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漢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汉的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高舫先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武汉 名胜古迹

    武汉市,简称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鎭合并而成。位于长江与汉水会合处,三鎭鼎足而立,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商业的中心。长江横贯华中九省,武汉居航运的中点;京广铁路直通南北,武汉又为陆运的中心,自古以来,武汉即为华中的重鎭。武昌是一个政治的都市,居大江的南岸,为湖北省的省会,汉口在长江的北岸,为一商业都市,仅次于上海,洋场十里,有东方支加哥之称。汉阳在汉水入长江之西,为一工业都市。武汉三鎭现改为省辖市,现有人口四百二十万人。武昌

  • 文章武汉——九省道衢长江之堑商贾云集气象万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紹安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省道

    武汉三鎭,从历史上看,在三国时代,龙争虎鬪,已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形上来说,地处九省通衢,长江天堑,水运总汇。开埠既早,商贾云集,西南各省物资,又在武汉集散,所以各省的盛食珍味,可媲美上海……」。已过世的名吃家唐鲁孙,以吃的观点看武汉,评价相当高,而顺带提到的武汉形势,也可让人从文中读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武汉三鎭包括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都市,地当汉水、长江「丁字型」会流处,武昌在长江之东,汉口与汉阳在长江之西,以汉水为界分据南北。在人文历史

  • 文章湖北名勝集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名胜古迹

    本文系时报文化公司出版刘杰佛先生所著:「忆祖国河山」中的片段,为使吾鄂同鄕、了解故鄕名胜以加强鄕土观念,促致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达到还鄕一游的目的起见。特予摘刊于后。一、武汉三鎭华夏心藏 湖北省因地当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春秋之际,为楚国地。唐宋两代俱于武昌置鄂州,故别称鄂省。湖北省为江湖泽润之区。长江自巫峡而下,横贯湖北省中部经武穴而入江西境,其湖泊之多,为各省之冠。在黄冈与江陵之间,彼此相连者以数十计,皆古云梦之遗迹。山则以大别山脉横亘于豫鄂之间,桐柏山

  • 文章武汉点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司農欣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东湖 武汉大学

    汉江成T字型与长江合流处便是武汉。长江河口至武汉,可畅通五千吨级船只。如果是在夏季的话,一万吨级船亦可溯航。大武汉是合并武昌、汉口、汉阳成为一个大都市,现在人口有六百万人。由于地据水陆交通要点,自三国以来称为「可通九省的中原之要地」,成为兵家必争。太平天国曾经在这里发兵,一擧攻陷南京;中华民国革命,也是在武昌起义。滔滔汉水向东流,在长江万里波涛闪烁下,武汉是湖北省的省都。武昌有东湖湖畔,翠绿的垂柳;校园广大的武汉大学,武汉钢铁工业区。汉水对岸是商业繁荣

  • 文章武汉市武昌县流芳岭刘彩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劉文潛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三镇 刘彩玉

    武汉市西历一九二九年,武汉三鎭,即称武汉特别市,隶属行政院。一九三〇年单以汉口改汉口市,隶属湖北省。一九五〇年,又合武昌县、汉阳县、汉口市复称武汉市,仍属湖北省。武昌、汉口、汉阳、昔称武汉三鎭,武昌常驻军队,学堂林立,州、府治亦设此,故称军事、文化、政治区。汉口为商业区,汉阳设有兵工厂,称工业区。因军事、政治、文化、商业、一度颇发展,国人与国际,曾经称之为东方芝加哥。国际眼红,清廷腐败,英、日、俄、德、法列强压制清廷,厉行通商经济侵略,五列强于汉口,均设

  • 文章武汉城鎭的演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金達凱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城镇的演变 武汉历史形势概观

    江汉滔滔,流不尽、楚天寒暑。闲眺望、中州景色,洞庭烟雨。长笛一声黄鹤去,晴川巨浪金沙舞。看新军、首义举旌旗,名千古。思往事,情如许。念今日,生灵苦。但萋萋芳草,悲啼杜宇。虏使仓皇奔后妾,龟蛇对峙惊狐鼠。喜挥戈、百万有雄师,风从虎。——咏武汉:调寄满江红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