷扰,没有一方可以获利,周边国家也连同受害。在两岸关系上,英九一向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不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

  • 文章我对台湾客家文化新推展的认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定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传承

    我系旅居在广州市工作的梅州市人,自幼在梅州长大,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原中山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本科毕业。虽然离家日久,可是我对客家话始终没有改变腔调,因为我知道客家话是祖宗母语,系客家人就不应忘记祖宗语言,正如客家前辈的誓言一样「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祖宗田卖了可以买回来,但是客家母语消失了想要回来,那就难了,这是我对客家语言的执著。海峡两岸开放商贸、探亲、文化交流等方面以来,我先后三次到台湾探望女儿。今(二

共189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