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黃梅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源远流长的黄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黃梅戲 黃梅

    提起黄梅调,大家都耳熟能详;提起黄梅戏,大家却又感到陌生。这是因为黄梅调曾经在台湾轰动过一时,使人们的印象深刻,而黄梅戏却由于尙未「登台」,人们无从欣赏,甚至连一点讯息都未嗅到。其实,黄梅调与黄梅戏,原本就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共同在一个屋簷下,吃一样的米谷,喝一样的奶水长大的。笔者作为一个黄梅故鄕出生的海峤游子,愿就几次探亲中,对黄梅戏所得见闻,作一报导,也许将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时,人们都能有机会一覩此戏的艺术价値。黄梅戏的故鄕在何处?黄梅戏又名黄梅采茶戏

  • 文章黄梅调索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項毓烈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黄梅调

    民间歌艺、通俗感人自从凌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片放映以后,「黄梅调」遂成为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热门歌曲,街头巷尾,处处可闻,尤其是我们湖北人每听到这种「故国鄕音」,至觉亲切与倍增鄕思之感!笔者为黄梅人,爰一谈「黄梅调」来源之种种。两京要道连三楚、七省通衢达九江黄梅为鄂东大县,与安徽的宿松、太湖接壤,南与江西的九江、湖口毗连,地处鄂东边缘,故称之为「楚尾吴头」。昔时交通便利,水旱码头都有,扼南北之咽喉,故又有「两京要道连三楚,七省通衢达九江」之誉。其

  • 文章且说黄梅珍奇异事二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4期  作者:石顯淨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黃梅 珍奇異事

    前言吾鄂地名「三楚」,民风朴实,「为善以为宝」;人才济济,惟常为「晋用」;「亡秦必楚」,言同仇敌忾之坚刚;宋朱熹曾撰「楚辞集注」凡八卷,是三楚文章世传。南有赤壁,北有武当,西来三峡,而东有黄梅禅宗四、五祖。虽举荦荦,却槪观人文胜景。今谨拣「奇珍异事」二则,以与吾鄕贤同享。一、堆花酒堆花酒之全名应为「五祖牌糯米堆花酒」。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谓:「酒,天之多禄也,少飮则和血引气,痛飮则伤神耗血」。吾邑之堆花酒,名闻遐迩,幼时听父老言及酒事,常笑相问:「尔酒曾

  • 文章踏出「送钓竿囘黄梅运动」的第一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帥元甲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黄梅县 黄梅剧团 黄梅调

    从唐人王维的「君自故鄕来,应知故鄕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以及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怀鄕的诗句中,充分表露「故鄕情」,乃人类的天性。当我三度回到黄梅故鄕,发现民生凋蔽,各种落后的情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常思对其有一改善措施,但苦于力薄能微,无从着手,思维再三,想起谚云:「与其送条鱼,不如送支钓竿」,以经济的手段,促进黄梅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之后,大家的困扼,自然解除,生活必能改善,台湾的经验,可以充分证明。这样就如同送了

  • 文章源远流长的黄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黄梅戏 黄梅县

    提起黄梅调,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提起黄梅戏,大家却又感到陌生,这是因为黄梅调曾经在台湾轰动过一时,对人们的印象深刻,而黄梅戏却由于尙未「登台」,人们无从欣赏,甚至连一点讯息都未嗅到。其实,黄梅调与黄梅戏,原来就是一母所生的姐妹,共同在一个屋簷下,吃一样的米谷,喝一样的奶水长大的。笔者作为一个黄梅故鄕出生的海峤游子,愿就几次探亲中,对黄梅戏所得见闻,作一报导,也许将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时,人们都能有机会,一睹此戏的艺术价値。黄梅戏的源流黄梅戏曾名黄梅采茶戏

  • 文章黃梅縣大王廟之勝蹟(曁來縣令捨身求雨之事跡)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湖北黄梅 大王庙

    黄梅为佛敎四五祖师授法之胜地,当年古庙名刹,盛极一时,因个人离鄕四十余年,遗忘颇多,玆忆及黄梅距县城五十余里外大鼓岭近圻春县境之大王庙,民间普称为龙王庙,有潭水淸澈可鉴故简称龙潭,又称福主庙,因其降福于地方,故号称福主,其眞实姓名,亦无可考,此地崇山峻岭,翠柏苍松,风景优美,又有淸泉瀑布,直注潭中,而潭之深浅,非常人可能预测,但每年九十月间,山鄕民众纷往集会庆祝丰年。传闻福主原籍江西,为许眞君之舅父,因意见不合,与许眞君鬪法,被许眞君所败,其仙灵逃到黄梅

  • 文章湖北的戲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戏曲 花鼓戏 黄梅戏 汉戏 汉调

    三种——黄梅花鼓、沔阳花鼓及黄陂花鼓。「黄梅花鼓戏」,产地是黄梅县,其戏以黄梅调为主体,而且产生出多种曲牌,人们所在电影上听到的黄梅调,已与原始的迥然不同。在电影上的,已经过润色,原始的黄梅调,却很单调,可是很好听。本人初看黄梅花鼓戏不是在湖北,而是在江西,足见此调流传很远。——在抗战期间我在赣省住过几年,在赣州经常有「赣戏」(乃属皮黄戏剧系)演出,戏里也常有「黄梅花鼓戏」串揷,虽看过多次,对它已有良好的印象,音色甚美,但唱的是什么,因不经心,已全忘了。后来

  • 文章黄梅瞿氏四先贤事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瞿荊洲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瞿九思 瞿晟 瞿甲 瞿罕 黄梅瞿氏

    編者按語:本文作者瞿荆洲先生,留學日本習商業經濟,返國後供職銀行界達數十年,尤於抗戰勝利後,來台接管台灣銀行任總經理六年期間內,從篳路藍縷中,建立制度,開創業務,使台灣銀行有今天的成就,功不可沒。嗣轉任東吳大學敎授七年,曁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事八年,退休後,就任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常務董事。語云:「弗爲之前,雖美不彰;弗爲之後,雖善不傳;」本文係考據吾鄂先賢事蹟,原載於上海人文月刋社民國二十三年十月出版之第五卷第七期,爲使吾鄂先賢事蹟以彰以傳,特爲轉載於后:

  • 文章漫谈黄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花鼓戏 黄梅调 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调,是湖北「花鼓戏」(亦名楚剧)的一种,是由地方小调逐渐变成的一种戏剧,原先是在农闲时的娱乐,所以演出形式非常简单,不化装,自然也不讲求文武场面了,嗣由农闲时间的演出,进步到酬神、庙会时,也搭艸台(临时性,演完了就拆除的台)来演,才有化装及简单的场面。当昆曲称雄剧坛时,全国都有地方性的戏,其中以江西省弋阳县的「弋阳腔」为最,明末张献忠称乱,在四川杀人如麻,匪靖后,以鄂人塡川,赣人入鄂之大移民。湖北省江西省交界处,就是黄梅县,弋阳腔流入湖北,乃为

  • 文章閒話黃梅縣石楚陽與汪可受師生之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6期  作者:石瑞麟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湖北黄梅 石楚阳 汪可受

    明朝隆慶年間進士石楚陽,曾任山西大同巡撫,因不接差而免職,謝恩時,皇上問石楚陽,何以不接差,他答天地君親師位,沒有差字,故未接差,遂罷官囘籍,因此後來大同巡撫有不接差之慣例。可是石楚陽有一位學生汪可受,號靜峯,小時聰敏,智慧過人,除夕之日,他嫂子正做年飯,他拿瓢子舀湯玩,故意討他嫂子口氣,問他嫂子說,我以後可做多大的官,他嫂子答做好大的官,一個兜湯官,(土音舀字爲兜字)他又問嫂子,哥哥要做好大的官,嫂子答應,哥哥要做七八上十兜,嫂子以爲越多越好,結果哥哥...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