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學大師黃季剛教書從不帶課本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黄侃 教育 治学

    號稱民國初年四位國學大師—康(有爲)梁(啓超)章(太炎)黃(季剛)中的章黃兩位,堪稱亦師亦友,實際上黃季剛與章太炎年齡相若,並未就學太炎,根本也不相識。只是一次偶在日本,兩人同住一旅館內,章住二樓,黃住三樓,季剛夜間內急打翻夜壺(小便溺器),尿水乃從樓板縫中滴到二樓,使太炎臭不可聞,即大聲責叫:「上面那一位爲什麼把尿拉下來了」。黃答:「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失錯打翻了夜壺才滴下去的。你不要叫,我來跟你抹一抹」。於是季剛秉燭開門而下二樓,太炎開門接人,...

  • 文章謝懷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顏嘉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谢怀霞 改革教育 创办学校

    ,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首批会员。从此即为推翻满淸,建立民国而竭尽心力。民国前五年(一九〇六)辍学归国,致仕回籍,既为国事不时奔走,更为桑梓富庶谋策。在留日期间,熟习了日本维新历史,从而认识到国家盛衰视人才,人才之根本在教育,要赶上日本复兴民族,非改华教育不可。其回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求为家鄕创办学校,培育人才。经登高一呼,各方响应,就凭籍个人的声望、毅力、理想与实干,于民前五年(一九〇六),利用折王家城寨墙和门楼的建筑材料,在王家城东门内兴建竞智小学校舍。那时

  • 文章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⑵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劉道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刘道玉 校长 自传 私塾 教育

    (本文作者劉道玉鄉親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多年。本章曾在本刊發表,但原稿多有修正。謹白)

  • 文章枣阳教育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化一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家乡教育 教学质量 中学教育

    「百年樹人敎育爲本」,此乃古今中外治國的有識之士,所公認的並一致奉行的興邦之圭臬。然而在中國大陸的過去領導者,卻以階級鬥爭爲綱,高喊「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一振就靈」年年、月月、日日、時時,不斷地喊,同時不斷地進行鬥爭的政治運動。直覺得喊者力竭聲嘶,聽者暈頭轉向。倒行逆施的結果,人民產生扭曲心理視知識爲禁物,說什麼「知識越多越反動、把知識、人才和罪惡,反動聯繫起來,於是學者、敎授成爲改造對象,孔老夫子成爲「孔老二」在打倒之列,孔子的學說是反動...

  • 文章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謝彭友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 国民教育

    爆发出团结一致,发愤图强的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升华。如今,作为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就是人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进一步繁荣与振兴。综上所述,可见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进步与国家统一的巨大推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作为必修课,始终系统地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中。上下五千年,世界各国的历史无一不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的强大,这个民族才有自主于世界民族之林。远在

  • 文章武昌瑣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楊季盛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武昌城 事业单位 学校 教育 回忆

    筆者係于民國七年,隨家人由監利縣之螺山,遷居武昌,在省垣讀完高小及中學,嗣後往日本接受專科及大學敎育,雖係鄂省留日公費生,但畢業後爲吾鄂服務的時間不多,深感愧疚。茲就個人記憶所及之武昌各項事物,拉雜寫出,聊實文獻,希各位鄕長不吝指敎是幸。㈠武昌城:武昌城聞係建于宋朝岳飛,周圍六十華里,城牆高度約爲六公尺,城門有:漢陽門、武勝門(俗稱草湖門),忠孝門(俗稱小東門)、賓陽門(俗稱大東門)、保安門、望山門、文昌門、平湖門。(倘有遺漏,煩請指正。)漢陽、武勝、平...

  • 文章抗戰時期中國的敎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韋卓民 藍乾章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战时教育 抗日战争 大专院校 留学生

    華中大學前身組合體之一文華書院(Boone College),爲吾鄂在華中區及武漢一帶最馳名之敎會學校,管敎甚嚴,作育人才亦衆。當年吾鄂子弟,多以能嚮往進入文華書院爲榮。一九二四年,新組織之華中大學,卽係由武昌文華大學博文書院,漢口博學書院,湖南雅禮大學及湖濱書院五校聯組而成,校址設於武昌曇華林,內置1.敎育學院。⒉理學院。⒊文學院。敎育學院內分:⑴敎育學系。⑵敎育行政學系。理學院內分:⑴生物系。⑵物理系。()⑶化學系。文學院內分:⑴中國文學系。⑵經濟學系。⑶歷史社會...

  • 文章張文襄公建設湖北與辛亥首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0期  作者:倪楓舟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教育 张之洞

    一、前言頃者,劉韻石先生函囑爲文闡揚張文襄公督鄂政績,及其間接促成辛亥革命成功之因素,考慮再四,未敢執筆,因楓舟年輕輩晚,識短學疏,今吾鄂在臺前輩,不僅有兩湖書院學生尙在繼續努力第三次革命之反攻大業,各省曾參加辛亥首義大業者,且必知之更詳,恐行文謬誤,玷汚篇幅,愧對桑梓。後受同鄕鼓勵,及以「我愛湖北」之勇氣,並欲使文襄公爲我湖北敎育、建設凡二十年不辭勞瘁之德政,能廣事傳揚,爰以「謄文公」方式,謹參照文襄公年譜、勸學篇、抱冰堂弟子記、摘錄勾綴,(引述其他,...

  • 文章對日抗戰參加青年軍的棗陽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朗甫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对日抗战 青年军 训练教育

    通信营、辎重营及卫生队、野战医院分驻城区附近,砲兵营驻李家河;师长覃异之将军。训练教育;概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一般教育,以三个月内完成连以下诸般教练,加以检讨复习;第二期为加强前期教育,增进战斗精神与技能,完成营团战斗教练,施行师以下诸兵种联合演习,加强部队作战力;第三期因日寇无条件投降,先作出国驻屯准备,后以出国未果,乃以建立预备军官制度,实施预备干部教育,按各志愿兵之成绩,分别授为各兵科预备少尉或预备军士官。青年兵入伍时,是以预备兵任用,以后逐次升为二等兵

  • 文章難忘的歲月·不盡的思念湯錚訓與周書楷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湯文藻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汤铮训 周书楷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生長書香子弟家庭一九〇九年己酉農曆十二月十二日,湯錚訓出生於湖南省衡山縣大水沿湯家灣一個農家。她出生的這天,正飛起鵝毛大雪,大宦塘坳上的梅花盛開,因此家裏人給她取名「雪梅」,取其高潔耐寒之意。錚訓出生的年代正是辛亥革命的前夜,外有列強入侵,國內淸廷朝政腐敗,農村一派蕭條,廣大窮苦人們掙扎在饑餓的死亡線上。錚訓的祖父莘元,是一個私塾老師,父親雲蒸十四歲開始下田幹重活,靠種麻和耕作幾畝水田維持一家生計,母親周愛蓮勤勞儉樸,佐夫敎子,堪稱賢妻良母。錚訓兩歲時隨...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