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史摘微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丁家成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读史 银钏案 强项令

    衣质库库疑之。官恶盗贼,不容置辞[2],血肉狼藉千杖施,不愁打折鸳鸯枝。郎尸僵,妾眉锁,父母慰儿儿计果。我不杀伯仁,伯仁死由我,断送梁间[3]花一朵,生不同衾死同穴。可吁嗟呼!女之生,心何深?牛衣[4]风冷愁藳砧。女之死,气何烈!镜台惨淡[5]鹃啼血[6]。化石[7]摩筓[8]风并古[9],箜篌徒唱奈何语;地下逢郎却羞[10]郎,哭说银钏侬误汝。当时县官伊何人?噫嘻尔亦有儿女!枣阳三年不下雨。民国十二年,邱东阳氏重修枣阳县志时将此诗录入,并另撰吴烈女传附后

  • 文章读史随笔——漫谈襄阳的地理人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傅良居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读史方舆纪要》 刘秀实 诸葛亮

    一、顾氏读史方舆纪要余性疏懒,夙不能文,亦不喜文。然近日于复靑大厦八楼,随诸君子之后,听过南老师讲示,湖广方舆纪要。因余为鄂北人,出生于枣阳,幼年曾就学于襄阳,壮年且混迹于军政界,常川留住于斯地。故于襄枣一带史地,颇有了解。湖广方舆纪要中序,论襄阳之形势曰:「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因而触起汉时光武中兴一段历史感想。考光武帝,初起义于舂陵,有十万起义军,世谓十万大山。其地在平林附近。北有马武山,在新市附近

  • 文章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序文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顧祖禹 潘光建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读史方舆纪要 湖广方舆纪要

    明顾祖禹原著潘光建注释湖广[1]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2]?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3],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4],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5]。何言乎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6],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7],东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8]而强,及鄢郢亡,而国无立矣[9],故曰重荆州也。何言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10]。汉置江夏郡治沙羨[11]「刘表鎭荆州,以江汉之冲恐为吴人侵轶[12],于是增兵置

  • 文章读史摘微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丁家成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枣阳县志 银钏狱案 读史感悟

    库库疑之,官恶盗贼,不容置辞[2],血肉狼藉千杖施,不愁打折鸳鸯枝。郎尸僵,妾眉锁,父母慰儿儿计果。我不杀伯仁、伯仁死由我,断送梁间[3]花一朵,生不同衾死同穴。可吁嗟呼!女之生,心何深?牛衣[4]风冷愁菜砧。女之死,气何烈!镜台惨淡[5]鹃啼血[6]。化石[7]摩笄[8]风并古[9],箜箯徒唱奈何语;地下逢郎却羞[10]郎,哭说银钏侬误汝。当时县官伊何人?噫嘻尔亦有儿女!枣阳三年不下雨。民国十二年,邱东阳氏重修枣阳县志时将此诗录入,并另撰吴烈女传附后(见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