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枣阳县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棗陽縣治建制與行政區劃歷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縣 建制 行政區劃

    枣阳地,原属湖北省第五行政区,即俗说:「襄枣宜南光谷」是也。枣阳县城,位于县境中部;隋初,于西魏所改州郡县,并废置舂陵郡领县六,即有枣阳之名。按隋志仁寿元年,改广昌为枣阳县。而自县名称枣阳后,约一三〇〇多年以来,县治均建于此。其在周朝时属唐国,楚灭唐国则属楚;秦统一置蔡阳县,属南阳郡;西汉置舂陵侯国与蔡阳县,同属南阳郡;东汉光武帝改舂陵鄕为章陵县,后又分设襄鄕县,与蔡阳、章陵三个县治,均属南阳郡;北魏废襄鄕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县治所在地,为防流贼及盗匪

  • 文章评介《枣阳县地名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地名志 评介

    可能异于平常,有了注音,便不致误读。接着扉页之后的是前言、凡例和目录,前二者没有印页码。书末附录枣阳县人民政府文件三种:㈠《关于县城关街、路、巷命名更名的通知》;㈡《关于将资山公社更改为王城公社的通知》;㈢《关于全县重新命名、更名大队的通知》。书的大小为十六开本,全书三百九十七页,都五十四万字[2]。四、全县地名的总数和分布《枣阳县地名志》是在一九八四年元月出版的,封里注明为「内部资料」,当时并不公开对外发行,作者一九八五年元旦在《枣阳文献》第二期发表「枣阳

  • 文章棗陽設治在隋前歷代變革史之再硏究(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枣阳县 区划沿革 义阳郡 地方史考证

    两百里,除非将湖阳县以北之复阳县并入平氏或义阳,同时将湖阳襄鄕两县并入章陵,才可更名为安昌,惟有如此,始有可能与平氏或义阳为邻,尽管如此,北安昌县,亦不为义阳郡治所在地;而沔水篇所注,是否错得离谱?又胡氏所注,指安昌在章陵故址,可见一件错误传说,一经注之于书,影响所及,是多么深远。四、章陵是否改为安昌?在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中云:「晋义阳郡安昌县,在今枣阳县东」。在晋略书云:「义阳郡安昌县,在今枣阳县东南三十里」。此说很明显是根据水经沔水篇所引证,隋志、北魏志

  • 文章棗陽設治在隋前歷代變革史之再硏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区划沿革史 枣阳县 地方史研究 行政区划

    制服楚北相邻之随国(今之随县),汉东诸小国,因惧楚均与之修好,从此汉东地区,为楚之势力范围。但楚先受制于齐,后又受制于晋,欲北上中原,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楚庄王起,于周定王十年(西元前五九七年),出师北上伐郑,而晋派兵救之,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县附近),大获全胜,而为五霸盟主,始达成称霸中原的愿望。而汉东诸小国,从此为楚之附庸,听命于楚[2]。到周敬王十一年(西元前五〇九年),楚昭王因得「湛卢」之剑,诸侯毕贺,唐成公与蔡昭侯,亦至楚朝贺,楚令尹囊瓦(即子常),向

  • 文章「三化四結合」大力辦交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县 汉丹铁路枣阳站 三划四结合 交通建设事业

    我应枣阳旅台同鄕《枣阳文献》编辑部的邀请,写一篇关于枣阳市(枣阳县一九八八年改为市,故本文按照时间划分为县、市称谓)交通建设事业的回忆文稿。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只是凭自己的记忆和交通部门同志的交谈及有关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三化四结合、大力办交通」的回忆。枣阳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素有「古帝鄕」之称。凡是到过枣阳的人,都知道枣阳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物产众多、交通便利的好地方。我出生成长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自参加工作之后,我曾在枣阳工作了十七年,对

  • 文章棗陽縣治沿革研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彭登墀 丁家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封邦建国 郡县由来 枣阳县变迁 枣阳与棘阳 光武中兴 孟宗政抗金

    并行变法以后,开始集鄕、聚为县(大者为鄕,小者为聚)并置令丞;到他统一天下后,尽废旧日封建,将全国画分为三十六个郡,分别统辖各县或地方。是知古昔对于郡、县之区分亦互不相同,同时亦有将封国之郡误为郡县之郡者。枣阳县治为隋所置,其地在三代以前一直都属豫州管辖,春秋时属唐国,后为楚所灭,并入楚国。县志摘左传杜预注谓唐属楚之小国,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鄕,按地志云:上唐鄕在枣阳县东南百五十里,古之唐国也,即今唐县鎭,属随州。不过史书关于唐国之记载很混乱,有所谓尧之封地

  • 文章棗陽地名研究初稿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图籍缺乏 无法实地调查 枣阳县 比例尺与地名 地名概观 类别数目 百分比 地名数字组成 命名方法 姓氏方位 植物经济活动 吉祥历史 数目字想象 地名起首字 次数指数 通名专名 过渡特征

    而定,同类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名越多。民国五十三年国防研究院重印清乾隆二十五年携制铜版「清乾隆内府舆图」,比例尺大约是两百八十万分之一,枣阳的地名,只有六个,这六个地名是寺庄店、落湖店、枣阳县、兴隆集、芦陂堰、滚河。民国二十三年上海申报馆所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翁文灏、丁文江、会世英合编,其中湖北省图的比例尺是两百万分之一,枣阳的地名有二十八个,即枣阳、太平鎭、杨家垱(该图误作档)、鹿头鎭、隆兴寺、兴隆集、璩家湾、耿家集、熊家集、小板桥、王家城、清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