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0期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兰花 国画

    注:本社发行人刘先云先生,特绘兰一幅,以寿财务委员会委员王轶猛先生八秩大庆。)

  • 文章寫梅小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操穉青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书画 梅花

    一国策顾问兼本刊发行人云翁,观我梅画后,以亲笔楷书写画评[1],倍感汗颜。国庆稍后,首次瞻仰宫墙,蒙赐亲绘墨兰[2]及为我墨梅提字[3],又嘱撰文刊载。寻思既久,略成小记,幷避免成梅谱或画论之类的东西。二梅高洁逸韵,为众卉之魁,更为我中华民族之象征[4]。惟南北朝以前对梅之咏、写甚少,如商时只以其子和鼎。周时以其子之摽落比女子之伤时。而离骚中百卉杂陈,独少梅。至南北朝时始有鲍照,陆凯、庾肩吾,梁简文帝、元帝、何逊、阴铿、王筠、徐陵、谢变、苏子卿、张正

  • 文章鼓戏初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花鼓戏 戏词

    鼓戏,虽也在城市演出,但多半行之于鄕村,以 野台戏」形态与人相见。每个地方,但有鼓戏演出,总是极得雅俗共赏的情趣。其特色之一,乃因戏词便于随口唸唱拉长了调调儿,得人帮腔,而一唱百和,达到劳者自歌的境界。论者常有感叹,说中国人是世界上顶不会唱歌的民族,这话乍听来,似乎不错;但我们如果不忽视南北各地方的老百姓,却喜欢独唱或合唱他本鄕本土的地方戏曲,还有小调,山歌乃至儿歌,那麽,这番感叹就不能不加以修改了。人生,管他智愚贵贱,毕竟要歌唱的,或为欢乐,或是

  • 文章之鄕——咸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楚泰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湖北咸宁 桂花之乡 桂花功用

    仲秋八月,我到鄂南采访。车进咸宁市,只见街头巷尾,田边山坡,一簇簇桂树上,开满了桂,到处弥漫着醉人的桂香。在咸宁,好客的主人用桂热情招待款待,我们喝的是桂酒、桂蜜,吃的桂糖、桂糕,街上以「桂」字作招牌的商店比比皆是。人称咸宁「桂之鄕」,果然名不虚传。桂,俗称「千里香」,枝叶密茂,常年翠绿,香浓郁,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树木和城市绿化树种。据《咸宁县志》记载,咸宁栽种桂始于唐代,到明代已大面积栽种。现在,树龄在一百以上的桂树约有二千多株

  • 文章謝春城『醉酒』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劉作忠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谢春城 花鼓戏 花魁醉酒

    天沔鼓戏名旦谢春城,以善于钻硏戏情戏理,刻画人物细腻传神而称名。梨园中有『女怕醉酒』之说,这是说演『醉酒』戏的旦角戏尤为讲究。在天沔鼓戏中正旦演的角色,二旦都要能演,而其身段、步法、做手、眼神、吐字行腔,都要对角色有心理气质的深切体会,在表演上要做到确、合、活,细腻入微,入神出化。《乌龙院》中的阎惜姣、《掐菜苔》中的丫环、《魁醉酒》中的魁,都是动作较难的二旦戏。谢春城最善于扮演《魁醉酒》中的魁,而这出戏又恰是旦行出门开山的功夫戏。剧中

  • 文章 步韵旧作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李晴芳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枝头杨花 薄命杨花 客走愁思 韶华漂泊

    枝头摇落一番风,分得斜阳影也红,尙有闲情翻上下,岂无余恨任西东?萋萋芳草怀隋苑,漠漠轻烟梦汉宫,惭比桃同命薄,月明惆怅夜朦朦。一从飘泊误韶光,祇是轻盈未是狂,愿负干霄云影淡,梦回去国柳丝长;毡铺风缀三春锦,萍化踪留半亩塘,鎭日翩翩舞陌上,如仙端不羨鸳鸯。飘零谁尙见犹怜,似雪纷纷上翠巓,曾向江干送画舫,也从亭畔舞离筵;黏泥常怯杏雨,点水还如荷叶钱,翰墨缘无空入砚,怆怀墟里散轻烟。曼舞霓裳度画屛,轻飏亦许步苍冥,燕归香带啣泥嘴,客去神伤送别亭,入砚常思列

  • 文章天沔鼓戏的道具和服装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劉作忠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天沔花鼓戏 花鼓戏服装 花鼓戏道具

    天沔鼓戏是流行湖北江汉平原的一个地方剧种。江汉平原属滨湖地区,常遭水灾,每遇灾荒,百姓外出逃荒,即以敲碟唱曲、打三棒鼓、采莲船等民间艺术形式卖艺谋生。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成有故事情节,有简单人物形象的『沿门鼓』或『地鼓』。也有背着木凳,推著挂有锣鼓的小车,边敲边唱的,称为『架子鼓』或『推车鼓』。也有三五人一班,用几张方桌拼成舞台,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称为『平台鼓』或『推平台』。后来发展为『七慌八忙九停当』演出班子,竖立

  • 文章吟七绝百首有序(暂登十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0期  作者:胡豈凡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诗词 梅花吟

    刘达运将军,一生忠勤国事,数年前,以年事最轻,出任空军防空司令,并晋官位为中将。在洽军之余,勤写梅,遂成为军事人员中,军阶最高的写梅大家受到国军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尊重。离开军职后,达运更奋笔于写梅。不计寒燠,不问晨昏。因之画艺更大进。由于他曾统帅精锐防砲部队,任全省及外岛的空防安全工作,无昼无夜,事繁贵巨,长年如一日。是以精力充沛,胸怀壮阔。故于写梅上所表现的“劲挺盘曲,雄姿豪肆,菁英焕发,浩气逼人等,实为必然。故一般画者,自无法可与企及。尤以达运之豪放

  • 文章从头甲热心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劉爲仁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祝寿诞辰 花甲 诗词

    仙。黄竹摇枝充地籁,青龙闪甲向天坛。金人双目泪珠落,紫阁重霄剑气寒。阵列弩张相与立,雄争雌斗各纷然。谱成新曲琴弦断,煮熟膏粱釜底穿。精卫坚心塡海域,愚公着意造山田。啄衔顽石精神猛,播种番椒技艺娴。野菊香盈彭泽境,夭桃红遍武陵源。囊中钱币仍存在,世上风情早变迁。双足涉过淸彻涧,孤身跃上翠微巅。云蒸霞蔚盈天际,鸟语香满眼前。远水长波光荡漾,群山众壑景斑斓。操贞持节青春隐,宿露餐风白发添。愤俗难能陈念改,穷经竟至苦心殚。谋生有愿闻廉政,渴死无求飮盗泉。未计开襟

  • 文章美東的春晨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劉止琳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枣阳 气候 春天

    俗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又云「春天原是读书天」。但在台湾的春天,似乎不是如此美好;也可以说「春天原是下雨天」每三天只晴半天,阳明山的季,都是下雨过去的,实是令人扫兴;回想家鄕的枣阳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尤其是植物的叶子,每天都不一样,所谓是春光明媚,鸟语香,也就是写作文的好材料,老师的作文题目都是有个春天的风景,小学生的作文内容都争向写春天的风景如麦田里的麦子像绿色的波浪呀,小鸟在枝头歌唱等等,这样的美景,阔别了五十多年。在四年前的春天,我有机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