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蘄春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蕲春县 地理 资源 交通 文化

    西南为平原。山地面积八八五平方公里。占三六·九%;中部丘陵区面积一二三二平方公里,占五一·四%;西南部平原区面积二八一平方公里,占一一·七%。其中,耕地面积三八七一七公顷,山林面积八七三九二公顷,水面面积八八八公顷,其他面积八九八〇三公顷。二三蕲春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十六·八度C,年降水量一三六〇·七mm,日照年均一九七五·八小时。蕲春的交通及投资环境机场:蕲春距武汉天河机场一五〇公里,距江西九江机场九十

  • 文章一鱗半爪話英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陶振民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湖北英山 文化教育 地理 交通

    在抗战初期的人口统计:为二十三万人。二、英山全县,纯为山岳地带,对外交通,极为闭塞,在抗战之初,虽曾开辟过南至浠水,西至罗田的公路,但仅通车一两次路基就坍塌而中断了。直至陷匪前夕,仍未恢复通车。对外的人行大道,则有左列八条:①由县城南行,经甘棠㘭、大畈河、百丈桥、方家嘴,抵鸡鸣河出浠水的小岭。这是一条宽濶平坦的大路,也就是通往浠水的公路。沿途五里十里,都有小店,行旅其间,飮食住宿,都无困难。②由县城南行至大畈河,向左走经夏家㘭、打杼父、瓦寺前、苦竹㘭,抵小查儿山出

  • 文章穀城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羅庸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湖北谷城 地理气候介绍 人口与物产概述 交通水利

    普通天然沟渠以为灌漑,无大规模之水利工程设施。县境交通尙称通畅,除汉水、南河具舟楫之利外,另有樊老(樊城至老河口)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及襄榖(襄阳至榖城)等公路,经由县境可达邻近各县及陕西、河南诸地。综以上所述,系榖城之槪略轮廓,如就地区形势及产业状况言,对襄阳樊城及老河口等战略要地之支援颇具潜力,玆以无具体之参考资料,仅就记意所及,择要选述之。

  • 文章「三化四结合」大力办交通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县 汉丹铁路枣阳站 三划四结合 交通建设事业

    我应枣阳旅台同鄕《枣阳文献》编辑部的邀请,写一篇关于枣阳市(枣阳县一九八八年改为市,故本文按照时间划分为县、市称谓)交通建设事业的回忆文稿。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只是凭自己的记忆和交通部门同志的交谈及有关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三化四结合、大力办交通」的回忆。枣阳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素有「古帝鄕」之称。凡是到过枣阳的人,都知道枣阳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物产众多、交通便利的好地方。我出生成长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自参加工作之后,我曾在枣阳工作了十七年,对

  • 文章華中區域湖北省與漢口市地理簡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华中区地理环境介绍 华中区农林牧畜概况 华中区交通贸易概况 华中区居民特性介绍 湖北省与汉口市地理介绍

    对故鄕之地理环境,于囘忆时之参考。按诸华中区域地理,分为丘陵,水系,气候,农业,林牧水产业,矿业工业,交通贸易,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特性等十大类别。并附湖北省与汉口市地理总说明,相互参证,粗枝大叶,梗槪不详,尙乞我同鄕先进有所补述,不吝赐文,刊诸湖北文献,以充实湖北省及汉口市史实,光大湖北文献内容,至表欢迎。一、华中丘陵区——华中区介于北岭,南岭之间,(南岭,为长江,粤江两大水系之大分水岭。东西绵互不断;构造上、实由多数老年期的断裂山块集而成。如五岭、九连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