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区划沿革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陽設治在隋前歷代變革史之再硏究(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枣阳县 区划沿革 义阳郡 地方史考证

    匈奴刘曜陷长安,即未再收复。后因雍、秦[2]流民,在樊沔一带集居,晋孝武帝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幷在沔北地区侨立郡县;到宋文帝元嘉年,割荆州之襄阳等五郡为雍州;后随郡改属郢州。至宋孝武帝大明年,割断襄阳郡(含)以西,沔水以北地区属雍州,始拥有实土,共领十七郡。以上是自东晋元帝至宋朝末年,相关四州槪况,再作后文之硏究,以助了解。二、义阳郡为什么没有安昌?在晋太康地志中,义阳郡共领十二县,惠帝时,分新野、棘阳、蔡阳、穰、邓五县属新野郡;又分随、厥西、平林三县立随郡

  • 文章棗陽設治在隋前歷代變革史之再硏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区划沿革 枣阳县 地方史研究 行政区划

    制服楚北相邻之随国(今之随县),汉东诸小国,因惧楚均与之修好,从此汉东地区,为楚之势力范围。但楚先受制于齐,后又受制于晋,欲北上中原,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楚庄王起,于周定王十年(西元前五九七年),出师北上伐郑,而晋派兵救之,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县附近),大获全胜,而为五霸盟主,始达成称霸中原的愿望。而汉东诸小国,从此为楚之附庸,听命于楚[2]。到周敬王十一年(西元前五〇九年),楚昭王因得「湛卢」之剑,诸侯毕贺,唐成公与蔡昭侯,亦至楚朝贺,楚令尹囊瓦(即子常),向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