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物产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北地理人文概述——重建新湖北的準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人文地理 湖北省 文化教育 物产

    三峡间之YVA水坝巨工,能早完成,不但消除水害,其发电力可为全国冠。复兴民族,国家基本建设,均所胥赖。2.汉水,又曰襄河,源出陕西蟠冡山,入境干流长达一千三百余公里,为本省经济大动脉之一。两岸巨细支流,三十有余。主要者有任河、洵河、渚水、均水、南河、唐白河、溳水、澴水,而至汉口与长江汇合。其上游地势险峻,洪流猛速,汉水之害,多由此段。如何建库筑坝,渠化上游,以杀洪患,如何疏导下游,贯通湖泊,使其宣泄,均为本省水利工程当务之急。3.淸江,源出本省西南之利川,经

  • 文章黃梅縣略誌補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0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地方志 黄梅县 风俗 礼节 物产

    亦应款以盛席,并请姑母及家中老奶奶作陪,可能留住半月或一月之久,女儿还要购制新衣服,自头上换到脚下,穿起来囘去,以表女儿对母亲一片孝心和光荣。物产(续前第十项生产类)10茯苓:为一种中药品,产于四山土中,名叫土茯苓,是天然生物,其形如地瓜,每个约重半斤,内外雪白,熟可食生不可吃,在中药中与甘草同为主要药品,制成药片,分熟茯苓生茯苓两种,各有性质不同,但是年产若干,均为山地居民自由采取,未得其详。11苍术:为山中野草内所生一种中药,其形如白术,每兜在土中可连生

  • 文章穀城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羅庸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湖北谷城 地理气候介绍 人口与物产概述 交通水利

    民风淳朴,多业农,通行中原地区普通语言,一般多信奉佛敎,天主敎亦颇盛行,物产除稻米杂粮外,棉花、桐油、木耳、木子(白腊原料)、木材、蚕丝亦为大宗,火纸(粗纸)等尤称发达,县民赖以为业,约五万余众,茨河、盛家康两地且产石膏,(而茨河位于襄河南岸,所产之米品质之佳为全县冠,品质优良,产量亦丰,煤矿蕴藏量充足,惟尙无具有规模之新式开采,仅用土法挖掘,故产量有限,此外渔业甚盛,境内渔民约三数千人,依此为生,纺织手工业亦颇见发达,所产土布行销于鄂西各县。水利未善加利用,仅

  • 文章羅田縣小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期  作者:周仲煊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湖北罗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物产民俗 名人名胜

    二十一万七千余人。物产:全境以农耕生产为主,但因山多田少,产米不丰,不敷全县人口全年食粮之需要,除一部份由邻县输入补充外,每年秋收后田地分种大小麦及其他杂粮,次年春季收获,为靑黄不接时补助主食,此外则幸在山区有左列各种大宗特殊产物,为农村经济繁荣之助。一、黄丝:春季农闲时,以蚕桑为家庭生产副业,自扫蚁经三眠,上簇作茧至下茧,采桑喂蚕,多由妇女工作,缫丝则另有技工,成丝后再由行商收集,或大户自行运往汉口出售,丝有黄白两种,黄多白少。二、皮油:即乌柏树籽,除壳后由搾坊

  • 文章黃梅縣略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黄梅县 人口渔业物产介绍 风俗文化 佛教信仰 名人名胜

    蒸熟晒乾,挞成虾米,约三斤可晒一斤,还有一两寸长雪白银鱼,以太白湖为最好,亦须晒乾,其味甚鲜,与虾米分别装袋,运销汉口上海,人都视为珍品。物产:全县人民多以务农为业,如无水旱,坪畈及圩内与湖之低田,全部收割,可余三年之粮,就是中等年成,亦有余裕,还有山坡之陆地,官堤内广大沙洲,只涵水而不能蓄水,能种杂粮而不能种稻,玆将生产杂粮大宗收入,略提几点分别列后。⒈稻榖:种类甚多,有矮脚早稻、湖南鲜稻、芒湖早稻(有须)白糯稻、红糯稻、复脚又名晩稻、香稻各种,矮脚早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