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盟會與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7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民报

    王岫老文库编列蒋永敬先生「革命与抗战史事」有关同盟会民报的言论与辛亥革命文中节述……辛亥革命是指淸末宣统三年,即民国纪元前一年(一九一一)的由武昌起义而至各省光复,以及建立中华民国和推翻满淸而言。这次革命和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革命相比较,它是用力少为时最短的一次革命;也是择选了最有效的革命战略——合谋分举;避免了历史上革命的不良破坏现象——羣雄争霸,互相兼并的现象。所可惜的,这次革命势力未能进据淸朝的首都,而澈底的摧毁其专制余毒,且将革命政权让于淸朝的遗臣

  • 文章黄侃傳(四) 東京「出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8期  作者:葉賢恩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黄侃传 日本留学 民报

    一八八四—一九一八),近代文学家,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浓厚的感情色彩。有《苏曼殊全集》。[2] (专一之驱满主义》,《民报》第十七号。[3] 《哀贫民》,《民报》第十七号。[4] 《释侠》,《民报》第十八号。[5] 《哀太平天国

  • 文章清末仰光華僑意外獲得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民报 侨胞 报纸收藏 往事回忆

    △整批的民报 △一部大藏经距今六十年的辛亥以前国内定期刋物,销行全国者,数量本来无多,而推广到南洋各地及台湾者更少。刋物种类亦无多。较可得阅者,是上海商务印书舘的东方杂志,后又出有敎育杂志。其他名流所刋行者亦有几种,如竞业旬报,胡适曾有文章在其中。基督敎会的印书刋机构,也曾出一、二种,皆不如东方杂志之风行。当时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出版之新民丛报,最有名气,国内也可得阅。革命党的定期刋则为民报,也是在日本出版的。相继而起者,各省留日学生各刋行其省份名目的杂志

  • 文章『国民报国』的典型——光明俊伟的张季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秦孝儀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国民报国》 张季鸾 百年诞辰

    今年三月二十日,是我国名报人张季鸾先生的百年诞辰,中国新闻学会为纪念这位一代报,特邀请中华民国历史学会理事长秦孝仪,在纪念会中发表「『国民报国』的典型」,以示崇敬;该篇演讲全文本刋特转载于后。

  • 文章邓家彦与中华民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邓家彦 中华民报 创办过程 历史背景

    的原因之一。一 革命开国初期的新报勃兴武昌革命军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先后宣布独立。前此遭受满淸官府限制的报界,至是始获脱离羁绊,继续自由发行。同时,各方感于新闻舆论重要,也随而纷纷发起创办新报。既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明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刋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新发行的各种报刋日益增多。计自辛亥武昌起义以至民国元年底,年余之间,新发行的各种日报,以南京上海两地为最多,计有民国日报、民生报、中华日报、共和实进报、黄钟日报、中华民报、南京狮报、(以上南京、以下

  • 文章国父与《民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兴中会 《国民日报》 民报 三民主义

    族统治,再造新中国。清光绪三十一(一九〇五)年阳历七月二十八日与宋教仁、陈天华等于东京成立《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以联络革命志士,同年七月三十日国父于日本东京召开中国革命同盟会筹备会,到会有七十余人。同年八月二十日国父于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加盟者有三百余人,公推国父为同盟会总理,正宜接收《二十世纪之支那》为同盟会机关报。不幸同月二十八日竟遭日本政府查封,同年九月三日经同盟会内部多次商讨,决定将杂志社改名为《民报》同年阳历十一月十七日《民报》在

  • 文章也來談談薛氏三兄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2期  作者:弘農民  出版时间:1984-02-20
    关键字: 薛氏三兄弟 民报 薛学海 薛学潜 薛寿萱

    七十三年一月二十日出版之鄕讯第一七一期,其中薛慧山鄕长以薜氏自己人写「吾家薛氏三兄弟」一文,其内容自属绝对正确,然所述三兄弟之名与号,与笔者手边之纪录稍有出入,谨录于后,作为补充可乎?薜南溟先生的三个儿子:长子名学潜,字育津,曾与其叔祖父福庚之子名家凤字吉士者,在邑中创办苏民报,(笔者未见过,亦未听说过吾邑有苏民报,或者出版在淸末民初之间,并因出版未久,即行停版之故。)其子寿生,曾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次子名学海,字汇东,号观澜,曾官京兆尹,后任天津交涉

  • 文章黄侃傳(五) 鄂東舉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9期  作者:葉賢恩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孙中山离日 鄂东起义 民报

    黄侃正与章太炎师议革命、学训诂之际,生母周孺人的疾病牵动了他的心,慈母田太夫人电召他还家侍疾。黄侃是个孝子,接到电召以后,回家侍母的决心很快下定;同时对革命的前途也存有忧虑。自从孙黄领导的同盟会成立之后,《民报》的极为有力的宣传,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很好。一九〇七年二月以后,同盟会内部发生了矛盾。由于清政府的压力,日本当局要求孙中山离日,名为「劝离出境」。当时,黄兴也准备离日。并且决定,汪精卫与黄兴同行,胡汉民伴随孙中山。他们在离日之前举行了一次会议,除了

  • 文章清末民初的上海新聞界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伍惠林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上海新闻界 神州日报 中华民报 申报 时报

    为保全自身,接受了这个条件,于是「神州日报」就归孙震东接办。孙是袁乃宽手下的人物。自此以后,这张报纸随着政局的推移,政潮的起伏,屡易新主,屡起变化,和辛亥前后那一个阶段相比简直是名称依旧,面目全非了。上文所敍,是辛亥前具有革命性的几张报纸。进入民国初期,上海又出现了不少新型的,以宣传革命为目标的报纸,其中声势较壮的,是周浩、戴天仇(传贤)创办的「民权报」,吕志伊创办的「国民新闻」和邓家彦创办的「中华民报」。以「民」字标名的报纸,在新闻界中有「竖三民」和「横

  • 文章抗戰時期成都的日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9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成都 《新新新闻》 《成都快报》 《新民报

    在对日抗战前夜成都即有日报五家,其中叫做「新新新闻」、「华西日报」、「成都快报」、和「新民报」的内容和销路都比较好。「新新新闻」主办人为陈斯孝,(三十八年成都沦陷时被匪杀害),颇具民间报纸的性质。日出四中张,以新闻为重,副刋的特色不多。华西日报创办于民国二十四年。是时则以刘湘为背景。主持人王白与。后来王钻绪代四川省主席,白与任省府公报室主任,华西便成为省府的报纸了,日出二大张。「成都快报」后来似和靑年团有关,日出对开二大张。还有「新民报」一种,只出两中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