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貌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歷史名城——襄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6期  作者:葉明珠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襄阳 故乡风貌 历史名城

    襄陽是一座歷史名城,東瞰吳越,西控川陝,南跨漢沔,北接京洛,地勢險要,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城區長方形,共有六座城門,分別爲東門、南門、西門、大北門、小北門、長門。城外有護城河,河一八〇至二五〇公尺,爲全國之最。河上置吊橋,可以開啓,以利交通。城市中心,有一座鐘鼓樓,又名昭明台,梁昭明太子,在此讀書,廣集天下佳作,編篡昭明文選,留傳後世。西北角有一外城,名曰「夫人城」。根據史書記載,梁州刺史朱序,鎭守襄陽,秦符堅率軍圍攻襄陽,其母韓夫人登城巡視,發現西北角城...

  • 文章感于鄕親榮歸故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孫永慶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诗词 乡亲 故土风貌

    風塵僕僕路,回到故鄉來。麥苗遮田綠,春花遍地開。霓虹裝市井,光彩照樓臺。共道家園好,杯中不舊醅。

  • 文章返鄉雜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返乡 游记 枣阳 风貌

    管理区概况。附录包括:国际和国内大事回眸、知识园地、保健与生活、以及枣阳市常用电话号码。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十、七方镇志《七方镇志》由七方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约在二〇〇七年出版,十六开本,13+327页,彩色地图两幅,一为七方镇地图,另一为七方镇行政区划图,估计约五十万字,一个乡镇纂修出版像这样的志书,实在难能可贵。现在仅作简单介绍,日后研阅后,再详细评介。《七方镇志》的内容包括二十五卷,即:(1)建置沿革,(2)自然环境,(3)人口,(4)改革

  • 文章棗陽諺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谚语 传统民俗 故乡风貌

    天象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晃一晃。[1]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乍子。十五六,两头露。[2]十七八,月更发。十七十八,月亮更发。二十一二,月出半夜。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二三(天亮)月亮拐弯。二十五六,月出五更头。二十八九,月亮牵着太阳走。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明星稀。月不常圆,日不常中。月怕十五,年怕中秋。历法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闰年闰月,赶上季节。闰年不闰月,时间错一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长不过五月,短不过

  • 文章難忘蘄河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8期  作者:柴扉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家乡风貌 蕲河

    「二百里的蘄河水,從容地流入長江,恰像我的少年歲月,一去了永不回還。這河上曾有我的詩,我的夢,我的工作,我的愛。毀滅了的似綠水長流。留住了的似青山還在。」前面是故胡適博士在美國紐約的一首懷舊詩,我將前面更易了兩句,中間易「江」為「河」,借來作為我還鄉憶舊的寫照,頗為貼切,也無限感傷。我的故鄉湖北蘄春,縣境內有條蘄河,源出東北四流山,東南流經檀林河至兩河口,與現在的大同水庫原有的主流匯合,經張家塝西南流至劉公河折向西,再經西河驛至雙溝而流入長江,全長二三五...

  • 文章憶故鄕廣濟的名勝之一-横岡聳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吳兆貴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广济县 风景名胜 故乡风貌

    浪淘沙春雨正綿綿,花淚濺濺,杜鵑啼血滿山川,觸景傷懷魂欲斷,悵望幽燕。囘首想當年,慷慨投鞭,狼煙誓掃好歸田,那料流光如逝水,白了毫顚。日暮倚欄干,樑燕呢喃,元宵節後報燈殘,桑梓園中胭脂冷,剪剪風寒。憶昔在邯鄲,食飽居安,閒來喜把七絃彈,流水高山隨意譜,響徹雲端。海外望橫岡,雲霧深藏,時縈淸夢到禪房,花不香兮鳥不語,信士徬徨。世亂歎紅羊,禍起蕭牆,乾坤旋轉盼姫康,鐃鈙來年歌吹日,再拜神堂。橫岡山是吾邑第一大山,也是吾邑十大名勝之一—「橫岡聳翠」,山高約十五...

  • 文章羅田點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彭士輿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罗田县 地理沿革 故乡风貌

    一、緖言我國典章文物,縣史爲其最重要之一部份,忠孝節烈,文風世俗,均亟其推重,所以中華文化之流傳,當以縣史之貢献最大。自**竊據大陸,其最大的罪惡,是澈底消滅歷史和文化,由於地方史乃歷史文化傳播最著實效的工具,所謂褒貶善惡,端正社會風氣,故不容於共黨邪說,因此,成爲**消滅的對象,大陸上之縣志,或各姓譜牒均已消滅殆盡,此中華民族亘古以來從未有之悲劇,歷史文化之厄運,有遠勝於焚書坑儒的暴秦時代。一縣之史,爲牧民行政之所依,是故中樞鑑於縣史之重要;留心各省縣方志...

  • 文章我是來鳳人——漫談來鳳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9期  作者:朱楚藩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来凤县 故乡 山川风貌

    一、開塲白來鳳是湖北省的一個小縣,如果不知道它的方位,在地圖上找起來,相當費事,記得我在武昌讀中學(舊制)時,有些同學問我,「來鳳在那裡」?我笑着反問他們施南府你知道嗎?他們都說知道,那你可在施南府所屬—恩施,建始,鶴峯,宣恩,咸豐,利川,來鳳,這七個縣的所在去找,就可找着,原來那時各省改制,廢府爲道未久,一般人對府的記憶猶新,而且湖北全省十個府,施南府位居其末,容易記憶,在地圖上也容易找。二、地理環境來鳳在湖北的極西南角,與四川省的酉陽,湖南省的龍山相...

  • 文章掃墓與旅遊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5期  作者:王華甫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返乡祭祖 思乡 故乡风貌 京山县

    一、掃墓七十八年四月,我同內子第一次回鄕祭祖,經堂弟華山引我到墓地,出人意料,附近墓園全被鏟平,變成耕地,獨我先父三兄弟墓園,雖零亂荒蕪,滿生野藤雜樹,不是堂弟指吿,也不能認出,我家被列爲地主成份,先父是地方仕紳,我在政府機關工作,是被鬥爭對象,祖墳既不在山上,也是可耕之地,如今尙能存在,使後人回鄕有祭拜機會,實我先祖積得深厚之果,我爲人子,對雙親生前未養,死後未葬,當時在墳前泣不成聲,跪稟曰:兒子此次回鄕祭祖,因時間有限,不能僱工修理墳墓,決定下次淸明...

  • 文章「魚米桑麻」話雲夢(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張樹華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云梦县 家乡风貌 风土人情

    一、雲夢—我生長的地方雲夢本古之大澤名,在今湖北省安陸縣南,蓋上古之世,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所以古時雲夢澤的範圍,是跨大江南北,都八九百方里,形勢至爲浩瀚。書經上所載有:「雲土夢作×」,又周禮職方氏有云:「……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正南曰荆州,其山鎭曰衡山,其澤藪曰雲瞢,其川江漢,其浸穎湛。……」此雲瞢(同夢)之名,初見於我古籍者。直至西魏時代,始就今地建立縣治,距今已有二千五百餘年歷史。蓋滄...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