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日战争后期武汉地区空战目睹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7期  作者:王安康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 武漢 空戰

    弹指一挥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距今已五十周年了。这场战争是和平与侵略的生死决斗;是正义与邪恶的全面交锋。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终于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我就是成长在这个血与火的年代里。一九四四年我就读于黄陂县中三年级,刚刚踏上了靑年时代的旅程,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然而我对当时战争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现仅就我亲眼目击有关抗战后期武汉地区的空战实况具体记述于下,以作为我对全中华民族光辉节日的微薄献礼。一、美空军地毯式的轰炸日租界变为废墟到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纪实

    前言民国二十七年二月,抗战面临极度艰苦阶段,京沪已相继不守,武汉保衞战争序幕,行将揭开,同时第二期全面抗战工作,亦正在作积极准备,这个艰钜伟大的历史任务,由我湖北全省的父老,以及受命鎭藩江汉之陈公辞修将军来负荷!斯时振国正以步兵团长职务,调任武汉衞戍总司令部上校参谋,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后,旋调任长官部机要室主任,而担任总司令曁司令官的,正是陈公辞修,徐州会战终了,军事会议检讨结果,认为战术战鬪,固为失败之果,而军事情报不善,实为影响战争失败之因

  • 文章八年抗战保卫武汉的关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徐州会战 保卫武汉

    本文摘自六十五年四月一日出版中央月刋第八卷第六期,「抗战史话」,由蒋纬国将军所写「八年抗战是怎样打的」,其中述及徐州会战之战略目的,在保卫武汉。特摘录转战于我湖北文献,以存史实。——附识。本文可与武汉另一种战争一文相呼应。当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中旬,我放弃首都南京后, 蒋委员长确认:我们在战斗上虽失利,且丧失了若干领土,但在战略上已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基此信念,于十二月十七日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重申抗战到底之决心。并亲自驻节武汉,督导各战区继续抗战

  • 文章抗战前的武汉报业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宋漱石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报业

    武汉是办报的好环境人口、市场、交通和文化水准,都是报纸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各大都市,除上海外,武汉要算办报最好的环境。武汉三鎭人口经常有两百万,一条长江,两条铁路,纵横交织,市场之大,也仅次于上海,一般文化水准,也胜过若干省市,在武汉办报,祇要报纸本身具有特点,发行业务不大成什么问题,发行有了基础,广告业务也不愁没有发展的。站在报纸业和经济观点上,武汉环境确实非常优越。不过,因为环境好,报纸容易生存,同业的竞争也就特别尖锐,广告掮客和派报工人的挟持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功,而我将士之忠勇衞国精神,实堪敬佩。是役,我伤亡官长十员,士兵三五零名,而敌人则伤亡倍之。附记:一、第一九七师,乃湖北地方团队所编成,装备极劣,而战志奋发,师长丁炳权,黄埔一期生,器识弘达,多谋善战,各级将校,皆吾鄂优秀之士,全体官兵,均三楚靑年子弟,堪称唯一之湖北劲旅,武汉会战后,经笔者苦心奔走,获蒙长官陈辞公,特准补充新造步枪四千五百枝,轻重机枪三百挺,砲二十门,及其他良好装备。嗣后,该师转战湘鄂,战绩辉煌,师长丁炳权,积劳病逝战地,尽瘁国是,永埋

  • 文章参与抗战时期武汉会战记实(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期  作者:張振國  出版时间:1968-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武汉会战

    武胜关,平靖关附近战斗(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十九日至同月二十五日)一、地理形势武胜关,平靖关一带,山势峥嵘,峯峦重叠,高屋建瓴,绾谷豫鄂,为武汉北部之屛障,扼平汉交通之枢轴,固形胜之地,为历代兵家所必争,设若不守,则敌据此可南趋武汉,东阻我军退路,西叩荆襄之门,其对于军事上之价値,槪可想见:二、战前态势当武汉会战,进至十月初旬,沿大别山北麓前进之敌,与我激战于河南信阳以东,一路向南进迂回至柳林车站,企图直犯武胜关,十月十二日,信阳不守,柳林之敌,进至潭家河

  • 文章武汉城鎭的演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金達凱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城镇的演变 武汉历史形势概观

    江汉滔滔,流不尽、楚天寒暑。闲眺望、中州景色,洞庭烟雨。长笛一声黄鹤去,晴川巨浪金沙舞。看新军、首义举旌旗,名千古。思往事,情如许。念今日,生灵苦。但萋萋芳草,悲啼杜宇。虏使仓皇奔后妾,龟蛇对峙惊狐鼠。喜挥戈、百万有雄师,风从虎。——咏武汉:调寄满江红

  • 文章武汉沦陷时期张之洞的历史际遇探析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5期  作者:方秋梅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张之洞 武汉沦陷时期 际遇 《大楚报》 武汉报》

    本文对武汉沦陷时期张之洞的历史际遇进行了钩陈,探讨了张之洞在武汉沦陷时期获得独特历史际遇的种种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武汉日伪政权看中了张之洞的名人效应,利用历史名人为其支撑门面以与抗日的国民党政府争正统地位,依托历史名人以宣扬其奴化思想、殖民思想;张之洞与孙中山、孔子一样曾经被日本侵略者当作象征性符号作为侵略工具而存在。

  • 文章武汉大学新校宜择地特建唐文选楼崇祀李崇贤以表故蹟而彰楚学议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5期  作者:周貞亮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武汉大学 文选楼 李善

    五。江汉校文,实宗赵复;两湖建学,首拜陈良。皆于校舍之中,特立先贤之祀。邦人仰望,咸识依归;学子来游,羣资矜式。矧我校集才千辈,启厦万间;建筑特树崇基,规模甲于直省;语其位置,则武汉上游;揽其风光,则湖山绝胜;不存特点,曷壮殊观?今建此楼,以彰异釆,庶都人仰止,风榘为之肃然;高观凌云,山川亦为生色。——是曰增美,其义六。昔郭注经,江畔之台名「尔雅」;毛公受学,河间之村号「诗经」。类以所著之书,肇为嘉名之锡,皆足起人忾慕,为国光荣。矧崇贤以宿儒之望,集「选学

  • 文章抗战时期武汉地区的战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9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蒋介石序传

    蒋公于台儿庄大捷以后,亲自来到庄内庄外,慰勉忠勇将士与爱国的人民。他往来于武汉及各战场,十分辛劳。自从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于二十七年四月一日公推他为总裁以来,党的领导责任,也加在他的肩上。日本人受不了在台儿庄战败的耻辱,恼羞成怒,加派三个师团来对我军报复,并且从南京对岸的皖中,沿着津浦铁路南段向北进攻,企图把孙连仲部、汤恩伯部、张自忠部,都包团在里面,加以捕捉歼灭。我方起先也增加了不少的部队,来和日军对抗,兵力一共达到了六十四个师、三个旅。后来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